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在第6個字的詩句
白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昔日金枝間白花,只今搖落向天涯。 -- 出自清·顧炎武·賦得秋柳
- 日暮海門飛白鳥,潮回瓜步見黃灘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金山寺
- 後世聲名高白日,當年榮利等浮云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讀白樂天集
- 酒闌紛起坐,白發忽兩憑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野步
- 自有赤心包白日,竟無綺語敵青蠅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答王簿正叔
- 窮途千古淚,白發四方塵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上聱隅先生
- 云黯暮天沉白日,土塵平地斷清風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秋懷寄呈子權先示徽之兼簡孝先熙之
- 擬鞭屏翳問白日,更謫星伯誅長風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朝云
- 高文忽下投,白日駭天墮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答束孝先
- 泮之鷺兮潔白以止,泮之土兮除掃不滓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送黃莘任道赴揚州主學
- 南山有佳致,白云多往還。 -- 出自宋·翁卷·題林遂之真意亭
- 碧草鋪近洲,白云冒遙嶺。 -- 出自宋·翁卷·和陳待制秋日湖樓宴集篇
- 知君修凈化,白日只彈琴。 -- 出自宋·翁卷·送吉水包長官
- 清風三畝宅,白日一床書。 -- 出自宋·翁卷·贈滕處士
- 青春望中色,白澗晚來聲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雨
- 夜闌林光發,白露濡青條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夏夜
- 群公持世故,白發到幽人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早起
- 自洗玉舟斟白醴,月華微映是空舟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法駕導引
- 終然無雨策,白發滿頭生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夜賦
- 石火不須臾,白駒隙中馳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八音歌
- 君子亭中眠白晝,燕公樓上步青春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火后借居君子亭書事四絕呈粹翁
- 亦復觀我生,白發忽及期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北征
- 青山麗中原,白日照大河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美哉亭
- 田垅粲高低,白水一時滿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曳杖
- 閉戶讀書生白發,閑向村東看魚穴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同二子觀取魚於竇家池以錢得數斗置驛西野塘
- 青天映妙質,白日照繁香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酴醿
- 終然動懷抱,白發風中搔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晚步湖邊
- 政須青山映白發,顧著皂蓋爭黃埃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寄若拙弟兼呈二十家叔
- 雨后眾崖碧,白處紛寒梅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詠西嶺梅花
- 篙舟入華容,白水繞城堞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舟抵華容縣
- 連夜拋回三白瑞,及時驚動五辛盤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又用韻春雪
- 城陰坐來失,白水光不流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登城樓
- 君家阿莘如白玉,呼出燈前語錄續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贈黃家阿莘
- 黃花墻陰遠,白發露氣嚴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秋夜詠月
- 驚風忽然起,白日黯已晦。 -- 出自唐·曹鄴·送友人入塞
- 行人卜去期,白發根已出。 -- 出自唐·曹鄴·古相送
- 舉頭望青天,白日頭上沒。 -- 出自唐·曹鄴·下第寄知己
- 古來死未歇,白骨礙官路。 -- 出自唐·曹鄴·薊北門行
- 遠夢如水急,白發如草新。 -- 出自唐·曹鄴·其一愁
- 因賣丹砂下白云,鹿裘惟惹九衢塵。 -- 出自唐·杜光庭·思山詠(一作鄭遨詩)
- 彷徨忽已久,白露沾我裳。 -- 出自魏晉·曹丕·雜詩
- 青春素景兮白日出之藹藹。 -- 出自南北·江淹·山中楚辭
- 千里何蕭條,白日隱寒樹。 -- 出自南北·江淹·劉太尉琨傷亂
- 君才定何如,白日下爭暉。 -- 出自南北·吳邁遠·長別離
- 青袍異春草,白馬即吳門。 -- 出自南北·庾肩吾·亂后行經吳御亭
- 青為洞庭山,白是太湖水。 -- 出自唐·包融·登翅頭山題儼公石壁
- 遙憐驅匹馬,白首到微官。 -- 出自唐·崔峒·江南回逢趙曜,因送任十一赴交城主簿
- 丹墀初謁帝,白發免羞人。 -- 出自唐·崔峒·初除拾遺酬丘二十二見寄(一作初拜命酬丘丹
- 青龍護道符,白犬游仙術。 -- 出自唐·王績·采藥
- 寒來垂頂帽,白發剃應稀。 -- 出自唐·雍陶·贈宗靜上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