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在第12個字的詩句
白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
- 時清豈覺前游改,道勝寧辭白發增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和元少卿送越僧
- 為向驛橋風月道,舍人髭鬢白千莖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又絕句寄題毗陵驛
- 分明有個長生路,不幾紅塵白二毛。 -- 出自唐·許堅·題簡寂觀
- 曙煙已別黃金殿,晚照重登白玉筵。 -- 出自唐·湯悅·奉和圣制送鄧王牧宣城
- 曙煙已別黃金殿,晚照重登白玉筵。 -- 出自唐·湯悅·奉和圣制達鄧王牧宣城
- 一壺美酒一爐藥,飽聽松風白晝眠。 -- 出自唐·張令問·與杜光庭
- 水□滴殘青□瘦,石脂傾盡白云空。 -- 出自唐·徐仲雅·句
- 禁林漸覺清風暖,仙界元知白日長。 -- 出自唐·楊徽之·禁林宴會之什
- 數片石從青嶂得,一條泉自白云來。 -- 出自唐·楊夔·題鄭山人郊居
- 今日未啼頭已白,不堪深入白云啼。 -- 出自宋·王周·施南太守以猿兒為寄作詩答之(得之黔中,生
- 今日未啼頭已白,不堪深入白云啼。 -- 出自宋·王周·施南太守以猿兒為寄作詩答之
- 古寺臨江間碧波,石梯深入白云窠。 -- 出自唐·李習·凌云寺
- 莫向秋池照綠水,參差羞殺白芙蓉。 -- 出自宋·周濆·逢鄰女
- 笛里聲飄柳色寒,縣齋深在白云間。 -- 出自宋·趙湘·贈蘭江鞠明府
- 勝事如飛去不還,無人更立白云間。 -- 出自宋·趙湘·翻經臺
- 吏散獨行紅葉外,酒醒地望白云間。 -- 出自宋·趙湘·上谷川尹殿丞
- 溪路夜隨明月入,亭皋春伴白云歸。 -- 出自唐·蘇廣文·夜歸華川因寄幕府
- (《讀武帝內傳》)翻身騰白浪,探爪擢明珠。 -- 出自唐·鄭遨·與羅隱之聯句
- 立身卓爾青松操,挺志鏗然白璧姿。 -- 出自唐·黃崇嘏·辭蜀相妻女詩
- 心中已得黃庭術,頭上應無白發生。 -- 出自唐·中寤·贈王仙柯
- 映門旌旆春風起,對客弦歌白日長。 -- 出自唐·清江·贈淮西賈兵馬使
- 洞中避暑青苔滿,池上吟詩白鳥過。 -- 出自唐·無可·題崔駙馬林亭
- 神幡雙出紅霞動,寶塔全開白氣生。 -- 出自唐·吳越僧·武肅王有旨,石橋設齋會,進一詩,共六首
- 野草謾隨青嶺秀,閑花長對白云新。 -- 出自唐·張果·題登真洞
- 仙居舊有祖師堂,坐落當初白塔鄉。 -- 出自宋·李兼·戒事魔十詩
- 唯堪片片紫霞映,不與蒙蒙白霧迷。 -- 出自唐·周樸·福州開元寺塔
- 有言難盡閑中樂,竹影花香白晝 -- 出自元·許有壬·鷓鴣天·心到忘機便是仙
- 仍請于侄輩一和,以暢老懷白發京華戀俸錢。 -- 出自元·許有壬·鷓鴣天 夜長臂痛手攣,展轉不能寐,霜曉窗
- 晴樹遠浮青嶂出,春江曉帶白云流。 -- 出自元·王蒙·閑適二首
- 十年蹤跡厭紅塵,功業無成白發新。 -- 出自元·王蒙·客中感懷
- 幸兒孫滿眼,布帆無恙,夫妻白首,青鏡猶團。 -- 出自元·謝應芳·沁園春 壬寅歲旦,枕上述懷
- 陸羽井深春雨歇,生公石在白云孤。 -- 出自元·郯韶·虎丘
- 行行塞雁青天外,個個輕鷗白浪中。 -- 出自元·郯韶·次韻(二首)
- 千年古鐵紫氣纏,赤帝當之白蛇斷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夜何長三疊寄周參政伯溫鄔僉院本初
- 吳儂似怪青絲馬,漢月重臨白帝城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陪淮南僚友泛舟吳江城下
- 吳門葉落季鷹船,朔野霜橫白雁天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秋感(六首)
- 烈士暮年心未已,無言思解白登圍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秋感(六首)
- 吳甸土寒黃耳魄,秦山草歇白蛇腥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同誼書記游查山留題凈無染西南林壑
- 何似春風湖上宅,銀箏玉柱白頭情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和戍婦陳聞雁有感(四首)
- 空余老淚青衫濕,遮莫新愁白發添。 -- 出自元·俞俊·次高原樸見寄韻
- 岸轉青山紅樹近,湖搖碧浪白鷗明。 -- 出自元·韓奕·湖州道中
- 追尋能自遠師來,題詠初因白公語。 -- 出自元·韓奕·白云泉煮茶
- 杏花落盡曉風顛,隱幾懷人白晝眠。 -- 出自元·韓奕·寄友
- 朝市悠悠塵土隘,莫教飛到白鷗邊。 -- 出自元·韓奕·寄友
- 悵望孤帆斜日影,滄江猶負白鷗期。 -- 出自元·韓奕·寄素庵
- 短發不羞黃葉亂,寸心長羨白鷗閑。 -- 出自元·高士談·風雨宿江上
- 跳出火宅三界外,四衢露地白牛。 -- 出自元·山主·臨江仙·見了教人情慘切
- 由此雖寢無眠,頤顏養浩,潔白盈盈數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酹江月
- 灌出黃芽色非擔,甲尖上摶白雪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川撥棹·二更里
- 住京兆府外縣,終南方孤云白雪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川撥棹·曲中詞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