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在第3個字的詩句
白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淥酒白螺杯,隨流去復回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和韋開州盛山十二首·流杯渠
- 寒山白云里,法侶自招攜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寄靈一上人初歸云門寺
- 會到白云長取醉,不能窗下讀閑書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送許處士
- 賴有白頭王建在,眼前猶見詠詩人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贈王建
- 仙郎白首未歸朝,應為蒼生領六條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贈李杭州
- 能于白日間,諂欲晴風和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峽哀
- 秋風白露沾人衣,壯心凋落奪顏色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雜曲歌辭·出門行二首
- 步出白日上,坐依清溪邊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游終南龍池寺
- 徒將白羽扇,調妾木蘭花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塘下行
- 開緘白云斷,明月墮衣襟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連州吟
- 青山白屋有仁人,贈炭價重雙烏銀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答友人贈炭
- 十年白云士,一卷紫芝書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同李益、崔放送王煉師還樓觀,兼為群公先營
- 翻將白云字,寄向青蓮書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題林校書花嚴寺書窗
- 上采白日精,下飲黃月華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列仙文·安度明
- 羨他白面少,多是清朝班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送鄭仆射出節山南
- 人許白眉長,天資青云器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送薛據宰涉縣(自永樂主簿陟狀,尋復選受此
- 裴回白日隱,暝色含天地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送薛據宰涉縣(自永樂主簿陟狀,尋復選受此
- 倚劍白日暮,望鄉登戍樓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從軍六首
- 夤緣白蘋際,日暮滄浪舟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泛曲阿后湖,簡同游諸公
- 蒼苔白露生三徑,古木寒蟬滿四鄰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鄖上送韋司士歸上都舊業(司士即鄭公之孫,
- 佇立白沙曲,相思滄海邊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宿懷仁縣南湖,寄東海荀處士
- 無勞白衣酒,陶令自相攜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九日登李明府北樓
- 弄棹白蘋里,掛帆飛鳥邊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夜宴洛陽程九主簿宅,送楊三山人往天臺尋智
- 誰見白鷗鳥,無心洲渚間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龍門八詠·福公塔
- 悠悠白云里,獨住青山客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寄龍山道士許法棱
- 寒霜白云里,法侶自相攜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寄靈一上人初還云門(一作皇甫曾詩)
- 空馀白云在,容與隨孤舟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杪秋洞庭中,懷亡道士謝太虛
- 長棲白云表,暫訪高齋宿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送丘員外還山
- 寧知白日晚,暫向花間語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相和歌辭·相逢行
- 但見白云合,不睹巖中春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山行積雨,歸途始霽
- 陰森白日掩云虹,錯落池光動金碧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寇季膺古刀歌
- 上陟白云嶠,下冥玄壑湍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送閻寀赴東川辟
- 流連白雪意,斷續回風度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司空主簿琴席
- 豈如白玉仙,方與紫霞升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答徐秀才
- 尚瞻白云嶺,聊作負薪歌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野居書情
- 念昔白衣士,結廬在石門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云陽館懷谷口
- 子有白云意,構此想巖扉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題鄭拾遺草堂
- 可憐白雪曲,未遇知音人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簡盧陟
- 矯掌白云表,晞發陽和初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寄黃、劉二尊師
- 坐移白石知何世,夢斷青燈問幾更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賦
- 不是白兵生眼孔,一團冤血有誰知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出真州
- 去年白鳥集,今年黃鵠飛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山中感興三首
- 頻搔白首強憂煎,細雨青燈思欲顛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不睡
- 流水白云芳草,清風明月蒼苔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山中六言三首
- 適過白溝河,裂眥須欲張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白溝河
- 紙帳白如雪,上有坐客影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紙帳
- 空同白云深,君子式其廬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題鐘圣舉積學齋
- 吾家白云下,萬里同關憂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先兩國初忌
- 本是白鷗隨浩蕩,野田漂泊不為孤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龍霧洲覺海寺次李文溪壁間韻
- 英英白云,在澗之濆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題毛霆甫詩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