留在第12個字的詩句
留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
- 夜半雷霆下取將,兒叫妻啼留不住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憶筇杖
- 世間萬事不掛口,齒頰盡日留甘香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謝張倅惠茶
- 春風(fēng)酒面吹微鱗,主人拔釵留上賓。 -- 出自宋·敖陶孫·次醉中歌
- 閑身一笑直錢萬,剜粉劖青留姓名。 -- 出自宋·敖陶孫·洗竹簡諸公同賦
- 誰知懸腕與臥筆,如用大都留此心。 -- 出自宋·裘萬頃·次余仲庸松風(fēng)閣韻十九首 其十八
- 誰知懸腕與臥筆,如用大都留此心。 -- 出自宋·裘萬頃·次余仲庸松風(fēng)閣韻十九首
- 遲速有期君解否,太守束裝留不久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雨后口占呈陳校書
- 驚寇披猖變倉卒,六丁下取留毫厘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鐩·三珍行
- 滄江碣石忽破碎,片紙散漫留不得。 -- 出自宋·連文鳳·董源山水圖為北客賦
- 青云白霓五色霞,笑畫敗絮留丹鉛。 -- 出自宋·方鳳·三洞
- 不遣紅英點翠苔,玉階那得留余媚。 -- 出自明·馮惟敏·上巳日作時落第客京師
- 顏色不見已三歲,肝血泣盡留形軀。 -- 出自宋·陳舜俞·楓橋詩
- 萬杵入心交落涕,水邊且欲留行櫓。 -- 出自宋·陳舜俞·楓橋詩
- 山川從此增秀色,塵埃不復(fù)留君家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寄信州交代錢德循
- 一時文物甚炳煥,至今高閣留崢嶸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秘閣觀唐法帖呈同舍諸公
- 少陵東坡二豪者,風(fēng)流在在留文章。 -- 出自明·沈周·為郭總兵題長江萬里圖
- 人稠地局勢無比,眾眼不甘留突兀。 -- 出自明·沈周·虎來
- 芳華別我漫匆匆,已信難留留亦空。 -- 出自明·沈周·詠得落花詩三十首(錄十七首)
- 達人大觀等毫毛,不為欣戚留心胸。 -- 出自宋·陳淳·遭族人橫逆
- 攀轅無愿以公歸,斷鞅必欲留公住。 -- 出自宋·陳淳·送趙守備解南漳赴湖北倉
- 玉堂三事久虛職,憲幕兩載留南閩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三山送樓干
- 袖攜毫楮覓扁題,鴻飛冥冥留爪泥。 -- 出自宋·陳士徽·廣陰亭詩
- 問春何事苦晴慳,春意惜花留嫩寒。 -- 出自宋·陳文蔚·趙忠州雨中賞海棠
- 如彼源泉,集於澮溝,惟百以留。 -- 出自宋·陳有聲·流化亭
- 石臺去后今幾載,毫端仿佛留芳塵。 -- 出自·陳俞·贈畫魚賈兄
- 滿船羅綺載花酒,燕歌趙舞留行云。 -- 出自宋·程安仁·西湖四景
- 晦翁溪齋二三友,神游於此留其名。 -- 出自宋·程無鳳·居然庵
- 堂頭回首指遺像,坡公印老留青煤。 -- 出自宋·程卓·游金焦二山
- 翻憐春色滿天臺,劉阮掉頭留不住。 -- 出自宋·鄧深·忘歸
- 豈知舟行有奇觀,山靈秘惜留歸時。 -- 出自宋·丁逢·次袁尚書巫山十二峰二十五韻
- 后山三任入東觀,修水七年留北京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汪以南教授
- 尺許大字鐵屈盤,吾詩頗奇留刊鐫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常德教趙君
- 我疑靈竇皆國寶,不待山人留心匠。 -- 出自宋·傅烈·浮碇岡
- 自知蹤跡類閭丘,君家可是留前軌。 -- 出自宋·何洞清·大滌洞天留題
- 古松化石余古杉,坡翁妙語留東巖。 -- 出自宋·胡榘·洞霄紀(jì)游
- 元和萬事已塵土,惟有嵒邊留此樹。 -- 出自宋·黃補·韓木
- 鐘山隱隱開金陵,雨花臺前留玉京。 -- 出自宋·黃大受·江行萬里圖
- 紛紛散圣今何為,賴有一醉留其奇。 -- 出自宋·黃文雷·題醉僧圖
- 稚川飛升歲月久,丹灶灰冷留遺蹤。 -- 出自宋·江邦佐·游潯州南山
- 從前良令固無幾,矧復(fù)惠政留于今。 -- 出自宋·金君卿·寄題浮梁縣豐樂亭
- 孰若此地多君子,純孝千古留風(fēng)聲。 -- 出自宋·金履祥·代張起巖和清塘詩
- 嚴(yán)祀事兮歲修,幾來下兮淹留,勤恤祈天兮惠澤同。 -- 出自宋·李長吉·方公祠堂迎送神曲
- 已將纓塵付流水,更以屐齒留蒼苔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(quán)·陪曾宏父登冷泉亭望飛來峰
- 酒酣揮舞七星寒,金精圯下留素策。 -- 出自宋·李復(fù)·秋夜曲
- 載酒展席俯長流,一飯未嘗留俗客。 -- 出自宋·李復(fù)·上巳成季召會于西溪會上賦詩須多韻仍用故事
- 梁山蒼蒼寒日低,武皇昔年留羽旂。 -- 出自宋·李復(fù)·梁山
- 登高能賦我輩事,莫惜淡墨留墻隈。 -- 出自宋·李若水·開德天王臺詩
- 峴山如闖襄廬南,鉅平躋賞留愛談。 -- 出自宋·李淑·峴山詩
- 親從蕓閣獲墨本,寶如金玉留巾箱。 -- 出自宋·林師蒧·熊守子復(fù)左史刻九朝宸翰寘于臺學(xué)賦詩記之
- 一聲哀管水邊聞,忽憶秋風(fēng)留月軒。 -- 出自宋·林亦之·戴少美挽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