留在第9個字的詩句
留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可憐蟬脫蛻,還許豹留皮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嚴提舉挽詩
- 錦囊看爛熳,佳客醉留題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史昭甫招陳宗魯之長興
- 驪駒向前路,高秋不留行。 -- 出自宋·戴震伯·送趙侯之任
- 遷變時光如轉燭,遲留日影欠揮戈。 -- 出自宋·鄧深·次韻答周公美
- 誰借毛錐千字力,曲留髯叟百年身。 -- 出自宋·鄧深·憫松
- 數征檐前休掃去,且留窗下快書生。 -- 出自宋·鄧深·春雪
- 約我登樓共秋月,少留不負百年身。 -- 出自宋·丁逢·贈姜邦杰
- 殷勤謝匠氏,所望一留目。 -- 出自宋·度正·青松一首送楊侍郎丈赴闕
- 豈愧能名循吏后,應留美化大江濱。 -- 出自宋·范育·送程給事越州
- 賴是白公資佛力,小留蒼翠作秋聲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記正月二十五日西湖之游十五首
- 炊煙已昏野,花氣更留人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獨游塘頭五首
- 典盡寒衣未覺貧,獨留破硯伴頑身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晚春
- 梅子黃時雨如許,小留信宿共清觴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牟獻這提刑來杭納婿慶予七十次韻二首
- 盡聽小姬辭別院,單留老馬伴殘年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編續集戲書
- 公論百年應自定,且留忠節后人看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挽呂襄陽
- 年高還拜怯,客窘久留非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戊戌元日三首
- 吟得詩成還未吐,要留此景著胸中。 -- 出自宋·方恬·無題
- 幻出流觴共頃刻,款留歸棹展娛嬉。 -- 出自宋·馮伯規·初至郡講禊飲於江上夜歸賦此
- 世事舉目已可知,淹留此土終何為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次韻徐景說贈安象祖
- 剩擬畫將歸,題詩卻留此。 -- 出自宋·鞏豐·翠蛟亭泉出天柱之趾將至洞霄門數折下墜方春
- 我在目前人不識,為留一笠莫沉埋。 -- 出自宋·掛笠道人·詩一首
- 園亭如著意,物色豈留情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云溪雜詠
- 唯有江梅都委地,只留青子調殘紅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落梅
- 少城能款曲,敝館辱留連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七月二十八日蒲大受仲明舉偶來會宿三首
- 人情猶可喜,能不為留連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過銅梁縣有感為住半日
- 橫浦棲遲君莫恨,已留名姓在人間。 -- 出自宋·郭知運·送張子韶謫居南安
- 今古蓬萊足吟詠,更留風月待珠璣。 -- 出自宋·何正臣·送程給事知越州
- 少年宜若厲,詩酒勿留連。 -- 出自宋·胡宏·實弟以詩來督作會文又因太原侄寄聲欲作不速
- 日薄西山予未死,當留此語待公歸。 -- 出自宋·胡夢昱·再寄
- 遍游曾宛轉,欲別重留連。 -- 出自宋·胡則·別方巖
- 處士廬前門逕深,僅留佳句與人吟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參·性之尋梅歸來有詩因感一絕
- 誰使擁旄三峽外,不留持橐五云中。 -- 出自宋·黃彥平·送何端卿帥瀘
- 標題屬大手,價重勝留衣。 -- 出自宋·黃祖舜·黃檗覽秀閣和韻
- 寂寞煙霞洞云靜,惟留斯跡令人傳。 -- 出自宋·蔣晉·葛井仙蹤
- 門掩疏燈人語寂,山留殘雪夜寒生。 -- 出自明·蔣山卿·吳水部客中除夕為賦此詩
- 蓬壺欣彷佛,仙客得留連。 -- 出自宋·蔣堂·和梅摯北池十詠
- 漢室真人已駕鴻,空留洞府舊山中。 -- 出自宋·蔣燮·碧云洞
- 惟馀箕子,仁賢之意留蒼茫,穹壤無窮此恨長。 -- 出自宋·金履祥·廣箕子操
- 已見春風稱世夢,所留賢子是家聲。 -- 出自宋·卷剛中·悼色龍府君
- 昔有高僧開寶剎,今留飛閣聳瓊田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和劉君俞游華嚴寺謁文禪師
- 萬里隨羽書,揮鞭無留轍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種罌粟
- 絳節高翔不可攀,尚留遺幾在空山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女幾山女仙廟
- 聞說仙花玉染紅,別留春色在壺中。 -- 出自宋·李覯·和天慶觀瑞香花
- 鳥歌如勸酒,花笑欲留人。 -- 出自明·李奎·湖上
- 乾坤不足當經理,寫留古法艮岑趾。 -- 出自宋·李興宗·觀八陳圖有感
- 出門何所適,遇興即留連。 -- 出自宋·李至·節假之中風氣又作僅將伏枕固難登門更獻五章
- 茅焦甘伏質,考叔請留羹。 -- 出自宋·林同·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·潁考叔
- 麟鳳已歸天上去,空留遺像在斜陽。 -- 出自宋·林用中·自上封下福巖道旁訪李鄴侯書堂山路榛合不可
- 云霞入組織,機杼空留山。 -- 出自宋·劉邊·仙機巖
- 直向九泉尋輩行,肯留百世說艱難。 -- 出自宋·劉應鳳·挽朱梧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