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在第3個字的詩句
白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月明白露秋淚滴,石筍溪云肯寄書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五粒小松歌
- 門前白道水縈回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浣溪沙
- 流星白羽腰間插,疊鼓遙翻瀚海波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胡笳十八拍十八首
- 古人白骨生青苔,我獨不飲何為哉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春風
- 觀空白足寧知處,疑有青腰豈作家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讀眉山集次韻雪詩五首
- 悲愁白日天地昏,路旁過者無顏色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河北民
- 英英白云浮在天,下無根蒂旁無連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白云
- 舊知白日諸曹滿,試問紅燈幾客留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寄吳沖卿二首
- 門前白道自縈回,門下青莎間綠苔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法喜寺
- 繰成白雪三千丈,細草孤云一片愁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示俞秀老二首
- 繰成白雪桑重綠,割盡黃云稻正青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木末
- 已成白發潘常侍,更似青衫杜拾遺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酬王太祝
- 老值白雞能不死,復隨春色破寒來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庚申正月游齊安有詩云水南水北重重柳壬戌正
- 昏昏白日臥,皎皎中夜愁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即事三首
- 青天白日春常好,綠發朱顏老自悲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金明池
- 走馬白下門,投鞭謝公墩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謝公墩
- 蒼煙白霧千山合,綠樹青天一水容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豫章道中次韻答曾子固
- 翩翩白鳧鷗,泛泛水中游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和惠思波上鷗
- 寄語白蓮庵,迎我青松路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思北山
- 它日白衣霄漢志,暮年朱紱水云身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致仕虞部曲江譚君挽辭
- 能為白下東南尉,藜杖緇巾得往還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示李叔時二首
- 勢利白頭何足道,古人傾蓋有綢繆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示李叔時二首
- 知君白羽扇,歸日未生塵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送周都官通判湖州
- 公乘白鳳今何處,我適新年值白雞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次張唐公韻
- 何時白土岡頭路,渡水穿云取次行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中書即事
- 嗟我白頭生意盡,看君今日更凄然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送河中通判朱郎中迎母東歸
- 東門白下亭,摧甓蔓寒葩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東門
- 重將白發旁墻陰,陳跡茫然不可尋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重將
- 北山白云里,隱者自怡悅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秋登蘭山寄張五
- 手持白羽扇,腳步青芒履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白云先生迥見訪①
- 坐聞白雪唱,翻入棹歌中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秋日陪李侍御渡松滋江
- 坐聽白雪唱,翻入棹歌中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秋日陪李侍御渡松滋江
- 酒酣白日暮,走馬入紅塵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同儲十二洛陽道中作
- 江風白浪起,愁殺渡頭人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揚子津望京口
- 蒼梧白云遠,煙水洞庭深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送袁十(三)嶺南尋弟
- 年年白社客,空滯洛陽城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李氏園(林)臥疾
- 論經白虎殿,獻賦甘泉宮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故刑部李尚書挽詞三首
- 但愿白心在,終然涅不淄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酬宋使君見詒
- 農婦白纻裙,農父綠蓑衣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插田歌
- 水流白煙起,日上彩霞生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途中早發
- 居安白社貧,志傲玄纁辟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游桃源一百韻
- 是時白露三秋中,湖平月上天地空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洞庭秋月行
- 生擒白馬將,虜騎不敢追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和董庶中古散調詞贈尹果毅
- 行當白露時,眇視秋光里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韓十八侍御見示岳陽樓別竇司直詩,因令屬和
- 聞有白太守,拋官歸舊谿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白太守行
- 碧雞白馬回翔久,卻憶朱方是樂郊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重送浙西李相公頃廉問江南已經七載,后歷滑
- 松間白月照寶書,竹下香泉灑瑤席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送僧仲剬東游兼寄呈靈澈上人
- 自吟白雪詮詞賦,指示青云借羽翰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宣上人遠寄和禮部王侍郎放榜后詩,因而繼和
- 縣門白日無塵土,百姓縣前挽魚罟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龍陽縣歌
- 河南白尹大檀越,好把真經相對翻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送宗密上人歸南山草堂寺,因謁河南尹白侍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