留在第14個字的詩句
留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我時既合眾賓飲,醉岸山幘心遲留。 -- 出自宋·錢公輔·寄題翠麓寺呈伯強寺丞
- 誰道身如不系舟,吾行非往止非留。 -- 出自宋·錢時·良月十二日幼望吉甫季雅起淵游上善明日集保
- 江水悠悠淮水流,臺城寂寂石城留。 -- 出自宋·任希夷·白鷺亭
- 澄江渺渺豫章樓,曾是雙旌再歲留。 -- 出自宋·邵亢·送程給事知越州
- 上苑啼鶯春事休,吳中山水暫淹留。 -- 出自宋·邵棠·苕溪道中
- 春風兩岸客來往,紅日一川鶯去留。 -- 出自宋·施德操·句
- 歸歟恐負青山約,跨鶴吹笙挽不留。 -- 出自宋·史彌寧·送蘇道士
- 不是笑花花自笑,一春幾日得遲留。 -- 出自宋·釋寶曇·花笑
- 全機拶透,笑破虛空,羚羊掛角不留蹤。 -- 出自宋·釋法薰·偈傾一百三十三首
- 大用現前全體是,圣凡情盡影難留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遠·送之書記
- 一盲引眾盲,至今不唧{左口右留}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寧·偈頌二十一首
- 喝聲絕處怒雷收,喪盡家風一不留。 -- 出自宋·釋玿·頌古三十一首
- 竹外一枝斜更好,眼明端為小遲留。 -- 出自宋·釋紹嵩·次韻吳伯庸竹間梅花十絕
- 芳草青青古渡頭,扁舟幾日為詩留。 -- 出自宋·釋紹嵩·舟中戲書
- 龍宅清深唯獨往,鶯聲款曲似相留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首夏獨游響潭
- 公堂日永篆煙浮,誓與慈容同去留。 -- 出自宋·釋心月·趙通判請贊觀音
- 中分吳越大江流,君自東歸我尚留。 -- 出自宋·釋行海·送清上人歸暨陽
- 出山便與山花別,清露叢邊不得留。 -- 出自宋·釋永頤·曉離山隱
- 勘破了,有誰知,春風過后無消息,留得殘花一兩枝。 -- 出自宋·釋云賁·頌古四首
- 桂轂誰將玉斧修,風簾收卷許相留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鑒維那求月堂頌
- 深嗟知困不知休,奔馳駭浪空淹留。 -- 出自宋·釋重顯·送懷秀禪者
- 祖父田園都賣了,四邊界至不曾留。 -- 出自宋·釋宗杲·頌古一百二十一首
- 醫頰髓空無處覓,返魂香斷為誰留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讀方元善落花詩有感
- 十風五雨天常順,萬綠一紅春更留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五月間與正仲立耕養堂前見石榴一花吐初因以
- 黃蒿滿地青煙少,日暮驅車不敢留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亂定復過西溪
- 江堰不通人已老,竹深荷凈且遲留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燕嬉舟
- 零落黃花正西笑,應憐印綬尚淹留。 -- 出自宋·四錫·秋懷
- 世事莫將真個看,客程難作舊時留。 -- 出自宋·宋伯仁·對菊
- 香浮紅樹春應早,雪壓寒梅月想留。 -- 出自宋·宋伯仁·寄題臨江玉實齋司戶百花洲
- 人逢知已無榮辱,事不縈懷任去留。 -- 出自宋·宋伯仁·柬趙監鹽
- 清壇只祗禮郊丘,輔相賢勞其款留。 -- 出自宋·宋高宗·紹興已巳南郊禮成
- 幅巾私第已歸休,當寧虛懷更款留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三月二日奉詔赴西園曲宴席上賦呈致政開府太
- 舊德朝端方見用,清才關外苦難留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和王大觀寄張仲巽
- 眼看景物皆清絕,定有佳章到處留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又送石舍人
- 喜逐御風真造適,遍題僧壁更遲留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次韻和前漳守馬郎中三篇·游山
- 朝廷賢舊方圖任,只恐蓬萊得暫留。 -- 出自宋·孫固·送程給事知越州
- 六月巖崖似九秋,興公辭賦好淹留。 -- 出自宋·孫何·題石橋
- 渭上耕屯望一秋,鼓行那復更遲留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讀通鑒雜興
- 不辭一舸下三州,送我能為信宿留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爰亞夫自涪陵以小舟追路相送及予於櫪木觀下
- 邂逅襟期俱灑落,等間歸計少遲留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與趙伯藏信叟游天衣寺
- 可堪天意常如此,只合無心任去留。 -- 出自宋·唐良驥·贈金仁山
- 清明沖節是身謀,御史郎官不肯留。 -- 出自宋·滕元發·送俞汝尚致仁還鄉
- 平生耳熱欠一識,若為牽挽行云留。 -- 出自宋·汪崇亮·青溪主客歌
- 三年刻楮豈無用,一鳴驚人姑少留。 -- 出自宋·汪炎昶·休寧朱肖嚴葺其先大父岐山書為堂藏修之所而
- 至人閱世若云浮,來本無心去莫留。 -- 出自宋·汪應辰·題清虛庵皇甫真人坦之隱居
- 晚回都騎簫鼙引,觀稼郊原亦暫留。 -- 出自宋·王霽·和吳公仲庶游海云寺
- 浮世功名水一漚,數來誰得百年留。 -- 出自宋·王慶升·入道詩十九首
- 已分余生老一丘,尚因微祿少游留。 -- 出自宋·王阮·湖南道中三首
- 風月過情須感慨,江山多恨即遲留。 -- 出自·王山·憶盈肥題玉女池二首
- 山禽于我情何厚,逐馬聲聲似見留。 -- 出自宋·王疏·游天平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