畔在第6個字的詩句
畔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玉堂里,山驛畔,最希奇。 -- 出自宋·曹冠·水調歌頭·造物巧鍾賦
- 容與碧云亭畔,極目江山千里,隱隱是西州。 -- 出自宋·沈瀛·水調歌頭·歲月如奔箭
- 選勝臥龍東畔,望蓬萊對起,巖壑屏如。 -- 出自宋·丘崈·漢宮春·聞說瓢泉
- 恰似尋陽江畔,話長安時節(jié)。 -- 出自宋·呂勝己·好事近·宿面淺勻妝
- 云山旁,煙水畔,肯渝盟。 -- 出自宋·京鏜·水調歌頭·雪嶺倚空白
- 人在赤闌橋畔住。 -- 出自宋·張震·蝶戀花·梅子初青春已暮
- 身在漢江東畔去,不知家在錦江頭。 -- 出自宋·程垓·望江南/憶江南
- 他日蘇公堤畔路,只愁老淚不勝揮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挽崇憲靖王詩
- 家在金河堤畔,身寄白蘋洲末,南北兩悠悠。 -- 出自宋·韓玉·水調歌頭·有美如花客
- 攜手畫闌西畔,憶去年同摘。 -- 出自宋·陳亮·好事近·籬菊吐寒花
- 系船楊柳橋畔,吹袖晚寒輕。 -- 出自宋·張鎡·水調歌頭·孤棹溯霜月
- 怕頻到、簾兒畔。 -- 出自宋·張鎡·御街行·良宵無意貪游玩
- 何日尋芳溪畔路。 -- 出自宋·盧炳·蝶戀花·羅幕護寒遮曉霧
- 誰向西湖南畔,問亭臺在否,花木應非。 -- 出自宋·汪莘·八聲甘州·惜馀春
- 壇上古松巖畔竹,切須留伴老僧居。 -- 出自宋·汪莘·游南山
- 碧眼誰能庭畔柏,赤身難并社中蓮。 -- 出自宋·林表民·寄圣水老法照
- 便向漢川東畔,直透銀河左界,去上白云京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水調歌頭·歲歲為公壽
- 踏遍王孫草畔,眼明帝子城邊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念奴嬌·被東風吹送
- 筆補浣花溪畔老,吟工壓倒北山萊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騰·再答
- 轉向御街西畔過,朝天萬馬正匆匆。 -- 出自宋·施樞·輪差祝圣所拈香
- 勒馬為看溪畔景,森森古木暗長汀。 -- 出自宋·王同祖·道間晚景
- 虛洞迂風橋畔過,急灘瀉月水痕深。 -- 出自宋·王義山·西湖即席和冷泉亭韻
- 漸近蘆溝橋畔路,野墻荒驛夕陽明。 -- 出自宋·連妙淑·望江南/憶江南
- 小立畫橋西畔,仙車驀送香風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西江月·小立畫橋西畔
- 秋在西樓西畔,秋較淺、不似情深。 -- 出自宋·吳元可·鳳凰臺上憶吹簫·更不成愁
- 玉堂里,山驛畔,最希奇。 -- 出自宋·曹遇·水調歌頭·造物巧能賦
- 嘶入畫橋東畔路,紫騮猶記舊垂楊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新市雜詠十首
- 賴有青青河畔草,春來猶得慰羈情。 -- 出自·***·東陽夜怪詩(盧倚馬寄同侶二首)
- 不似鳳凰池畔見,飄揚今隔上林園。 -- 出自唐·武元衡·同諸公夜宴監(jiān)軍玩花之作
- 星宿別從天畔出,蓮花不向水中芳。 -- 出自唐·張蕭遠·觀燈
- 應笑強如河畔柳,逢波逐浪送張騫。 -- 出自唐·沈亞之·題海榴樹呈八叔大人
- 深謝灞陵堤畔柳,與人頭上拂塵埃。 -- 出自唐·李山甫·下第出春明門
- 辭我麻姑山畔去,蔡經蹤跡必相親。 -- 出自唐·李咸用·送李尊師歸臨川
- 家在五云溪畔住,身游巫峽作閑人。 -- 出自唐·李咸用·悼范攄處士
- 好是琵琶弦畔見,細圓無節(jié)玉參差。 -- 出自唐·趙光遠·詠手二首
- 今已向公墳畔過,不勝懷抱暗酸辛。 -- 出自宋·李昉·吊鄧洵美
- 帶月莫啼江畔樹,酒醒游子在離亭。 -- 出自·李中·子規(guī)
- 山上高松溪畔竹,清風才動是知音。 -- 出自唐·楊行敏·失題二首
- 邂逅江妃澤畔逢。 -- 出自元·沈禧·鷓鴣天 水仙詞
- 猶喜淞江西畔,張緒門前楊柳,堪系釣魚舟。 -- 出自元·謝應芳·水調歌頭 中秋言懷
- 壇峙吟峰東畔,稽首望仙臺。 -- 出自元·梁寅·八聲甘州 贈易自然禱雨有感
- 惆悵章臺南畔柳,何人折盡最長枝。 -- 出自元·張遜·無題
- 因向山前墳畔過,途荒荊棘仍溝。 -- 出自元·山主·臨江仙·因向山前墳畔過
- 好向白云溪畔坐,逍遙坦蕩眉開。 -- 出自元·山主·臨江仙·得暇閑窗尋思慮
- 先向天涯海畔,訪友尋朋,得個知音成*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玉女搖仙佩
- 恰似春風耳畔吹。 -- 出自元·王丹桂·金蓮出玉華
- 淚苦滴成襟畔濕,愁多擁就心頭結。 -- 出自元·許衡·滿江紅 別大名親舊 元草堂詩余
- 淚苦滴成襟畔濕,愁多擁就心頭結。 -- 出自元·許衡·滿江紅·河上徘徊
- 半春短長亭畔,漫一杯,藉草對斜暉。 -- 出自元·王惲·木蘭花慢 谷雨日,王君德昂約牡丹之會,某
- 說與多情籬畔菊,留芳。 -- 出自元·張之翰·南鄉(xiāng)子 和秋巖重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