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在第3個字的詩句
白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飛來白鷺全成雪,倒去枯松半樹春。 -- 出自宋·丘葵·與應得李洋歸
- 細看白兔何曾夜,應使深山魍魎愁。 -- 出自宋·丘葵·沙頭玩月
- 地靜白生室,天秋黃落階。 -- 出自宋·丘葵·呈大宗丞求筆戲
- 云移白帝鵬霄近,月入清秋桂子濃。 -- 出自宋·冉居常·夔州試院呈諸公
- 凄涼白鷺洲頭月,曾照前朝玉村秋。 -- 出自宋·任希夷·白鷺亭
- 試烹白云茶,碗面雪花映。 -- 出自宋·任詔·冰井
- 鏡留白發非遮俗,家釀黃柑可接春。 -- 出自宋·沈說·南坡不以科目自累而以風雅處鳴請余為賦
- 從教白發須簪遍,且任當筵作笑歌。 -- 出自宋·沈說·次韻古愚立冬日觀菊
- 奔霆白晝鞭玉虹,鐵花冰激青蒙蒙。 -- 出自宋·沈中行·游九鎖
- 衙內白取知何名,帳下雄拿不知數。 -- 出自宋·沈作喆·哀扇工歌
- 家在白云青嶂里,不求閑散待何時。 -- 出自宋·石待問·詩一首
- 洞庭白波如雪山,九月顛風初作寒。 -- 出自宋·石賡·岳陽樓觀洞庭
- 行破白云山幾重,僧休投宿幸相容。 -- 出自宋·石郊·石梁寺
- 誶語白云猜是汝,秋風出意急追還。 -- 出自宋·史彌寧·伊誰
- 尊前白發懷南浦,馬上青山過楚城。 -- 出自宋·史彌忠·送安撫使袁彥淳之任
- 端有白月輪,炯然碧潭心。 -- 出自宋·史堯弼·同馮蓬州當可游中巖分韻得林字
- 囊封白玉倍晶瑩,手挹甘露加清圓。 -- 出自宋·釋寶曇·和史魏公荔枝韻
- 大鳧白首古上人,小鳧綠鬢東風前。 -- 出自宋·釋寶曇·送伯才伯仲之官
- 亦評白云來著宿,未妨青襪去尋春。 -- 出自宋·釋寶曇·和雪林訪二山
- 是為白石清泉伴,乞與蒲團便垛根。 -- 出自宋·釋寶曇·次平元衡菖蒲
- 年來白發為誰新,恰受愁邊五日春。 -- 出自宋·釋寶曇·次韻施伯才除夕
- 貍奴白牯念摩訶,祖師不會西來意。 -- 出自宋·釋崇岳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青天白日,悟個什麼。 -- 出自宋·釋崇岳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貍奴白牯卻知有,頭上安頭。 -- 出自宋·釋大觀·偈頌五十一首
- 三更白如晝,掇轉太虛空。 -- 出自宋·釋大觀·偈頌五十一首
- 一片白云生嶺上,幾回開了又還遮。 -- 出自宋·釋大觀·偈頌五十一首
- 說與白云門外客,相逢莫作舊時看。 -- 出自宋·釋大觀·賀大淵自資福住白云
- 遙看白鷺窺魚處,立破平湖一點青。 -- 出自宋·釋道濟·湖中夕泛歸南屏四絕
- 看看白頭,常常赤腳。 -- 出自宋·釋道濟·真像沈提點求贊
- 數片白云生宇宙,普天無處不垂陰。 -- 出自宋·釋道寧·偈六十九首
- 莫謂白牛無覓處,普賢招手待君來。 -- 出自宋·釋道寧·偈六十三首
- 露地白牛無覓處,火里蝍蟟飛上天。 -- 出自宋·釋道寧·偈六十三首
- 露地白牛烹卻了,清風細切亦虛傳。 -- 出自宋·釋道寧·偈六十三首
- 天生白額南山虎,牙爪曾當八面風。 -- 出自宋·釋道行·頌古十七首
- 堂堂白日上刀梯,任是昆侖眼亦迷。 -- 出自宋·釋道行·頌古十七首
- 青山白云,落花芳草。 -- 出自宋·釋道顏·頌古
- 一聲白雪陽春,萬古無人能和。 -- 出自宋·釋道顏·頌古
- 貍奴白牯念摩訶,爭似南泉打粥鍋。 -- 出自宋·釋道顏·頌古
- 眉間白毫光,照耀大千界。 -- 出自宋·釋道顏·頌古
- 一條白棒掀天地,滅卻西來達磨宗。 -- 出自宋·釋德光·頌古十三首
- 幽谷白云藏白雀,擬心棲處隔山迷。 -- 出自宋·釋鼎需·頌古二十一首
- 紅蓼白蘋開兩岸,不知誰在釣魚舟。 -- 出自宋·釋法泰·頌古四十四首
- 青天白日,有迷路人。 -- 出自宋·釋法薰·偈傾一百三十三首
- 家無白澤之圖,妖怪自然消滅。 -- 出自宋·釋法薰·偈傾一百三十三首
- 臨濟白拈,未是好手。 -- 出自宋·釋法薰·偈傾一百三十三首
- 貍奴白牯卻知有,寒拾相逢開笑口。 -- 出自宋·釋梵琮·偈頌九十三首
- 一條白練飛,界破青山色。 -- 出自宋·釋梵琮·偈頌九十三首
- 喝散白云無一點,赤心片片報君王。 -- 出自宋·釋梵琮·偈頌九十三首
- 青天白日弄門戶,背手掩來順手開。 -- 出自宋·釋梵琮·頌古三十一首
- 紛飛白雪象王窟,騎底普賢在昨霄。 -- 出自宋·釋慧暉·偈頌四十一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