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在第7個(gè)字的詩句
登在第七個(gè)字的詩句
- 武帝常勒兵,北登單于臺(tái)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原甫昭君辭
- 卻出紫宸閣,俄登宣德樓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祫享觀禮二十韻
- 近住人多秀,頻登酒易銷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瑯邪山
- 行盡兩京路,將登六里山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閿鄉(xiāng)旅夜
- 暫看猶銷病,頻登合得仙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中條山
- 既為之巨硯,遂登于綸閣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王勝之諫議見惠文房四寶內(nèi)有巨硯尤佳因以謝
- 王政不平年不登,窩中何由得康寧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安樂窩銘
- 從來又說,春臺(tái)登覽,人意多同,常是惜、春過了。 -- 出自宋·晁補(bǔ)之·洞仙歌·花恨月惱
- 久憩上方閣,忽登西浙船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次韻達(dá)觀弟送法椿長(zhǎng)老入杭
- 大學(xué)門庭不易登,參前新意逐時(shí)生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次韻張君壽來見二首
- 江落朝宗急,年登播殖忙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歲暮閑韻四首
- 雪深麥好定豐登,明年一飽償吾愿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雪中狂言五首
- 清碧晨齋罷,秋登寶供前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題楚州圣井并贈(zèng)主僧
- 恨乏平戎策,慚登拜將壇。 -- 出自唐·高駢·言懷
- 日日湖水上,好登湖上樓。 -- 出自唐·丘為·湖中寄王侍御
- 意欲出明堂,便登浮海舟。 -- 出自唐·元結(jié)·閔荒詩
- 坐徹秦城夏,行登越客船。 -- 出自唐·崔涂·送僧歸江東(一作岐下送蒙上人歸天臺(tái))
- 青山前,青山后,登高望兩處,兩處今何有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登山歌
- 結(jié)廬古城下,時(shí)登古城上。 -- 出自唐·裴迪·輞川集二十首·孟城坳
- 首領(lǐng)諸生出,先登上第歸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送太學(xué)吳康仁及第南歸
- 披林入峭蒨,攀登陟崔嵬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過蜀道山
- 摭山果以侑酒,登溪魚而供羞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效醉翁吟
- 采掇獲所愿,躋登倦忘歸。 -- 出自宋·翁卷·山中采藥
- 袁宏詠史罷,孫登清嘯余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寥落
- 明日相思處,惟登北固樓。 -- 出自元·薩都剌·送人之漸東
- 懶步天臺(tái)路,惟登地肺山。 -- 出自唐·上官昭容·游長(zhǎng)寧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
- 稍出回雁峰,明登斬蛟柱。 -- 出自唐·耿湋·發(fā)南康夜泊灨石中
- 自絕雙魚養(yǎng),愁登老檜亭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次知縣兄曹娥渡句
- 便做得乃翁,年登八百,未是壽長(zhǎng)者。 -- 出自宋·葛長(zhǎng)庚·摸魚兒·雨肥梅
- 倚藤臨水,步屧登山,白日只隨緣過。 -- 出自宋·葛長(zhǎng)庚·永遇樂·懶散家風(fēng)
- 釣鰲連六,虎榜登名,新題淡墨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瑞鶴仙·中元才過節(jié)
- 前村后村場(chǎng)圃登,樂家西家機(jī)杼鳴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田家樂
- 具言土力貧,年登苦囏阨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山莊書事
- 有山如此且深登,等一逍遙鷃與鵬,只作住庵看便了,華陽銜亦不須稱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宋尚書山居十五詠·見一庵
- 灞陵吟暢,岳陽登覽,百色都副襟期。 -- 出自宋·百蘭·雨中花/夜行船
- 珍重君名字,新登甲乙科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寄李頻
- 名韁相引,別離登州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滿庭芳 贈(zèng)道友徐司判
- 哀聲流血苦難登。 -- 出自元·丘處機(jī)·玩丹砂 退道
- 目送千帆影,人登百尺樓。 -- 出自·老舍·贈(zèng)申伸同志
- 酒涌大江流,人登太白樓。 -- 出自·老舍·登太白樓
- 出水未成列,先登揚(yáng)旗旜。 -- 出自宋·蘇洵·題閻立本畫水官
- 才脫海鶴啄,已登方物輿。 -- 出自宋·白珽·續(xù)演雅十詩
- 抱此幽露姿,愿登君子堂。 -- 出自宋·釋斯植·對(duì)梅分韻得堂字
- 人人只知驟步登高,往往蹉過自家穩(wěn)密田地。 -- 出自宋·釋惟一·偈頌一百三十六首
- 適度含鄱口,來登五老峰。 -- 出自明·吳兆·登五老峰望彭蠡湖歌
- 撫寧四極,永錫登豈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熙寧蠟祭十三首
- 鼎實(shí)嘉俎,樂人登歌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景德以后祀五方帝十六首
- 纊弩射牲,築場(chǎng)登觳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景德以后祀五方帝十六首
- 簠簋既陳,吉蠲登虎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冬至孟春孟夏季秋四祀上公攝事七首
- 光溢圖諜,宣用登歌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朝會(huì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