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在第6個(gè)字的詩句
白在第六個(gè)字的詩句
- 靈藤為拄杖,白凈色如銀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答僧拄杖
- 驛舫過江分白堠,戍亭當(dāng)嶺見紅幡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送侯判官赴廣州從軍
- 古墓無子孫,白楊不得老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野田
- 路傍誰家子,白首離故鄉(xiāng)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感懷
- 巾車徇前侶,白日猶昆吾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旅次湘沅有懷靈均
- 徒言人最靈,白骨亂縱橫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吊國殤
- 蒼旻且留我,白日空遺君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覽崔爽遺文,因紓幽懷
- 青春去不還,白發(fā)鑷更多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達(dá)士
- 清氣潤竹林,白光連虛空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游城南韓氏莊
- 青松多壽色,白石恒夜明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西上經(jīng)靈寶觀
- 清溪徒聳誚,白璧自招賢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送盧汀侍御歸天德幕
- 青云不我與,白首方選書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初于洛中選
- 絳雪為我飯,白云為我田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送蕭煉師入四明山
- 綠水結(jié)綠玉,白波生白珪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寒溪
- 一曲一直水,白龍何鱗鱗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寒溪
- 彼蒼若有知,白日下清霜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贈(zèng)別崔純亮
- 少年哭酒時(shí),白發(fā)亦已侵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吊盧殷
- 淼淼霅寺前,白蘋多清風(fēng)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送陸暢歸湖州,因憑題故人皎然塔、陸羽墳
- 自有意中侶,白寒徒相從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送道士
- 閑倚青竹竿,白日奈我何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送淡公
- 短蓑不怕雨,白鷺相爭飛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送淡公
- 黑草濯鐵發(fā),白苔浮冰錢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石淙
- 青山輾為塵,白日無閑人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大梁送柳淳先入關(guān)
- 剛有下水船,白日留不得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留弟郢不得送之江南
- 黃沙一萬里,白首無人憐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從軍六首
- 晚陂帶殘雨,白水昏漠漠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雨中登沛縣樓,贈(zèng)表兄郭少府
- 浮云去寂寞,白鳥相因依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入白沙渚,夤緣二十五里至石窟山下,懷天臺(tái)
- 青松臨古路,白月滿寒山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宿北山禪寺蘭若
- 因之報(bào)親愛,白發(fā)生滄洲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送賈侍御克復(fù)后入京
- 少年辭魏闕,白首向沙場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代邊將有懷
- 驄馬入關(guān)西,白云獨(dú)何適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寄李侍御
- 壯志已憐成白首,馀生猶待發(fā)青春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獄中聞收東京有赦
- 青山空向淚,白月豈知心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赴新安別梁侍郎
- 朱弦徐向燭,白發(fā)強(qiáng)臨觴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送李員外使還蘇州,兼呈前袁州李使君,賦得
- 寂寥東郭外,白首一先生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過前安宜張明府郊居
- 憐君洞庭上,白發(fā)向人垂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雨中過員稷巴陵山居贈(zèng)別
- 蒼山隱暮雪,白鳥沒寒流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題魏萬成江亭
- 青山春滿目,白日夜隨舟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送勤照和尚往睢陽赴太守請(qǐng)
- 滄海空自流,白鷗不相識(shí)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桂陽西州晚泊古橋村住人
- 漁父自夷猶,白鷗不羈束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江中晚釣,寄荊南一二相識(shí)
- 欲并老容羞白發(fā),每看兒戲憶青春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戲題贈(zèng)二小男
- 玉盤的歷雙白魚,寶簟玲瓏透象床。 -- 出自唐·韋應(yīng)物·橫塘行
- 仙人變化為白鹿,二弟玩之兄誦讀。 -- 出自唐·韋應(yīng)物·學(xué)仙二首
- 千載去寥廓,白云遺舊蹤。 -- 出自唐·韋應(yīng)物·仙人祠
- 近作新婚鑷白髯,長懷舊卷映藍(lán)衫。 -- 出自唐·韋應(yīng)物·送秦系赴潤州
- 明晨下煙閣,白云在幽谷。 -- 出自唐·韋應(yīng)物·始除尚書郎,別善福精舍
- 孤亭得長望,白日下廣津。 -- 出自唐·韋應(yīng)物·大梁亭會(huì)李四棲梧作
- 驚飆觸懸檻,白云冒層甍。 -- 出自唐·韋應(yīng)物·善福閣對(duì)雨,寄李儋幼遐
- 青袍未及解,白羽插腰間。 -- 出自唐·韋應(yīng)物·寄暢當(dāng)(聞以子弟被召從軍)
- 立馬望東道,白云滿梁園。 -- 出自唐·韋應(yīng)物·送李十四山東游(一作山人東游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