畔在第13個字的詩句
畔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醉鄉一路差堪向,終擬劉伶冢畔埋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老嘆
- 莫將宋玉心中事,吹向潘郎鬢畔來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秋風
- 與公到老宜同社,倡率鄉人遜畔耕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謝春谷畀地
- 雄烏忽變作雌霓,太守為壇水畔祠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和曾史君喜雨
- 行人自折門前柳,高鳥不離溪畔峰。 -- 出自唐·趙嘏·題昭應王明府溪亭
- 野人愛向庵前笑,赤玃頻來袖畔眠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山居詩二十四首
- 須知風月千檣下,亦有葫蘆河畔人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江宿聞蘆管(商船小童善吹)
- 巴猿杜魄驚鄉夢,莫遣霜華髩畔新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葉秘書溫知蜀州江原縣
- 潭邊春水碧於苔,為聽泠泠溪畔來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次韻六四叔村居即事十二絕
- 鯫生本住山陰里,浪跡疑乘海畔航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上督府公生日詩(并序)
- 崢嶸蹙出海上山,突兀狀成湖畔石。 -- 出自唐·王邕頁·懷素上人草書歌(一本作王邕詩,今從統簽另
- 上年慈母懷鄉淚,愁殺啼鵑耳畔飛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送彭景行寺丞侍養得請歸荊南別業
- 塵衣才洗吳中水,吟錫還尋海畔州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月卿大師以書抵予言到自永嘉今將還杭因索詩
- 清樽倒盡卻興感,席上馀春天畔家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庭前梨桃二花方盛為暴風所吹感事成篇
- 在竹籬虛處,密栽甘橘,荊橋斜畔,疏種香梅。 -- 出自宋·王質·沁園春·二百年間
- 忽然隱幾驚搖兀,知是那吒石畔過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江行四首
- 玉娥入月云鉤衣,素裙雪綃云畔垂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飛練歌呈宋豳州宏文
- 歸驂白鳳來何處,更指玉霄城畔樓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鷓鴣天·曾到東風最上頭
- 鄰僧無賴苦侵疆,何似古人不畔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題能仁照庵紹亨所建
- 如今向、仙家覓得,挈來十洲東畔。 -- 出自宋·史浩·永遇樂·鄞有壺天
- 蜀川東抱戰聲流,元夕來監舍畔州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彭州上元二首
- 錦城城北,有平湖、仿佛西湖西畔。 -- 出自宋·京鏜·念奴嬌·錦城城北
- 郎闈夙望,問何因袖手,雙流溪畔。 -- 出自宋·京鏜·念奴嬌·郎闈夙望
- 靈鼉一鼓振潮音,征夢迢遙枕畔聞。 -- 出自宋·劉學箕·聞寺中曉鼓
- 松菊猶存,壺觴自酌,寄傲南窗畔。 -- 出自宋·林正大·酹江月/念奴嬌
- 有漁翁拖網,牧兒戴笠,行從水畔,唱過山前。 -- 出自宋·吳潛·沁園春·落雁橫空
- 不似沙鷗飛得渡,直到雕鞍側畔。 -- 出自宋·吳潛·賀新郎·煙樹瓜洲岸
- 對蒹葭盡處,叢叢煙樹,池塘側畔,面面芙蓉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沁園春·雨抹晴妝
- 公難閒坐山中相,我久吟披澤畔裘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騰·巖溪書堂登眺
- 臥游已動蓬舟興,那在芙蓉城畔。 -- 出自宋·劉瀾·買陂塘/摸魚兒
- 兩彎弓月眉端照,一朵忪云鬢畔歸。 -- 出自宋·利登·玉臺體
- 甫云來共長沙醉,原謂何如澤畔醒。 -- 出自宋·羅椅·讀曾景建四詩
- 一身猶在,亂山深處,寂寞溪橋畔。 -- 出自宋·黃公紹·青玉案·年年社日停針線
- 須知不是詩人事,空憶泉聲菊畔畦。 -- 出自唐·林寬·長安即事
- 求從白石洞中得,攜向百花巖畔來。 -- 出自唐·徐夤·白酒兩瓶送崔侍御
- 偏記同歡秋月低,簾外論心花畔,和醉暗相攜。 -- 出自唐·魏承班·黃鐘樂·池塘煙暖草萋萋
- 向白云直上,君吟我和,綠波江畔,我唱君賡。 -- 出自元·魏初·沁園春 留別張周卿韻
- 自五云深處,乘風冉冉,三神山畔,弭節陽陽。 -- 出自元·程文海·沁園春 次韻王寅夫樓居妙曲,兼致異別意
- 遺名懶住城中寺,招隱曾居海畔山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次韻酬子文師
- 年華搖落自騷騷,衰境牽人更畔牢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小園秋思
- 依稀檐蔔稍頭雪,彷佛棠梨臉畔霞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野山茶紅白二種
- 傷時訪古堪流涕,徙倚聊為澤畔吟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游岳麓寺三首
- 灘聲吹浪城邊壯,寒漏鏘金枕畔搖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金州行衙二首
- 為憐舉世不曾醒,放浪形骸澤畔行。 -- 出自宋·葉茵·次吊原韻
- 應知不入笙歌耳,來作愁人枕畔聲。 -- 出自宋·吳錫疇·夜雨
- 已憐門巷林中出,況復軒窗水畔開。 -- 出自宋·陳舜俞·東庵
- 濯纓自取滄浪去,好在三閭澤畔吟。 -- 出自宋·陳杰·和韻歸趙宗圣詩卷
- 何如閶闔門西北,臥聽秋風枕畔聲。 -- 出自宋·鄧忠臣·再謝周颙之句二首
- 太湖天接吳松闊,莫近能言鴨畔飛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題陸君雁鷺圖
- 元來有物先天地,難向君家屋畔尋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為吳太初題初鄰齋二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