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在第2個字的詩句
登在第二個字的詩句
- 我登少城門,四顧天地接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登城
- 我登青城山,云雨顧在下,月色縞巖谷,欲睡不忍舍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客有言太山者因思青城舊游有作
- 我登高原相其沖,一盾可受百箭攻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十二月十一日視筑堤
- 三登于此卜,一飽可坐致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入梅
- 先登賴子光邦族,繼踵行看袞袞來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寄彥成榮歸
- 強登城西樓,月露渺空闊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夜登城樓
- 夜登青泥坂,墜車傷左股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李甘詩
- 獨登還獨下,誰會我悠悠? -- 出自唐·杜牧·題敬愛寺樓
- 每登山臨水,惹起平生心事,一場消黯,永日無言,卻下層樓。 -- 出自宋·柳永·曲玉管·隴首云飛
- 偶登眺。 -- 出自宋·柳永·留客住·偶登眺
- 歷登高山臨溪谷,乘云而行。 -- 出自魏晉·曹操·氣出唱
- 愿登泰華山,神人共遠游。 -- 出自魏晉·曹操·秋胡行 其二
- 昨登定林山,俯視東南陔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定林示道原
- 初登張公門,公子始冠幘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仲明父至宿明日遂行
- 重登城頭望,喜氣滿原隰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得曾子固書因寄
- 坐登徐孺榻,頻接李膺杯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荊門上張丞相
- ③登陸尋天臺,順流下吳會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越中逢天臺太一子①
- 昔登江上黃鶴樓,遙愛江中鸚鵡洲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鸚鵡洲送王九游江左
- 君登青云去,予望青山歸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送友人之京
- 試登秦嶺望秦川,遙憶青門春可憐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越中送張少府歸秦中
- 遂登最高頂,縱目還楚澤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游桃源一百韻
- 南登無灞岸,旦夕上高原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武陵書懷五十韻
- 南登小桂嶺,卻望歸塞鴻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送僧方及南謁柳員外
- 新登麒麟閣,適脫獬豸冠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送張秘書充劉相公通汴河判官,便赴江外覲省
- 朝登劍閣云隨馬,夜渡巴江雨洗兵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奉和杜相公發益昌
- 試登西樓望,一望頭欲白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題鐵門關樓
- 名登郄詵第,身著老萊衣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送薛彥偉擢第東歸
- 新登郄詵第,更著老萊衣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送蒲秀才擢第歸蜀
- 遂登關城望,下見洪河流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東歸晚次潼關懷古
- 莫登樓,樂哉都人方競游,樓闕夜氣春煙浮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答梅圣俞莫登樓
- 晚登玉墀侍珠旒,詩老齏鹽太學愁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哭圣俞
- 遙登灞岸空回首,不見長安但舉頭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舟中望京邑
- 幸登君子席,得與眾果羅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橄欖
- 憶登夜閣天連雁,同看秋崖月破煙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辨才法師嘗以詩見寄繼聞示寂追次其韻
- 復登窣堵波,環回矚嶔崟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同子瞻端午日游諸寺賦得深字
- 步登最高寺,蕭散任疏頑。 -- 出自唐·柳宗元·構法華寺西亭
- 晨登蒹葭岸,霜景霽紛濁。 -- 出自唐·柳宗元·自衡陽移桂十馀本植零陵所住精舍
- 步登北邙阪,遙望洛陽山。 -- 出自魏晉·曹植·送應氏
- 仰登天阻。 -- 出自魏晉·曹植·朔風詩
- 西登玉臺。 -- 出自魏晉·曹植·飛龍篇
- 濫登清顯遇公朝,豈有才謀可致堯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依韻酬益利鈐轄馬端左藏
- 明登岳陽樓,輝煥朝日亮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岳陽樓別竇司直
- 一登一陟一回顧,我腳高時他更高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過上湖嶺,望招賢江南北山四首
- 但登詩壇將騷雅,底用蟻冗封王侯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正月十二日游東坡白鶴峰故居,其北思無邪齋
- 卻登釣雪聊一望,冰輪正掛松梢上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釣雪舟中霜夜望月
- 一登碧落堂,山色正對面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碧落堂曉望荷山
- 醉登絕頂撼疏影,掇葉餐花照冰井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瓶中梅花長句
- 便登鳳閣鸞臺上,小試雞翹豹尾中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送俞漕子清大卿赴召二首
- 卻登碧落堂,四面天風吹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七月十日大雨曉霽,登碧落堂
- 合登清廟薦六瑚,合參豹尾隨屬車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送聶士友通判上印入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