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在第5個字的詩句
登在第五個字的詩句
- 若使主公登紫殿,亦歸郎省臥青綾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送李紹祖通判寧江
- 主公早晚登鳳閣,子亦牽聯(lián)立螭頭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張君玉用伯渾韻見示次韻為謝
- 祀事既畢登堂堭,峨冠列坐咸肅恭。 -- 出自宋·陳淳·敘趙守備學(xué)釋菜會馂
- 此行何啻登仙去,愿拜車塵為執(zhí)鞭。 -- 出自宋·陳棣·送鄭舜舉赴闕
- 羨公此行登仙去,蜚聲直上徹九重。 -- 出自宋·陳棣·送李明甫召除奉常簿
- 斗牛盡是登臨處,到得清明卻不來。 -- 出自宋·陳杰·勸農(nóng)同幕皆預(yù)即事四絕
- 向多臨水登山賦,不盡還家去國情。 -- 出自宋·陳杰·送中齋過家入燕
- 使君須盡登臨興,行捧天書未許留。 -- 出自宋·陳謹(jǐn)·游玉巖
- 明朝欲盡登臨興,還赴云間羽士期。 -- 出自明·陳蒙·游虞山
- 三年八日登高集,喜趁衰年尚健身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約潘瓜山劉學(xué)錄登高
- 不遲班鬢登臺省,卻喜青云得路岐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送陳國正
- 去年八月登高集,今歲依然共此筵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招劉學(xué)錄
- 躋攀不藉登山屐,身世從知本自高。 -- 出自宋·陳文蔚·十一日同諸友登南臺二絕
- 天錫遐齡登九旬,回視同庚皆土塵。 -- 出自宋·陳文蔚·辛已老人生旦
- 兒愿歲歲登斯堂,再拜為親扶壽觴。 -- 出自宋·陳文蔚·乙亥老人生旦
- 謝安行有登山屐,揚子居無載酒車。 -- 出自宋·陳襄·重陽閣下和同舍
- 今朝忽遇登龍客,喜殺西郊謝逸人。 -- 出自宋·陳逸賞·國朝自建隆至大中祥符七年垂五十載謝頤素始
- 龍門快先登,羨子賞音遇。 -- 出自宋·陳元晉·別玉笥何煉師
- 如君政合登東閣,顧我惟堪老北涯。 -- 出自宋·陳元晉·慶涂權(quán)尉三首
- 苔徑稍深登,曲折窮幽邃。 -- 出自宋·鄧深·探禹穴
- 幽香不入登高會,清賞終存好事家。 -- 出自宋·丁寶臣·次韻十五日菊
- 澗邊幽徑登鳥道,上有鏡巖如方壺。 -- 出自宋·丁宣·仙都山
- 但原時豐登,有粟均里廛。 -- 出自宋·杜范·喜雨
- 此時不著登山屐,到處還成測海螺。 -- 出自宋·杜范·己已登玉峰亭二首
- 與君莫負(fù)登臨約,不是偷閑作浪游。 -- 出自宋·杜范·飛雪未已可謂佳端約判簿判務(wù)二丈同登尊經(jīng)閣
- 巴峽再不登,逡巡又無年。 -- 出自宋·杜柬之·云安玉虛觀南軒感事偶書五首
- 蠶入簇,麥登場,夫婦飽煖?zhǔn)肟僧?dāng)。 -- 出自宋·杜柬之·至自云安題凈戒院二首
- 橋名步扣登融石,樓號鴻音撞巨鐘。 -- 出自宋·杜應(yīng)然·融州老君洞敕賜真仙巖之圖
- 或持皮帛登臺省,或奉符竹分旌旄。 -- 出自宋·度正·壽外舅富順趙使君
- 連年難豐登,今其庶矣乎。 -- 出自宋·度正·正同諸丈錢別制干郎中
- 高可登即登,不復(fù)拘日辰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秋晚雜書三十首
- 十詩說盡登臨意,我但徐行步步安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用夾谷子括吳山晚眺韻十首
- 風(fēng)流剩有登臨興,搖落寧無代謝悲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別秀亭五首
- 長哦王粲登樓作,浪得朱云請劍名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七十翁吟七言十首
- 荒寒試與登臨去,奇崛能隨感慨來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王俊甫山長九日登烏聊二首
- 吟君詩罷登山崦,立盡余陽尚懶回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方去言用予喜歸韻見寄三首
- 溪北曰富登,溪南曰富代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上南行十二首
- 丈夫能舉登科甲,可得妖雛膽不寒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詩二首
- 攀附聯(lián)瀛登,廣胖適沂浴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秀山霜晴晚眺與趙賓暘黃惟月聯(lián)句
- 烏臺鳳沼登耆舊,屈指如公幾正人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張鵬飛解官舊韻
- 土龍棄我登高侶,端肯趨時媚我無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臘月菊
- 岸滑不可登,縱寫復(fù)誰識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初二日甲子雨阻風(fēng)自次韻
- 有田谷不登,無田吾何恥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社后已未始雨酒邊書
- 所喜浙田登,百姓不憂食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十月七日早起
- 厥祖三世登巍科,乃翁八旬享高壽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贈馬唐卿數(shù)學(xué)環(huán)中吟
- 言詩已是登壇將,勸學(xué)聊為祭酒官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景安提學(xué)謾成三首
- 爰從峻嶺登,豈珠茂林賞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三月十一日問政山次劉元煇韻
- 孰料百年登七袠,深慚白發(fā)對青春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謝張老山御史慶予七二
- 別去謂宜登上第,歸來還復(fù)遇沈疴。 -- 出自宋·傅察·毛彥謨以其弟彥周出見索挽詞謹(jǐn)賦一首
- 披襟驟覺登仙樂,倚檻?yīng)q疑倒影青。 -- 出自宋·傅察·尉治吏隱亭二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