畔在第7個字的詩句
畔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半煙半雨江橋畔,映杏映桃山路中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柳
- 飲興偏宜流水畔。 -- 出自宋·黃裳·蝶戀花·杳杳晴虛寒漫漫
- 金船載酒銀河畔。 -- 出自宋·黃裳·蝶戀花·千二百回圓未半
- 星斗分明在身畔。 -- 出自宋·潘閬·酒泉子·長憶高峰
- 云斂屏山橫枕畔,夜闌璧月轉林西。 -- 出自宋·蔡伸·浣溪沙
- 絕憐熟睡含章畔,無限花飛總不知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次韻洪慶善同飲道祖家賞梅
- 亂離多殺戮,水畔幾人啼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杭州雜詩和林石田
- 快鷹已落薊水畔,獵馬更在燕山前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斡魯垛觀獵
- 嬌抹烏云秋水畔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減字木蘭花·修眉山遠
- 瀟灑一枝尊俎畔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減字木蘭花·江梅清遠
- 走向曲房花樹畔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減字木蘭花·笑中聲遠
- 半出新妝瓊戶畔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減字木蘭花·仙姿凝遠
- 笑聲只在秋千畔。 -- 出自宋·嚴仁·蝶戀花·院靜日長花氣暖
- 壽祺堂上修篁畔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青玉案·花王獨占春風遠
- 都不記、琵琶洲畔,草青江碧。 -- 出自宋·趙彥端·滿江紅·津鼓冬冬
- 堂外溪橋楊柳畔。 -- 出自宋·趙彥端·蝶戀花·堂外溪橋楊柳畔
- 如今歸去湖山畔,對一川平野,一片閑云。 -- 出自元·張翥·高陽臺 題趙仲穆作陳野云居士山水便面
- 梁鴻客冢落其畔,斷碑荒草愁氤氳。 -- 出自明·王叔承·俠香亭是要離專諸梁鴻葬處為周公瑕賦
- 青松系馬攢巖畔,黃菊留人籍道邊。 -- 出自唐·蘇颋·九月九日望蜀臺
- 遠公林下蓮池畔,個個高人盡有才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將之匡岳過尋陽
- 陶靖節居彭澤畔,賀知章在鏡池邊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塘上閑作
- 不知摘月秋潭畔,曾對何人啼斷腸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謝猿皮
- 何事退耕滄海畔,閑看富貴白云飛。 -- 出自唐·劉商·題劉偃莊
- 島邊漁艇聚,天畔鳥行分。 -- 出自唐·王貞白·雨后從陶郎中登庾樓
- 獨照影時臨水畔,最含情處出墻頭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杏花
- 眉邊全失翠,額畔半留黃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賦得欲曉看妝面
- 鳳苔斗回天北畔,瑤臺直到海中間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依韻和梅圣俞從登東樓三首
- 巖前窺石鏡,河畔踏芳茵。 -- 出自唐·崔日知·奉酬韋祭酒偶游龍門北溪,忽懷驪山別山,因
- 風前獨去馬,澤畔耦耕人。 -- 出自唐·竇常·途中立春寄楊郇伯
- 便能移植金堤畔,早恨曾淹濁水中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仙姑馬上回見野塘荷花盛開感成短篇
- 鄴人應怪三臺畔,今夜光聯處士星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奉陪韓魏公燕王氏園亭席上賦詩留題二首
- 主人高臥嵩衡畔,應放幽尋杖履閒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文懿大師院假山
- 遙知心樂處,椿畔桂當時。 -- 出自宋·程大昌·臨江仙·夾路傳呼杳杳
- 吊古誰能嗟澤畔,高吟且欲效隆中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再和
- 巖頭風戛竹,林畔雪欺梅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十五日再登祝融峰用臺字韻
- 山間元自樂,澤畔不須哀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用元晦定王臺韻
- 西風蜚江浪,江畔那容立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十二月二十七日趨溪
- 誰知碧嶂清溪畔,也有姚家一朵春。 -- 出自宋·謝逸·鷓鴣天·紅暈香腮粉末勻
- 柳眼淺窺湖水畔,梅花瘦著竹籬邊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十二月二日臘祭前一日致齋惠照清叟察言觀色
- 君不見青青河畔草,秋死嚴霜春滿道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將進酒·君不見青青河畔草
- 無冬夏、鉤闌側畔。 -- 出自宋·張繼先·惜時芳/思歸樂
- 更欲就依禪榻畔,爐香終日澹絪缊。 -- 出自宋·李祁·和青原寺長老無詰見寄
- 沈吟不語晴窗畔。 -- 出自宋·李邴·木蘭花/玉樓春
- 玉人插向烏云畔,渾似靈犀正透芽。 -- 出自宋·邵叔齊·鷓鴣天·不比江梅粉作華
- 不似東陽村舍畔,荒鞋踏雨看山時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移司道中四絕
- 何時酒掃松楸畔,小蓋茅庵只讀書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浦江道中三絕
- 水近人家籬落畔,遙認得,一枝梅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江神子/江城子
- 有時獨坐溪橋畔。 -- 出自宋·楊無咎·漁家傲·事事無心閑散慣
- 青蓑一釣煙江畔。 -- 出自宋·史浩·采蓮舞
- 恁時彩艦虹橋畔,舂容引、寶觥霞液。 -- 出自宋·史浩·花心動·遲日輕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