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在第13個字的詩句
登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唾受紺來頻展袖,淚凝紅處恰登車。 -- 出自明·沈德符·錢受之學士新納河東君作志喜詩四律索和本韻
- 直北朱旗真下淚,淮陰冰色未登臺。 -- 出自明·沈煉·秋懷
- 燕寢晝參增拭淚,享筵朝薦閱登歌。 -- 出自明·孫宜·駕幸承天(二首)
- 不似區區子午間,長教虞吏斷登攀。 -- 出自明·王履·鐵鎖
- 坐待嚴城樓觀曉,擬看云物共登危。 -- 出自明·王維楨·小至院內對月簡諸同宿
- 群盜就平吾放逐,五年重到暮登臨。 -- 出自明·王一鳴·固鎮驛感舊
- 漠北征人齊倚劍,城南思婦獨登樓。 -- 出自明·王懌·關山月
- 路繞黃家溪水長,春風灑淚復登堂。 -- 出自明·吳寬·登故友史西村小雅堂
- 颯颯枯枝霜滿樹,微微殘臘夜登樓。 -- 出自明·吳夢旸·過張孟育話舊
- 聞說從軍還有樂,不須懷土更登樓。 -- 出自明·吳文泰·送人從軍之永州
- 二月煙濤天際來,病懷憂思一登臺。 -- 出自明·熊卓·觀春水有感
- 門限虎頭潮上下,城開雁翅客登臨。 -- 出自明·徐賁·登廣州城樓
- 后夜思君勞遠夢,朔風吹過白登城。 -- 出自明·徐勃·送康元龍之靈武二首
- 憶昔高皇定鼎年,鐘山龍馭已登仙。 -- 出自明·薛蕙·皇帝行幸南京歌(六首)
- 千里秋風悲斷雁,兩峰寒日憶登臺。 -- 出自明·雪江秀公·懷太白山人
- 病起重陽花正開,高齋獨酌當登臺。 -- 出自明·殷云霄·九日得繼之書
- 月滿講臺宵度曲,云生西嶺晚登樓。 -- 出自明·尹嘉賓·秋日寄受之太史
- 儒術承恩逢景運,非同常侍漫登床。 -- 出自明·于慎行·丁丑三月上親灑宸翰大書責難陳善四字以賜
- 嗚呼七歌兮歌正哀,操戈揮日登荒臺。 -- 出自明·虞淳熙·仿杜工部同谷七歌
- 恐負凄清水木閑,頃來無日不登山。 -- 出自明·張慎言·晚登東山
- 到此心澄思出世,何年丹熟學登仙。 -- 出自明·趙貞吉·白云觀
- 別后山陽頻弄笛,花時荊楚一登樓。 -- 出自明·鄭善夫·送吾惟可還三衢
- 秋盡繁陰苦不開,散愁無計一登臺。 -- 出自明·鄭善夫·九日與倪小野祝姑溪登觀星臺
- 萬里胡天云出塞,一聲羌笛客登樓。 -- 出自明·鄭希良·漫書
- 珠箔塵迷羞拂鏡,雕梁泥落悵登樓。 -- 出自明·鄭琰·半生行
- 今日偶然成握手,重陽難得共登山。 -- 出自明·止庵法師·次韻衍斯道九日同登鳳山
- 禹開九洲湯放桀,秦吞六國漢登基。 -- 出自清·愛新覺羅·福臨·順治歸山詩
- 萬里悲秋常作客,百年多病獨登臺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登高
- 花近高樓傷客心,萬方多難此登臨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登樓
- 直以文章供潤色,未應風月負登臨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次楊樂道韻六首其三──幕次憶漢上舊居
- 一片水光飛入戶,千竿竹影亂登墻。 -- 出自唐·韓翃·張山人草堂會王方士
- 沙尾風回一棹寒,椒花今夕不登盤。 -- 出自宋·姜夔·除放自石湖歸苕溪
- 故國山川,故園心眼,還似王粲登樓。 -- 出自宋·周密·一萼紅 登蓬萊閣有感
- 故國山川,故園心眼,還似王粲登樓。 -- 出自宋·周密·一萼紅·步深幽
- 葉脫林梢處處秋,壯懷易感更登樓。 -- 出自唐·徐珩·和虞智父登金陵清溪閣
- 滿地落花春病酒,一簾明月夜登樓。 -- 出自宋·汪晫·鷓鴣詞/瑞鷓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