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在第6個字的詩句
登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欲知早晚定登庸,步武風云起平地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李似矩馬圖歌次韻
- 云蒸殘暑催登谷,風作新涼戒授衣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題合肥驛
- 僧舍朝游恣登覽,酒樓夕醉爭歌呼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西湖游次韻趙見燭
- 何幸空乏中,登此黍與稷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贈曾桑中彈琴
- 傳聞發(fā)夢寐,登覽忘劬艱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次韻慧上人見寄
- 愿兄壽無量,登庸侍彤墀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陳阜卿為湯與立壽次韻
- 苦無多力懶登臨。 -- 出自宋·嚴仁·鷓鴣天·病去那知春事深
- 雍容行色自登覽,邂逅故人仍唱酬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希道使君弭節(jié)合沙館奉太夫人游鼓山乃蒙封示
- 解衫扶醉同登。 -- 出自宋·趙彥端·畫堂春·倡條繁蒂綠層層
- 閑來乘興一登樓。 -- 出自金·段成己·臨江仙 暮秋感興
- 榮名非所慕,登覽意忘歸。 -- 出自元·倪瓚·貽文舉
- 受禧同漢室,登禪異秦年。 -- 出自明·何景明·大祀
- 執(zhí)手念門友,登堂辭老親。 -- 出自明·林鴻·送黃玄之京
- 物候逢秋異,登攀與子同。 -- 出自明·林鴻·同陳秀才登虎頭巖
- 汲井連黃葉,登臺散白云。 -- 出自明·明無名氏·薊州桃花寺壁詩
- 魚乎未來汝登俎,頭顱作羹蹄作脯。 -- 出自明·王叔承·貞父漁大魚未得得一獐烹之戲為短歌
- 睥睨胡天近,登臨邊樹迷。 -- 出自明·謝榛·雪后登代州城樓時虜犯岢嵐三首
- 當座人俱素,登筵體共涼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詠冰
- 燕臺九日罷登臨,節(jié)物蕭條入楚吟。 -- 出自明·楊慎·丁丑九日
- 立極萬邦推,登庸四海尊。 -- 出自唐·蘇颋·奉和圣制過晉陽宮應制
- 大君乘飛龍,登彼復懷昔。 -- 出自唐·蘇颋·奉和圣制春臺望應制
- 白日最靈朝,登攀盡原隰。 -- 出自唐·蘇颋·人日兼立春小園宴
- 順動三光注,登臨萬象懸。 -- 出自唐·蘇颋·奉和圣制登太行山中言志應制
- 游豫停仙蹕,登臨對晚晴。 -- 出自唐·姚崇·故洛陽城侍宴應制
- 望幸紆千乘,登高自九重。 -- 出自唐·李乂·奉和九日侍宴應制得濃字
- 平地見天涯,登高天更遠。 -- 出自唐·劉駕·讀史
- 憑幾雙瞳靜,登樓萬井斜。 -- 出自唐·劉駕·送盧使君赴夔州
- 到處琴棋傍,登樓筆硯隨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赴鄭谷郎中招游龍興觀讀題詩板謁七真儀像因
- 輿輦乘人日,登臨上鳳京。 -- 出自唐·劉憲·奉和人日清暉閣宴群臣遇雪應制
- 我從西北來,登高望蓬丘。 -- 出自唐·長孫佐輔·楚州鹽壒古墻望海
- 暖梳簪朵事登樓,因掛垂楊立地愁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雜曲歌辭·楊柳枝
- 流落傷寒食,登臨望歲華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寒食有懷
- 繡袂捧琴兮登君子堂,如彼萱草兮使我憂忘。 -- 出自唐·僧貫休·相和歌辭·善哉行
- 高居何重沓,登覽自夷猶。 -- 出自唐·楊衡·游峽山寺
- 古寺春山上,登樓憶故鄉(xiāng)。 -- 出自唐·劉商·題山寺
- 客心悲暮序,登墉塘瞰平陸。 -- 出自唐·李百藥·郢城懷古
- 總轡臨秋原,登城望寒日。 -- 出自唐·李百藥·登葉縣故城謁沈諸梁廟
- 無酒泛金菊,登高但憶秋。 -- 出自唐·王貞白·九日長安作
- 搖策汗滂沱,登崖思紆結(jié)。 -- 出自唐·獨孤及·雜曲歌辭·太行苦熱行
- 秦帝昔經(jīng)此,登臨冀飛翻。 -- 出自唐·獨孤及·觀海
- 臨泛多苦懷,登攀寡歡趣。 -- 出自唐·李義府·招諭有懷贈同行人(一作李乂詩)
- 出豫乘秋節(jié),登高陟梵宮。 -- 出自唐·趙彥昭·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屠應制
- 達氣風霜積,登光日色遲。 -- 出自唐·陳叔達·州城西園入齋祠社
- 攬?zhí)椴矫熒希?span id="eq0qu2ss0gy" class="hong">登高見彼汾。 -- 出自唐·李適適·汾陰后土祠作
- 去國三巴遠,登樓萬里春。 -- 出自唐·盧僎·南望樓
- 望幸三秋暮,登高九日初。 -- 出自唐·蕭至忠·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應制得馀字
- 重九臨商節(jié),登高出漢宮。 -- 出自唐·李迥秀·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應制得風字
- 御氣三秋節(jié),登高九曲門。 -- 出自唐·于經(jīng)野·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應制得樽字
- 出豫從初地,登高適梵天。 -- 出自唐·辛替否·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圖應制
- 徯后逢今圣,登臺謝曩賢。 -- 出自唐·張嘉貞·奉和早登太行山中言志應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