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在第6個字的詩句
白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浮名更嚇鬼,白堊寫丹旐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曉興
- 熟計淫書理白魚,何如縱獵牽黃犬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游合江園戲題
- 青鐵作小冠,白紵縫短褐,右扶九節(jié)杖,左執(zhí)七綴缽,何嘗有定止,到處可生活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贈持缽道人
- 惟有烈士心,白刃不能奪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贈持缽道人
- 黃流舞活蕩,白雨助滂沱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數(shù)日不作詩
- 百歲紛紛易白頭,一年鼎鼎又清秋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百歲
- 不然去從戎,白首捍塞壖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記悔
- 愚公顧不靈,白首沒榮利;嗟予幸學(xué)道,了此直差易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近村民舍小飲
- 憑高應(yīng)念我,白首學(xué)徵租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青城大面山中有二隱士一曰譙先生定字天
- 北渚秋風(fēng)凋白蘋,流年冉冉默傷神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新秋感事
- 朱顏逝不留,白發(fā)生幾縷? -- 出自宋·陸游·中夜起出門月露浩然歸坐燈下有賦
- 青松夾路生,白云宿簷端。 -- 出自魏晉·陶淵明·擬古 其五
- 荒草何茫茫,白楊亦蕭蕭。 -- 出自魏晉·陶淵明·擬挽歌辭 其三
- 素顏斂光潤,白發(fā)一己繁。 -- 出自魏晉·陶淵明·歲暮和張常侍
- 青春留不住,白發(fā)自然生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送友人
- 郵亭世自換,白日事長垂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和野人殷潛之題籌筆驛十四韻
- 碧云行止躁,白鷺性靈粗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鶴
- 青苔照朱閣,白鳥兩相語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題宣州開元寺 寺置于東晉時。
- 公道世間唯白發(fā),貴人頭上不曾饒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送隱者一絕
- 紫鱗沖晚浪,白鳥背秋山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中秋日拜起居表晨渡天津橋即事十六韻獻(xiàn)居守
- 故人容易去,白發(fā)等閑生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東都送鄭處誨校書歸上都
- 將取離魂隨白騎,三臺星里拜文星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有懷重送斛斯判官
- 初月微明漏白煙,碧松梢外掛青天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寄東塔僧
- 朝吾將濟(jì)于白水兮,登閬風(fēng)而紲馬。 -- 出自先秦·屈原·離騷
- 晉制犀比,費(fèi)白日些。 -- 出自先秦·屈原·招魂
- 菉蘋齊葉兮,白芷生。 -- 出自先秦·屈原·招魂
- 開春發(fā)歲兮,白日出之悠悠。 -- 出自先秦·屈原·九章之六 思美人
- 華顛萎寥落,白眼看雞蟲。 -- 出自近代·魯迅·哀范君三章
- 秋野明,秋風(fēng)白,塘水漻漻蟲嘖嘖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南山田中行
- 得明珠十斛,白璧一雙,新詔垂金曳紫光煌煌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榮華樂( 一作東洛梁家謠)
- 山潭晚霧吟白鼉,竹蛇飛蠹射金沙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黃家洞
- 水行青草上白衫,匣中章奏密如蠶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酒罷,張大徹索贈詩。時張初效潞幕
- 丹成作蛇乘白霧,千年重化玉井土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拂舞歌辭
- 磕磕銀龜搖白馬,傅粉女郎火旗下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呂將軍歌
- 戰(zhàn)罷兩奩分白黑,一枰何處有虧成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棋
- 頹然如九老,白發(fā)連蒼髯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和平甫舟中望九華山二首
- 高堂萬里哀白頭,東望使我商聲謳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哭梅圣俞
- 常恐勞人輕白屋,忽逢佳士得朱輪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送沈康知常州
- 指點(diǎn)韋城太白高,投鞭日午陳橋市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陳橋
- 山公游何處,白馬鳴翩翩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同杜史君飲城南
- 邂逅欲成雙白鬢,蕭條難得兩朱輪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退朝
- 江月轉(zhuǎn)空為白晝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登寶公塔
- 開國桐鄉(xiāng)已白頭,國人誰復(fù)記前游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耿天騭惠梨次韻奉酬三首
- 黃金酌卯酒,白發(fā)對春風(fēng)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寄謝師直
- 照映里門非白屋,欺凌春草有青袍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送郊社朱兄除郎東歸
- 欲望淮南更白頭,杖藜蕭颯倚滄洲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北望
- 清波濯其污,白日曬其昏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車螯二首
- 幕府少年今白發(fā),傷心無路送露輀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忠獻(xiàn)韓公挽辭二首
- 世故紛紛漫白頭,欲尋歸路更遲留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世故
- 當(dāng)此沈陰無白日,豈知炎旱有彤云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酬微之梅暑新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