白在第6個字的詩句
白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玄珠探甓社,白馬飲浙水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游昆山懷舊傷今(一首)
- 椒闥佩琚遺白草,木天圖籍冷青藜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無題(五首)
- 我固當為貞白鬼,后來小妹復被驅,亦葬魚腹全其軀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趙氏雙珠辭
- 暫憩桃花下,白馬稅飛驂。 -- 出自元·唐桂芳·水調歌頭 游武夷和羅慶 武夷山志卷十五
- 同學四人俱白首,偶成一宿共清樽。 -- 出自元·韓奕·李宗嚴俞友立黃子仁余舊同學友也仲秋雨夜會
- 高堂四壁空,白首臥衰翁。 -- 出自元·韓奕·獨臥
- 冬衣紫貂春白*。 -- 出自元·梵琦·漁家傲·聽說娑婆無量苦
- 流落天涯今白首。 -- 出自元·高士談·玉樓春 為伯求作
- 誰打玉川門,白娟斜封團月。 -- 出自元·高士談·好事近 中州樂府元德明詞內附
- 萬鱗燦爛鋪白錦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踏莎行·東海汪洋
- 若要清靜如白玉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漁家傲 京兆道友
- 玉兔過來添白雪,金烏顯處吐黃 -- 出自元·王哲·得道陽
- 有個頭青容白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塞孤
- 這邊青,那邊白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迎仙客
- 道分明不識,白黑、知守交頒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滿庭芳 京凈辛吉甫見枰棋者,遂書此
- 趕退青龍兼白虎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耍蛾兒
- 俗情正好,知白守黑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河傳令 贈京兆席句押
- 待馴良、牽歸白云洞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風馬令
- 待馴良、牽歸白云洞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風馬兒·意馬擒來莫容縱
- 恰幼年、卻變白頭。 -- 出自元·劉處玄·上平西·想人生
- 晚云收,秋月白。 -- 出自元·王處一·蘇幕遮 述懷
- 紅塵飛不到,白云中。 -- 出自元·王丹桂·小重山 述懷
- 露地安眠放白牛。 -- 出自元·王丹桂·憶王孫·逍遙坦蕩絕憂愁
- 閑品羌笛駕白牛。 -- 出自元·王丹桂·憶王孫·幾人學得我風流
- 甚*然思變,白翎清調,驚飛下,金蓮塞。 -- 出自元·王惲·水龍吟 賦箏
- 春草碧,楊花白。 -- 出自元·王惲·滿江紅 至元二一年歲次甲申,二月二十八日
- 為問臺前雙白鷺,煙景似,向來無。 -- 出自元·張之翰·江城子 博文歸意有未盡,又以江城子為贈,
- 記歲歲今朝,白云凝目。 -- 出自元·程文?!は策w鶯 壽大人四月七日
- 范君繡衣家,白璧生藍田。 -- 出自元·劉詵·送范主一憲郎
- 笑謝醯雞甕,白日看長空。 -- 出自元·王旭·水調歌頭·鯨川四重午
- 童稚相看今白首,情因兒女尤深。 -- 出自元·王旭·臨江仙 為子周兄壽
- 七碗波濤翻白雪,一枰冰雹消長日。 -- 出自元·張野·滿江紅 寄磁下諸公
- 翠屏驚舊夢,白發入新吟。 -- 出自元·張野·臨江仙 戊午九月二十一日,宴罷直省,和徐
- 人老去西風白發,蝶愁來明日黃花。 -- 出自元·張可久·折桂令·對青山強整烏紗
- 一個山頭不白,人知是,煉丹處。 -- 出自元·張可久·霜角 黃山尋霽
- 浴罷行吟披白羽。 -- 出自元·張可久·鳳棲梧 天臺石橋
- 一個山頭不白,人知是煉丹處。 -- 出自元·張可久·霜角 黃山雪霽
- 向庵中、養個白蝦蟆,皎如雪。 -- 出自元·李道純·滿江紅 贈孫居士
- 采取鉛中金白雪,卻將金雪作丹田。 -- 出自元·李真人·望江南·初學道
- 不識鉛中含白虎,競燒糞穢覓金華。 -- 出自元·李真人·望江南·丹砂道
- 滿地黃芽□白雪,輝騰南北西東。 -- 出自元·牧常晁·臨江仙·促取一年中日月
- 秋老幾人猶白社,月明無主是青山。 -- 出自明·曹學佺·八月朔日王元直招集南樓送陳汝翱之東粵王玉
- 峰壑吐晴籠白發,寫愁猶有放生船。 -- 出自近代·陳三立·次韻蒿庵老人見寄
- 李女倚柱嘯,白日凋精輝。 -- 出自元·胡天游·烈女李三行
- 蓉旌羽節降白日,紫蓋石廩騰清秋。 -- 出自明·張以寧·題張起原舟中看山圖
- 談詩虛幌坐白晝,忽見浩蕩萬里之江天。 -- 出自明·張以寧·長江萬里圖為同年汪華玉賦
- 竹度蟬風涼白帢,松翻鶴露瀉清杯。 -- 出自明·張以寧·橫陽草堂次謝疊山韻
- 彤庭扇征飆,白楮浮清霜。 -- 出自明·汪廣洋·奉旨講賓之初筵
- 頃刻風霆飛白晝,黑云拖雨過牂牁。 -- 出自明·汪廣洋·嶺南雜錄(十首)
- 鬻女以自贖,白璧淪泥中。 -- 出自明·貝瓊·真真曲(有序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