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在第2個字的詩句
登在第二個字的詩句
- 我登甘棠埭,所向殊未平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和孫莘老題召伯斗野亭
- 豐登諸縣樂,治最八州先。 -- 出自宋·黃公度·送汪內相移鎮(zhèn)宣城
- 年登谷粟賤,逐末貪白話。 -- 出自宋·李呂·和許尉仙田舍野老有可鄰之態(tài)壁間之什
- 處登糧綱船,出入狗竇寬。 -- 出自宋·李呂·喜入杉嶺
- 綠登方怒舒,紅竟忽繁雨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云巖竹源二禪俱與招客三月二十一日遂飯于竹
- 我登天壇山,灑然清吟目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天壇山
- 年登斂牲錢,日吉視牢筴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社牲
- 遂登福勛廟,還憩汪罔橋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涂山篇
- 白登山寒低朔云,野馬黃羊各一群。 -- 出自明·李夢陽·云中曲(二首)
- 時登烏石山,眺遠滄海濱。 -- 出自明·林鴻·送黃玄之京
- 白登城上早霜凄,黑水河邊暮雁低。 -- 出自明·謝榛·塞上曲
- 或登云門探禹穴,或上雁巖聞天雞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送李琴川謫臨海
- 明登望湖亭,雨氣何空蒙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登繩金塔望廬山
- 朝登千仞崗,振我身上衣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感懷(十四首)
- 高登橋下水湯湯,朝涉河邊露氣涼。 -- 出自清·查慎行·早過淇縣
- 旋登三徑路,似陟九嶷山。 -- 出自唐·徐氏·丈人觀謁先帝御容
- 北登嵔山累坂,東望姑蘇臺。 -- 出自唐·蘇颋·蜀城哭臺州樂安少府
- 西登咸陽途,日暮憂思多。 -- 出自唐·薛稷·秋日還京陜西十里作
- 秋登華實滿,氣嚴鷹隼擊。 -- 出自唐·薛稷·九日幸臨渭亭登高應制得歷字
- 如登昆閬時,口誦靈真詞。 -- 出自唐·許孟容·答權載之離合詩
- 步登北邙坂,踟躕聊寫望。 -- 出自唐·鄭世翼·登北邙還望京洛
- 同登水閣僧皆別,共上漁船鶴亦孤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寄萍鄉(xiāng)唐稟正字
- 想登金閣望,東北極兵鋒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送靈□上人游五臺
- 旦登西北樓,樓峻石墉厚。 -- 出自唐·崔融·登東陽沈隱侯八詠樓
- 晨登南園上,暮歇清蟬悲。 -- 出自唐·孟云卿·田園觀雨兼晴后作
- 南登少陵岸,還望帝城中。 -- 出自唐·袁朗·和洗掾登城南坂望京邑
- 北登銅雀上,西望青松郭。 -- 出自唐·王無競·銅雀臺
- 還登建禮署,猶忝會稽章。 -- 出自唐·獨孤及·暮春于山谷寺上方遇恩命加官賜服酬皇甫侍御
- 北登渤澥島,回首秦東門。 -- 出自唐·獨孤及·觀海
- 莫登樓,樓外華燈人競游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和圣俞莫登樓
- 屢登高春臺,徒使淚如霰。 -- 出自唐·尹懋·奉陪張燕公登南樓
- 步登諸劫盡,忽造浮云端。 -- 出自唐·蔡希寂·登福先寺上方然公禪室
- 前登闕塞門,永眺伊城陌。 -- 出自唐·陶翰·晚出伊闕寄河南裴中丞
- 欲登此地銷歸恨,卻羨雙飛去不回。 -- 出自唐·沈頌·春旦歌
- 南登秦嶺頭,回望始堪愁。 -- 出自唐·李嘉祐·登秦嶺
- 南登秦望山,目極大海空。 -- 出自唐·薛據(jù)·登秦望山
- 曉登云門山,直上一千尺。 -- 出自唐·趙居貞·云門山投龍詩
- 白登計秘自堪羞,相印猶歸曲逆侯。 -- 出自宋·劉敞·白登
- 初登西漢文章府,便領吳王第一州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送吳中復鎮(zhèn)長沙
- 曉登太華三峰寒,憑高始覺天地寬。 -- 出自宋·范祖禹·長安
- 晚登桂堂籍,燕石笑玙璠。 -- 出自宋·范祖禹·送道純歸南康
- 一登龍虎榜,許并鳳凰池。 -- 出自宋·程大昌·臨江仙·遙認塤篪相應
- 我登姑蘇臺,笑指前溪水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游靈巖
- 未登高岳頂,空說妙高臺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用元晦定王臺韻
- 豐登知有象,滿聽載涂謳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次韻朱萬卿五首
- 幾登王公門,面丑辭易竭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次韻袁憲閱兵許浦
- 前登為回首,舟重巾{角戢}{角戢}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十二月二十七日趨溪
- 我登斯堂唶遲暮,仙翁已躡海上鰲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題識山堂
- 自登蜀道來,玉節(jié)明於霜。 -- 出自宋·吳泳·壽鄒都大
- 不登金張館,嘗抱箕濮情。 -- 出自宋·吳泳·壽范潔齋二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