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在第3個字的詩句
登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連轡登山盡,浮舟望海回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酬李丹徒見贈之作
- 抱琴登絕壑,伐木溯清川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入崖口五渡寄李適
- 無端登水閣,有處似家山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霽后登唐興寺水閣
- 且醉登樓客,重期出郭人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和高秘書早春對雪登樓見寄之什
- 男子登舟與登陸,把心何不一般行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過巢湖
- 朋人登第盡,白發出山來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出山
- 若許登門換鬐鬣,必應辛苦事風雷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投江上崔尚書
- 玉登偶逢君。 -- 出自宋·李之儀·菩薩蠻·青梅又是花時節
- 待月登庾樓,排云上蕭寺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戶部王曹長楊考功崔刑部二院長并同鐘陵使府
- 綠油登上將,青綬亞中臺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奉和鄜州劉大夫麥秋出師遮虜有懷中朝親故
- 更羨登攀處,煙花滿練塘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嘉興九日寄丹陽親故
- 田予登兮榖予庾,突晨煙兮蓬縷縷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小雞山樵人歌
- 昨日登樓望江色,魚梁鴻雁幾多來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寒日古人名
- 有異登臨賞,徒為造化功。 -- 出自唐·杜審言·度石門山
- 片玉登科后,孤舟任興行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送虞說擢第東游
- 玉鑾登嶂遠,云輅出花遲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奉和圣制登會昌山應制(一作趙起詩)
- 望山登春臺,目盡趣難極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藍田溪雜詠二十二首·登臺(一作望山臺)
- 寒龜登故葉,秋蝶戀疏叢。 -- 出自唐·司空曙·奉和常舍人晚秋集賢院即事寄徐薛二侍郎
- 想君登舊榭,重喜掃芳塵。 -- 出自唐·司空曙·送高勝重謁曹王
- 今日登臨唯有淚,不知風景在何山。 -- 出自唐·司空曙·登峴亭
- 遙見登山處,青蕪雪后春。 -- 出自唐·司空曙·送太易上人赴東洛
- 毛遂登門雖異賞,韓非入傳濫齊名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臥病聞吉中孚拜官寄元秘書昆季
- 昔人登此地,丘隴已前悲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蕪城
- 況復登堂處,分明避暑時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奉和王元二相避暑懷杜太尉
- 看虹登晚墅,踏石過青泉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雨后游輞川
- 皆是登臨處,歸航酒半醺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登金山寺
- 奕世登科,諸昆競秀,名蓋天南北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滿江紅·長風送月
- 袞龍登廟游仙闕,億萬載尊承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導引·中興四葉
- 一舉登科,蟾宮穩步,桂香滿袖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醉蓬萊·正霜融日暖
- 位不登三事,才宜列四科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謝賓客挽歌三首
- 行當登泰山,云掃日月開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九日陪京東馬殿院會疊嶂樓
- 譬彼登泰山,孰辨云徑盤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王平甫見寄
- 明發登太行,遠望將汾水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弟得臣歸覲并州
- 今者登俊賢,充詔冠庭實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淮陽燕秀才
- 一從登舟來,舟中同屋居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祭貓
- 夜夢登天壇,壇上兩仙人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夢登天壇
- 高樓登望酸目睛,欲觀弄濤仍膾鯨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潘歙州怪予遂行與黃君同路黃先游浙矣依韻酬
- 畢事登山椒,常服更短後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希深惠書言與師魯永叔子聰幾道游嵩因誦而韻
- 瞥往登天壇,煙云隨步趾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子聰惠書備言行路及游王屋物趣因以答
- 四十登賢科,良賈售百朋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次韻答黃仲夫七十韻
- 太守登車時,我病不能出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晉原喬主簿
- 捧輿登南嶺,策馬懷舊邦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潘歙州
- 嘗聞登壇人,亦未免得喪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渭州劉太保
- 侵晨登垅去,始見群峰列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師直早春雪後五垅道中作
- 牧之登覽處,故事待君修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閔郎中知池州
- 解劍登北堂,幼婦笑粲粲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謝師厚歸南陽效阮步兵
- 常欲登芒嶺,無由見洛橋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永叔雪後見寄兼云自尹家兄弟及幾道散
- 三春登玉浪,一日到天池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魚
- 甲科登漢制,內殿識堯眉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謫居感事
- 草織登山履,蒲紉挽舫{左糹右支}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謫居感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