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在第12個字的詩句
白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
- 開簾署有青山色,對酒人如白雪枝。 -- 出自明·李攀龍·署中有憶江南梅花者因以為賦
- 海上仙山接混茫,仙居遠在白云鄉。 -- 出自明·林鴻·題中天樓觀圖
- 斷蟬野寺黃花晚,遠樹江天白雁晴。 -- 出自明·林鴻·九日登絓月蘭若憶鄭二宣
- 赤壁玄堂水火交,青山旋繞白云坳。 -- 出自明·明無名氏·癡頤子絕句
- 此去封侯君事畢,紅顏還作白頭看。 -- 出自明·明無名氏·云陽爰書詩
- 我亦乘風欲西逝,少林秋老白云歸。 -- 出自明·王叔承·游觀音巖燕子磯因感梁王達磨故事
- 蘇小墳西是妾家,門前都種白蓮花。 -- 出自明·王叔承·西湖歌
- 朝元閣上翠煙橫,太乙壇前白露明。 -- 出自明·王叔承·宮詞一百首(并序)(錄五十首)
- 高枝帶雨壓雕欄,一蒂千花白玉團。 -- 出自明·謝榛·繡球花
- 西城閑訪葛洪家,籬落秋余白豆花。 -- 出自明·謝榛·訪葛征君
- 謔談不把蒼毛塵,偶語惟禁白玉京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十月望十二月朔百舌群鳴連日臘朔之夜雷電徹
- 陰風吹火火欲然,老梟夜嘯白晝眠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陰風吹火篇呈錢刑部
- 昨夜飛花苦不多,朝來起視白峨峨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自坌道走居庸雪連峰百仞橫障百折銀色晃晃故
- 東邊殿閣高無數,笑指瑤池白玉京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谷日大雪口號二首(客南京)
- 謾道白鷗閑似我,漁舟更比白鷗閑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清溪漁隱
- 芙蓉秋水黃金殿,芍藥春屏白玉堂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聽老京妓宜時秀歌慢曲
- 宣王石鼓青苔澀,武帝金盤白露多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途次感秋
- 簫鼓隊沖黃鳥散,綺羅人比白鷗多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春日山西寄王允原知司(五首。并序)
- 膩鬟斜墜烏云滑,脂體橫陳白雪光。 -- 出自明·楊慎·新曲古意
- 梁王閣道青蕪國,漁父帆檣白鳥風。 -- 出自明·楊慎·春望(三首)
- 一襟離恨怨魂消,閑卻鳴鸞白玉簫。 -- 出自明·張紅橋·子羽金陵寄紅橋詩(七首)
- 立馬風陵望漢關,云峰高出白云間。 -- 出自清·峻德·望潼關
- 春風幾日落紅堆,明鏡明朝白發摧。 -- 出自近代·弘一·春風
- 檀欒舊植青添翠,菡萏新栽白換紅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重宿舊房與愚上人靜話
- 藥中求見黃芽易,詩里思聞白雪難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寄曹松
- 詩工鑿破清求妙,道論研通白見真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寄荊幕孫郎中
- 小子聲名天下知,滿簪霜雪白麻衣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贈樊處士
- 孤立影危丹檻里,雙棲伴在白云端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謝南平王賜山雞
- 北闕會拋紅陂騀,東林社憶白氛氳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答崔校書
- 石頭城外青山疊,北固窗前白浪翻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懷金陵知舊
- 天臺衡岳舊曾尋,閑憶留題白石林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寄酬秦府高推官輦
- 檀欒翠擁清蟬在,菡萏紅殘白鳥孤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移居
- 拄去客歸青洛遠,采來僧入白云深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梓栗杖送人
- 萬重千疊紅霞嶂,夜燭朝香白石龕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寄清溪道者
- 珠簾風度百花香,翠帳云屏白玉床。 -- 出自唐·盧仝·小婦吟
- 山人門前遍受賜,平地一尺白玉沙。 -- 出自唐·盧仝·苦雪寄退之
- 閑吟四壁堪搔首,頻見青蘋白鷺鷥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褒城驛有故元相公舊題詩,因仰嘆而作
- 行徑未曾青石斷,拂床終有白云殘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送同儒大德歸柏梯寺
- 朝廷有道青春好,門館無私白日閑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獻仆射相公
- 獨愛千峰最高處,一峰初日白云中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雨后早發永寧
- 欲知潘鬢愁多少,一夜新添白數莖。 -- 出自唐·王睿·秋
- 仍嫌眾里嬌行疾,傍鐙深藏白玉鞭。 -- 出自唐·劉言史·春游曲
- 放螢去,不須留,聚時年少今白頭。 -- 出自唐·劉言史·放螢怨
- 枕前人去空庭暮,又見芭蕉白露秋。 -- 出自唐·劉言史·病中客散復言懷
- 一頭細發兩分絲,臥見芭蕉白露滋。 -- 出自唐·劉言史·弼公院問病
- 遲日新妝游冶娘,盈盈彩艇白蓮塘。 -- 出自唐·劉言史·偶題
- 秋山隔岸清猿叫,湖水當門白鳥飛。 -- 出自宋·陳羽·句
- 何事退耕滄海畔,閑看富貴白云飛。 -- 出自唐·劉商·題劉偃莊
- 遠入青山何所見,寒花滿徑白頭人。 -- 出自唐·劉商·袁十五遠訪山門
- 行盡胡天千萬里,唯見黃沙白云起。 -- 出自唐·劉商·胡笳十八拍·第十七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