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在第5個字的詩句
登在第五個字的詩句
- 臨高每憶登樓賦,遣興還嘗覓句茶。 -- 出自宋·高善濂·岳陽樓晚眺即事疊韻四首
- 懷君九日登臨處,知向何山向道山。 -- 出自宋·葛紹體·九日寄渭南文友
- 料得桓溫登劍閣,便拋李勢入岷山。 -- 出自宋·勾臺符·句
- 不妨腰絰登廊廟,典故先朝尚宛然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送張道從上行起復(fù)帥夔二首
- 我來策杖登臨罷,落日歸鴉自往還。 -- 出自宋·郝顯·湘山寺
- 空使流人登劍閣,向風(fēng)長喟笑慵孱。 -- 出自宋·何耕·學(xué)射山相傳蜀后主劉禪習(xí)射於此因以得名有感
- 旁人莫訝登科久,二十年前此論文。 -- 出自宋·何若谷·頂山寺
- 我欲凌風(fēng)登絕頂,一聲鐵笛叫飛仙。 -- 出自宋·何子舉·清渭八景·指崖一覽
- 萬祥畢溱,登三咸五。 -- 出自宋·洪遵·漢詔郡縣行鄉(xiāng)飲酒禮頌詩
- 行人二月登廬嶺,點(diǎn)點(diǎn)驪珠欲灑碑。 -- 出自宋·黃端·詩一首
- 主人鄰客登東山,踏碎寒光看秋液。 -- 出自宋·黃庚·題東山玩月圖
- 江山猶記登臨處,身世都非少壯時(shí)。 -- 出自宋·黃庚·和俞教授見寄并非韻
- 官冗不妨登覽興,塵襟到眩自悠然。 -- 出自宋·黃汝嘉·登騎石山
- 異縣忽聞登帥閫,此身那得侍賓筵。 -- 出自宋·康執(zhí)權(quán)·建炎丞相成國呂忠穆公退老堂詩二首
- 他年致主登中臺,垂紳峨弁直斗魁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(quán)·文度以大笏見遺奇?zhèn)ヌ厣醴潜扇怂Q擬柏梁體
- 詔趨龍幄登文陛,恩拜芝函入道山。 -- 出自宋·李復(fù)·答李成季賀授直秘閣
- 石磴屈盤登絕頂,巖高虛寂斷纖塵。 -- 出自宋·李傅·題玉巖
- 愁人莫苦登高閣,說著江山已斷腸。 -- 出自宋·李覯·秋陰
- 宦游莫嘆登長道,天意先教福遠(yuǎn)人。 -- 出自宋·李覯·錢寺丞知白州
- 喜無美味登君俎,且學(xué)驪龍盡日眠。 -- 出自宋·李覯·次韻答陳殿丞南塘觀魚見寄
- 因風(fēng)早寄登科信,裝點(diǎn)江南幾日春。 -- 出自宋·李覯·送杜萬
- 異時(shí)先生登紫微,定自與爾相追隨。 -- 出自宋·李衡·短項(xiàng)翁
- 恩逢圖像登麟閣,采戲文鳴列鳳毛。 -- 出自宋·李商叟·壽陳左相
- 膺門昔忝登龍客,董墓今悲下馬人。 -- 出自宋·劉旦·句
- 鑒山最有登臨勝,門巷縈回知幾重。 -- 出自宋·劉坦齋·陽朔鑒山寺
- 盡道吾廬登陟難,上人得得到相看。 -- 出自宋·陸九淵·送德麟監(jiān)院歸天童和楊廷秀韻二首
- 往歲比不登,場圃幾濯濯。 -- 出自宋·陸九淵·送勾熙載赴浙西鹽
- 梅開償狼登公堂,一醉獨(dú)能戴花舞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題張南山慶九十詩卷
- 別尋大條登天柱,氣壓群峰三十六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甲申春張菊存游洞霄諸公錢詩盈軸越明年余過
- 試窮千里登臨日,望斷青山白鳥還。 -- 出自宋·呂聲之·紫霄亭
- 誓將入海登之罘,棄置人閒繞指柔。 -- 出自宋·呂祖儉·泛舟至竹洲
- 荊棘撥開登月窟,腳根穩(wěn)著步天梯。 -- 出自宋·羅榮祖·登齊云和祖天錫公韻
- 何侯拔宅登仙去,虞帝因山行廟基。 -- 出自宋·馬大同·過九疑
- 使君久負(fù)登臨約,今日朱轓特地來。 -- 出自宋·馬良器·游日山
- 封侯無骨登淩煙,食肉無相當(dāng)萬錢。 -- 出自宋·馬先覺·索笑圖詩
- 范家老子登壇后,鼓出胸中十萬兵。 -- 出自宋·馬先覺·喜樂功成招范至能入詩社
- 我來未足登高興,欲去裴回更倚闌。 -- 出自宋·孟大武·題大興院
- 遙知白下登樓處,正欠黃初著句人。 -- 出自宋·潘檉·送友人游金陵
- 上皇昔日登臨地,愁殺當(dāng)時(shí)老大臣。 -- 出自宋·龐謙孺·聞虜人敗于柘皋作口號十首
- 天風(fēng)吹我登姜山,前巖后巖相封間。 -- 出自宋·任三杰·姜山
- 紫袍早換登瀛客,黃鶴還歸晝錦家。 -- 出自宋·史常之·贈同年樓世仁
- 曾無遺憾登三壽,忽循優(yōu)閑臥一丘。 -- 出自宋·史堯弼·程隱君挽詩
- 天子五載登群公,今年執(zhí)圭殊有容。 -- 出自宋·釋寶曇·上葉丞相
- 夜迶將心登峻嶺,心定菩提轉(zhuǎn)法輪。 -- 出自宋·釋道真·偶因閑日家事無牽蒙王氏以呼招乃書題於窟記
- 普使群生登彼岸。 -- 出自宋·釋法薰·觀音思惟像贊
- 昔年握手登金殿,今日擎拳出禁門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遠(yuǎn)·送楊高士歸蜀
- 太白不曾登便殿,筆頭昨夜自生花。 -- 出自宋·釋妙倫·偈頌八十五首
- 不憚涉險(xiǎn)登危,波波為眾竭力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寧·偈頌二十一首
- 寒拾不能登妙覺,只為貪著山水幽。 -- 出自宋·釋如珙·送徹上人游臺雁
- 即向凡途登覺岸,便於業(yè)海泛慈舟。 -- 出自宋·釋延壽·定慧相資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