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在第12個字的詩句
白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
- 見說即除天竺寺,訃聞腸斷白頭師。 -- 出自宋·釋云岫·悼退巖講主呈英宗師
- 詩句老隨秋鬢老,客身間似白云間。 -- 出自宋·釋云岫·會恩藏主
- 日生樹掛紅霞腳,風(fēng)起波搖白石根。 -- 出自宋·釋贊寧·寄題明月禪院二首
- 略略綽綽思大口,醇醇釅釅白家酒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偈頌二百零五首
- 白云兒是青山用,青山父是白云根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偈頌二百零五首
- 默默到時良自慶,家山元在白云根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偈頌二百零五首
- 天童也要不沾唇,三盞清源白家酒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偈頌二百零五首
- 老眼就看青嶂骨,敗鞋行到白云根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偈頌二百零五首
- 丘壑身心麋鹿共,江湖風(fēng)月白鷗分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
- 蝴蝶夢魂兮春晝飛而齊物,白鷗盟事兮夕陽臥而亡機(jī)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
- 白云功盡青山秀,青山路轉(zhuǎn)白云迎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偈頌七十八首
- 功亡妙盡看消息,野水磨秋白鳥飛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寫真求贊
- 煙機(jī)外分青嶂骨,水天中見白云心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航海之賓陀防真歇師兄
- 一念全超曠劫初,玉人端坐白牛車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因覽仰山小釋迦語成唱道二首
- 木馬寒嘶青草塢,泥牛春種白云區(qū)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別陸尚書
- 沖煙筇入青蘿徑,載月船回白鳥洲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送廣禪人
- 麈語欲求青眼舊,友心未爽白頭新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訪黃給事承往寶陀禮普門大士留偈
- 五老芳鄰歸問訊,笑談相對白頭新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折桂章首座近自雙泉來因作句與之
- 浮浮爽氣仙游去,身在蒼煙白鳥行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泉州王道友舍簟乞頌
- 丐事子行黃葦渡,盟心人在白鷗沙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小師慧果丐鹽求頌
- 混處蹈翻明月影,轉(zhuǎn)時耕斷白云根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湛禪人開田求頌
- 竹密不妨流水過,山高豈礙白云飛。 -- 出自宋·釋智鑒·頌古十一首
- 達(dá)磨是甚老臊胡,臨濟(jì)未是白拈賊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朋·偈傾一百六十九首
- 片帆不是等閑開,沖破洪波白浪堆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朋·古航
- 肅然凝目引秋光,帆過東溟白鳥行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愚·天竺送僧之昌邑
- 咨省壽堂春日靜,究心應(yīng)記白云邊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愚·實禪者最省
- 一奩寒玉坐來久,但見雙雙白鳥飛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愚·碧照軒
- 四海娟娟洗玉魂,九野茫茫白兔走。 -- 出自宋·釋智遇·偈頌二十四首
- 不知底事吟情險,吹澆秋風(fēng)白鳥邊。 -- 出自宋·釋智遇·政黃牛贊
- 早晚掉頭歸小隱,誅茅千嶂白云深。 -- 出自宋·釋仲皎·懷剡川故居
- 啼切孤猿曉更哀,柴門半掩白云來。 -- 出自宋·釋仲皎·庵居
- 馬駒踏殺天下人,臨際者是白拈賊。 -- 出自宋·釋重顯·頌一百則
- 石窗四顧滄溟窄,寥寥不許白云白。 -- 出自宋·釋重顯·送昭敏首座
- 巖莎步入祥麟穩(wěn),海樹飛來白鳳閑。 -- 出自宋·釋重顯·和曾推官示嘉遁之什
- 撒手便辭青嶂去,翛然卻返白云村。 -- 出自宋·釋子淳·送王汝弼宣教
- 天氣暄妍三月春,青山垂訪白頭人。 -- 出自宋·釋子淳·送吳公裕
- 昨宵又覺還耽睡,元是新鋪白玉氈。 -- 出自宋·釋子淳·謝安撫張學(xué)士惠茸氈
- 鞏縣茶瓶吃一槌,擊碎饒州白瓷碗。 -- 出自宋·釋宗杲·鄭學(xué)士請贊
- 要識臨濟(jì)小斯兒,便是當(dāng)年白拈賊。 -- 出自宋·釋宗杲·證通身一具金鎖骨偈
- 驀路相逢兩會家,臨濟(jì)未是白拈賊。 -- 出自宋·釋宗演·頌古二十四首
- 鐵牛對對黃金角,木馬雙雙白玉蹄。 -- 出自宋·釋祖欽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亭亭雪,沒青松,杳杳云,世藏白鳥。 -- 出自宋·釋祖欽·偈頌七十二首
- 芝笙茶灶平生念,遙謝仙人白羽觴。 -- 出自宋·舒坦·和游棲真寺見寄
- 靈蹤聊寄數(shù)峰云,雨意含云白畫昏。 -- 出自宋·舒坦·龍池
- 翰林子墨青氈稿,毛穎陶泓白發(fā)交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十村絕句
- 便想此身為釣叟,滄江煙雨白鷗磯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賦杜若花
- 山狖暗穿插黃葉,沙烏遠(yuǎn)叫白煙昏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平泉佳景
- 天真呈露青山瘦,世故流離白發(fā)侵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九日與正仲子堂君英舉酒于篆畦璋萬二侄男庭
- 正恐天風(fēng)來拔宅,丁寧收取白銀蟾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丹林有作
- 三月楊花撲馬飛,聯(lián)鑣來欵白云扉。 -- 出自宋·四錫·題天竺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