畔在第5個字的詩句
畔在第五個字的詩句
- 新垅家山畔,生祠嶺海頭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挽鄭參議
- 維舟玉溪畔,未割故人愛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次范益謙遷居九江經(jīng)過上饒見贈韻
- 眼明汀島畔,頭白子孫前。 -- 出自唐·任翻·越江漁父
- 瓜畦亦有畔,溝水亦有防。 -- 出自清·吳偉業(yè)·遇南廂園叟感賦八十韻
- 遙想清溪畔,幽人得自如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送饒州王司法之任兼寄朱處士
- 吾家釣臺畔,似此兩三莖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方著作畫竹
- 燕雁鳴云畔,胡風冷草頭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曉角
- 若到清潭畔,儒風變里閭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送李恬及第后還貝州
- 若教臨水畔,字字恐成龍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草書屏風
- 冥默楚江畔,蕭條林巷空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始忝四座奏狀聞薦蒙恩授官,旋進歌詩,延英
- 沈沈虹影畔,彩舟橫。 -- 出自宋·蔡伸·小重山·樓外江山展翠屏
- 向紫云歌畔,玉舠最滿,紅桃笑里,金錯長空。 -- 出自宋·陳人杰·沁園春·如此男兒
- 向竹梧側畔,聚先秦錄,蘭蓀里許,吟晚唐風。 -- 出自宋·陳人杰·沁園春·禁鼓蓬蓬
- 凄其槁梧畔,惕若明鏡前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感白發(fā)
- 不知疏影畔,許我結茅無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臨江仙·玉立清標消晚暑
- 故林滄海畔,鳴噪盡饑烏。 -- 出自清·吳嘉紀·挽王秀才斌
- 蝶到琴棋畔,花過島嶼頭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題張氏池亭
- 殘陽葦花畔,雙下釣魚磯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鷺鷥二首
- 東林露壇畔,舊對白蓮房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渚宮自勉二首
- 結構天南畔,勝絕固難儔。 -- 出自唐·楊衡·游峽山寺
- 漏鼓依巖畔,相風出樹端。 -- 出自唐·鄭義真·奉和圣制過溫湯
- 川原馀讓畔,歌吹憶遺棠。 -- 出自唐·蔡希寂·陜中作
- 水窮滄海畔,路盡小山南。 -- 出自唐·閭丘曉·夜渡江
- 南望龍池畔,斜光照晚晴。 -- 出自唐·崔績·小苑春望宮池柳色
- 珍館瓊樓畔,正絳跗初吐,秾華將茂。 -- 出自宋·吳師孟·蠟梅香
- 想今瀟水畔,惟日望雙旌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送零陵賈使君二首
- 著屋懸崖畔,開窗疊嶂秋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過高臺寺
- 倚棹太湖畔,踏月上垂虹。 -- 出自宋·崔敦禮·水調歌頭·倚棹太湖畔
- 看芙蓉池畔,神凝秋水,綺羅叢里,歡動春雷。 -- 出自宋·李廷忠·沁園春·幕府增輝
- 向亭邊驛畔,行人立馬,頻回首、空腸斷。 -- 出自宋·晁端禮·水龍吟·夜來深雪前村路
- 勻面了,闌畔看春池。 -- 出自宋·趙令畤·小重山·樓上風和玉漏遲
- 才到巍峨畔,還登翠碧重。 -- 出自宋·張繼先·和元規(guī)拜違
- 縹緲青溪畔,山翠欲粘天。 -- 出自宋·劉一止·水調歌頭·縹緲青溪畔
- 寂寥山枕畔,夢難成。 -- 出自宋·曹組·小重山·深擁熏篝倏已冥
- 家家松火畔,舂米未曾休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元旦二首
- 遂去田舍畔,得與漁樵親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楊德彝立春日攜詩遠訪次韻
- 想灞陵橋畔,苦吟緩轡,聳肩寒瘦。 -- 出自宋·洪適·選冠子·雨腳報晴
- 何如秋浦畔,含思獨依依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秋江柳
- 傷心浙江畔,縞仗自回鑾。 -- 出自宋·陳居仁·高宗皇帝挽詞五首
- 錦江橋那畔,羅綺重重,曲巷深坊暗香度。 -- 出自宋·丘崈·洞仙歌·□□春□
- 鬢絲禪榻畔,綸巾時一岸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和陳倅留題奉圣
- 袖手云溪畔。 -- 出自宋·程珌·賀新郎·袖手云溪畔
- 今在桁楊畔,依依睡晚風。 -- 出自宋·周文璞·寄食有感三首
- 悠然芳草畔,見此衣逐妾。 -- 出自宋·周文璞·野薔薇
- 帝心敢知,畔援歆羨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英宗皇帝寧字御漢體書贊
- 空自有、花畔黃鸝,知人笑語。 -- 出自宋·周端臣·六橋行
- 我家碧云畔,中有最高亭。 -- 出自宋·吳潛·和劉右司見寄六絕一律
- 正姑蘇臺畔,米廉酒好,吳松江上,莼嫩魚肥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沁園春 送李御帶珙
- 偏間垂楊畔,多臨古岸傍。 -- 出自宋·潘牥·芙蓉
- 何當泉石畔,歲歲得相依。 -- 出自宋·衛(wèi)宗武·霅隴歸別庵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