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在第8個字的詩句
登在第八個字的詩句
- 東風綠蕪千里,怕登樓、歸思渺天涯。 -- 出自元·吳存·木蘭花慢 春興
- 長安兩年行客,更登山臨水送將歸。 -- 出自元·王結·木蘭花慢 送李公敏
- 擬撥烽煙追謝客,登山心跡托頤阿。 -- 出自近代·陳三立·寫懷次閑止痾韻
- 羈旅已知浮世淡,登臨未覺壯心降。 -- 出自明·張以寧·秋登九江廟晚眺
- 即今流俗語,我若登簡編;五千年后人,驚為古斕斑。 -- 出自清·黃遵憲·雜感
- 昔時漢家稱八使,登車便有澄清意。 -- 出自宋·田錫·送韓援赴闕
- 居然多仕版,壁列登科錄。 -- 出自宋·陳藻·壬戍重午於潛李氏作
- 故國來來八十程,登樓迷卻桂州城。 -- 出自宋·陳藻·融州望鄉
- 梵宇清虛遠俗喧,登臨時得爽吟魂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梵天寺二首
- 經秋動歸心,荷策登江船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送中侄
- 又過三五日,倚仗登危亭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病起自敘
- 歸來奉丞相,攝組登華辀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王粲
- 況是弟兄封境接,登臨因此幾徘徊。 -- 出自宋·余靖·題庾嶺三亭詩·來雁亭
- 仁智模來物狀親,登臨宜入古圖身。 -- 出自宋·黃庶·登鄆州溪堂
- 莫向西風怨雨寒,登高元自不須乾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次韻重陽值雨
- 迨君歸禹穴,是我登邛阪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小隱莊別同教授
- 策杖過短壑,蠟屐登高邱。 -- 出自宋·王铚·送和斜川詩二首
- 野岸平林對郡城,登臨領要在斯亭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會覽亭三首
- 辱遇本非因紹介,登門不謂便無期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挽張全真詩二首
- 沓嶂寬圍巴水通,登臨眼界浩無窮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題永睦縣高齋
- 海上荒臺草樹平,登臨不盡古人情。 -- 出自宋·呂定·登越王臺
- 官閑相聚首,懷我登頓勞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歸自真州道中用前韻簡諸故人
- 長揖動卿相,囊封登帝閽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贈葉伯永
- 未倒花前鑿落金,登攜那怕嫩寒侵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重九前一日領客登城即席次張以道韻
- 采擷正當黃菊早,登臨寧嘆白云飛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茂洪奉承親攜妾遷新館戲贈
- 揆昔列鐘魚,俄此登簋簠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宿余杭普救蘭若同訥義二益訪法喜寺尋登綠野
- 畢逋棲烏噭城上,登車攬轡歸相望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同魏茂先潘茂洪泛湖終日
- 衰齡逾五十,敢必登古希。 -- 出自宋·葉茵·既次韻或非之作解嘲
- 時秋兆嫩涼,揖客登其廬。 -- 出自宋·葉茵·次游法喜寺韻
- 古人畢弋豈無意,登俎亦可無肉味。 -- 出自宋·敖陶孫·雁中箭詞
- 人言致泰和,須索登臯夔。 -- 出自宋·裘萬頃·讀邸報
- 平生精進心,自可登仙錄。 -- 出自宋·陳起·哭丹池王隱君
- 殷勤挾小艇,迤邐登大石。 -- 出自宋·方鳳·觀陽山大石
- 與俗相追何日了,登高一嘯洗秋悲。 -- 出自宋·方鳳·吳仲恭翠微樓九日落成和謝皋羽
- 高堂入遠夢,拂袖登吳舟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送金秀才歸侍
- 風物澄明宿靄收,登山欲盡更登樓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秋日登戴山佛閣
- 鰲骨分明露淺洲,登臨幾度泛虛舟。 -- 出自宋·艾可叔·浮梁金鰲山
- 遼廓邊山沒遠鴻,登樓慘淡望長空。 -- 出自·溥心畬·秋日感懷
- 清風臥醉石,落日登籃輿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憶九江呈李端叔
- 明朝指繡谷,裹足登涼轎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宿天池
- 聞道秦州多勝跡,登高能廣少陵詩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送傳龍圖帥秦
- 新篇時冥邈,萬怪登幽情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送吳叔揚通判代州
- 封唇以佐酒,眾饌登華堂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猩猩毛筆與黃魯直同賦
- 滿甕尚留桑落酒,登盤今有武昌魚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晚登庾樓
- 今夜君山興不淺,登臨應及月明時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過洞庭二首
- 選勝危梯經巀嵲,登高余思憑欄干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思南岳呈運判承議
- 扶病正須家里杖,登高聊試水邊樓。 -- 出自明·沈周·九日無菊
- 花片飛飛柳色深,登樓一倍攪鄉心。 -- 出自明·王慎中·登江東城樓
- 萬戶凋傷戰伐余,登豐舊里盡丘墟。 -- 出自清·許楚·閱常山志感賦
- 半壁已驚千丈落,登峰猶自路迢迢。 -- 出自明·袁中道·由蕪湖入新安道上四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