甲在第7個字的詩句
甲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崢嶸已介季氏甲,更以黃金飾兩戈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養(yǎng)斗雞
- 佛宇爭推一山甲,僧廚坐待十方供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游廬山山陽七詠 歸宗寺
- 鼓鍾相轟豗,戈甲互磨叩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除夜泊彭蠡湖遇大風(fēng)雪
- 佛宇爭雄一山甲,僧廚坐待十方供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歸宗寺
- 結(jié)束佳人試銀甲,留連狂客惱金吾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聞王鞏還京會客劇飲戲贈
- 鼓鐘相轟豗,戈甲互磨叩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除夜泊彭蠡湖遇大風(fēng)雨
- 簫鼓流漢思,旌甲被胡霜。 -- 出自南北·鮑照·代出自薊北門行
- 床頭筇竹生鱗甲,窗下殘篇撲蠹魚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悼王濟川處士
- 巖前有古桂,鱗甲森蒼蒼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送李德仁歸濟南鄉(xiāng)試 其一
- 古苔無花護鐵甲,五月忽聽秋風(fēng)聲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孤松嘆
- 難此百雉城,萬甲屯要害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歷陽十詠之四遏胡城
- 何時獻戎捷,鞍甲一朝閑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塞上
- 蜺旌羾天起,練甲洗兵回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君貺宴張氏梅臺
- 雪圃乍開紅菜甲,彩幡新翦綠楊絲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立春
- 愿聞四海銷兵甲,早種梧桐待鳳凰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普濟寺遣懷
- 歸來存大梁,秦甲懾東顧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雜詩(三十三首)
- 淝水上,八千戈甲,結(jié)陣當(dāng)蛇豕。 -- 出自宋·李綱·喜遷鶯·長江千里
- 閑教辨藥僮名甲,靜識窺巢鶴姓丁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寄懷華陽道士
- 微風(fēng)認江水,細甲幾千層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登瓜步山二首
- 苑花猶帶濕,蔬甲已微青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晴
- 寒笳隨宿堡,衛(wèi)甲出孤城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謝舍人奉使北朝
- 云衣隨處積,水甲等閑屯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次韻和永叔對雪十韻
- 神非怒乙遂及甲,天意警圣不警兇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十六日會靈火
- 翅排霜刀毛綴甲,雪色愁突秋云披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賦石昌言家五題其三白鶻屏
- 蒙蒙細雨春蔬甲,亹亹寒流老樹根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偶置小園因題
- 酌處酒杯深蘸甲,折來花朵細含棱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芍藥詩
- 雄文自貯胸中甲,直氣誰防笑里刀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內(nèi)翰畢學(xué)士外制迤舍人故仈部閣老王公之門生
- 井田方奕奕,兵甲正累累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觀棋大吟
- 陸海臥龍收爪甲,遼天老鶴戢毛衣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自述二首
- 辛亥年,辛丑月,甲子日,甲戌辰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生日吟
- 惟憐戰(zhàn)士垂金甲,不尚游人著白袍。 -- 出自唐·朱慶馀·自蕭關(guān)望臨洮
- 拄杖有時挑菜甲,桔槔無復(fù)問畦丁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示同會
- 定須笑美人,蘸甲不濡口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和蘇公洞庭春色
- 小摘自鋤稀菜甲,旁觀虛作不堪憂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隱者郊居
- 窮頑得壽非三甲,老拙無文況六丁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次韻單君范行李中諸詩前數(shù)章自道后二章為單
- 里無千戶分十甲,諂鬼誅裒知幾匝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六月五日大風(fēng)雨水弟觀有詩道其事因和之
- 太平從此銷兵甲,記取紅羊換劫年。 -- 出自唐·殷堯藩·李節(jié)度平虜詩
- 楚人欲使衷留甲,齊客何妨死愿烹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吳中友人惠蟹
- 圖龍著繪法,令甲布州縣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仲夏愆雨穉苗告悴輒按先帝詔書總龍請雨兼禱
- 雨催菖葉全成甲,風(fēng)播榆錢不算緡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春晚官舍呈幕中
- 朝煙爨薪濕,小甲蔬畦空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喜雨四首
- 老圃理蔬畦,晚甲瘦未開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秋日曬古城
- 一片曉光吳陣甲,萬桴南響會稽雷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觀洛漲
- 東樓瞰虛明,龍甲排松柏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廣化遇雨
- 山川搜伏虜,鎧甲被重犀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再赴渭北使府留別
- 邊庭漢儀重,旌甲似云中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送柳判官赴振武
- 羽儀映松雪,戈甲帶春寒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奉和圣制太行山中言志應(yīng)制
- 徐驅(qū)得平郊,萬甲合一陣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寄滿子權(quán)
- 眾豪泣相盟,萬甲聚一呼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同孫祖仁王平甫游蔣山作
- 向來熊耳真投甲,此去天山擬掛弓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次韻子云盱眙道中三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