留在第12個字的詩句
留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
- 赤車使者錦帳郎,從客珂馬留閑坊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和微之藥名勸酒
- 君於其間恥射利,獨岸清泚留朱甍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李氏沅江書堂
- 筵羞石髓勸客餐,燈爇松脂留客宿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桃源行
- 未知何處有知音,常為此情留此恨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玉樓春
- 不知商婦為誰愁,一曲行人留夜發(fā)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玉樓春
- 貪追時俗翫歲月,不覺萬里留天涯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寄圣俞
- 豈徒邦人知樂此,行客亦為留征軒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留題齊州舜泉
- 緋桃一樹獨後發(fā),意若待我留芳菲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四月九日幽谷見緋桃盛開
- 其人已死骨已朽,此字不滅留山隈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石篆詩
- 欹危一逕穿林樾,盤石蒼苔留客歇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和丁寶臣游甘泉寺
- 往時邢洺有善政,至今遺愛留其民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樂哉襄陽送劉太尉從廣赴襄陽
- 傾壺豈徒強君飲,解帶且欲留君談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圣俞會飲
- 歲華一任委西風(fēng),獨有春紅留醉臉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木蘭花/玉樓春
- 從臣才藝咸第一,揀選撰刻留山阿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石鼓歌
- 白頭老母遮門啼,挽斷衫袖留不止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誰氏子
- 母從子走者為誰,大夫夫人留后兒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汴州亂二首
- --韓愈馳光忽以迫,飛轡誰能留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遠(yuǎn)游聯(lián)句
- 江流不肯放人行,淮山只管留人宿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舟中排悶
- 偶逢老僧聽僧話,道是壁間留古畫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太平寺水
- 翁欲還家即明發(fā),更為梅兄留一月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郡治燕堂庭中梅花
- 鱸魚不解疏張翰,羊酪偏能留陸機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題吳江三高堂張季鷹
- 客心也欲將歸去,小為故人留一霄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和侯彥周知縣招飲
- 好逢南苑看人歸,也向西池留客醉。 -- 出自唐·韓翃·送萬巨
- 為誰收拾離顏,一腔紅淚,待留向、孤衾偷注。 -- 出自近代·王國維·祝英臺近·月初殘
- 新詩往往成故事,至今句法留滄洲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愛雪歌
- 綠毛仙翁已仙去,惟有石壇留竹塢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毛公壇福地
- 奉常禮樂照東蜀,十年清名留漢廷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送同年朱師古龍圖赴潼川
- 冥凌盡用大冬手,肯為歲華留小春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驟寒吟
- 至今臺殿棲竛竮,隋圬唐堊留丹青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豐都觀
- 也知睡足當(dāng)歸去,不奈溪山留客何!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題城山晚對軒壁
- 何時真訪山中許,已辦竹深留客處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同年楊廷秀秘監(jiān)接伴北道,道中走寄見懷之什
- 倡樓兩岸懸水柵,夜唱竹枝留北客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相和歌辭·江南曲
- 枋口花間掣手歸,嵩陽為我留紅暉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濟源寒食
- 玉盤捧桃將獻君,踟躕未去留彩云。 -- 出自唐·韋應(yīng)物·漢武帝雜歌三首
- 日落未落天滄涼,懸崖掛壁留馀光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和謝愛山晚吟韻日晚與客散步因誦夕陽雖好不
- 秦人稱帝魯連恥,寧向蒼苔留屐齒。 -- 出自宋·葉紹翁·登謝屐亭贈謝行之
- 無求不著看人面,有酒可以留人嬉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四休居士詩三首
- 祗應(yīng)真骨下人世,不謂雄姿留粉墨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觀劉永年團練畫角鷹
- 宦情牢落苦思?xì)w,君側(cè)無人留子思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孔君亮廊中新葺闕里西園棄官而歸
- 宦情牢落苦思?xì)w,君惻無人留子思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孔君亮郎中新葺闕里西園棄官而歸
- 既至吳中,迫于水涸,不能久留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寄龍井辯才法三絕〈并敘〉
- 遠(yuǎn)游脫屣入蓋竹,初怪長史留家庭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子瞻游羅浮山
- 肉分麾下飽壯士,皮與公子留縑繒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和子瞻司竹監(jiān)燒葦園因獵園下
- 繞墻羅列耀珪璧,罷燕起讀留賓朋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子瞻題孫莘老墨妙亭
- 趁得羅蓋天香,歸來時候,共留取、玉闌春住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祝英臺近·問流花
- 鳳池去,信吳人有分,借與遲留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聲聲慢·鶯圍橙徑
- 有情花景闌干,鶯聲門徑,解留我、霎時凝佇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祝英臺近 春日客龜溪游廢園
- 承翁見教謝翁去,兩翁殷勤留我住,是夜醉眠苔竹軒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章泉二老歌
- 石杯酌茗搜我枯,石床掃苔留我眠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寄昱東明
- 武昌樊口最幽絕,東坡曾為留五年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送吳瑞卿歸武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