甲在第6個(gè)字的詩句
甲在第六個(gè)字的詩句
- 七八再逢新甲子,十三重記舊庚申。 -- 出自宋·陽枋·癸守歲職兒桃源黃溪村居
- 阿誰疑年問甲子,純乾一氣健而息。 -- 出自宋·陽枋·壽李使君宣義父子同日
- 鴛瓦露漙鱗甲動(dòng),參差翚影掛斜紅。 -- 出自宋·王柏·伯兄新樓十首
- 風(fēng)卷龍鱗殘甲下,山無虎跡新蹄入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滿江紅·聽徹驚烏
- 歲經(jīng)絳人逾甲子,日逢皇覽揆庚寅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壽蜀帥
- 修骨蛻龍鱗甲長,繁何擎鳳羽毛蒼。 -- 出自宋·衛(wèi)宗武·賦宣妙院古柏
- 晚歲但知書甲子,希年徒自富春秋。 -- 出自宋·衛(wèi)宗武·和葉干慶七秩詩
- 壺里乾坤貯甲子,鼎中龍虎燒靈丹。 -- 出自宋·王淮·劉阮天臺(tái)謠
- 乘云傷往歲,甲子又今晨。 -- 出自宋·馬廷鸞·十月二十六日甲子
- 三百余年臥甲兵,天低雨露此生成。 -- 出自宋·何夢桂·和張按察秋山二首·賦杭州
- 追蠡有銘稽甲子,支祈無害念庚辰。 -- 出自宋·陳璧·游泗州龜山寺
- 冰河蹙裂蹄甲銳,竹批兩耳雙方瞳。 -- 出自宋·蕭元之·塞馬歌答楊侍郎
- 樽俎折沖賢甲胄,衣裳定伯勝兵車。 -- 出自宋·劉鑒·見率齋王簾使
- 六十始平頭,甲子須循環(huán)。 -- 出自宋·仇遠(yuǎn)·九日鄰翁招飲
- 古寺踞城為甲剎,巍峨殿閣矗江云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重游能仁寺
- 腹中數(shù)萬兵甲,笑卻狄人兵。 -- 出自宋·梅坡·水調(diào)歌頭·五月進(jìn)農(nóng)黍
- 耳順恰當(dāng)年,甲子方一數(shù)。 -- 出自宋·江史君·好事近·耳順恰當(dāng)年
- 日月暗扶君甲子,乾坤自與我知音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七言
- 龍出水來鱗甲就,鶴沖天氣羽毛全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七言
- 儒將不須躬甲胄。 -- 出自宋·龐籍·漁家傲·儒將不須躬甲胄
- 三舉不登黃甲去,兩庠空笑白丁歸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呈諸同舍
- 龜鶴計(jì)年承甲子,冰霜為質(zhì)駐童顏。 -- 出自唐·李翱·贈(zèng)毛仙翁
- 春禖膺眷顧,甲觀肇休祥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賀東宮誕辰
- 自算天年窮甲子,誰同雨夜守庚申。 -- 出自唐·周賀·贈(zèng)道人
- 美擅東堂登甲乙,榮同內(nèi)署侍恩私。 -- 出自唐·孟守·和主司王起
- 手挼六十花甲子,循環(huán)落落如弄珠。 -- 出自唐·趙牧·對酒
- 詔令上路建甲第,樓通走馬如飛翚。 -- 出自唐·鄭嵎·津陽門詩
- 金庫夜開龍甲冷,玉堂秋閉鳳笙低。 -- 出自唐·張蠙·贈(zèng)李司徒
- 一字連鑣巡甲族,千般唱罰賞皇都。 -- 出自唐·黃滔·成名后呈同年
- 萬灶貔貅戈甲散,千家羅綺管弦鳴。 -- 出自唐·詹敦仁·余遷泉山城,留侯招游郡圃作此
- 佳期曾不遠(yuǎn),甲第即南鄰。 -- 出自唐·清江·宿嚴(yán)維宅簡章八元(一作宿嚴(yán)秘書宅)
- 自有繡襦并甲帳,瑤臺(tái)不怕雪霜寒。 -- 出自唐·吳彩鸞·歌
- 下玄八千億甲子,丹飛先生嚴(yán)含質(zhì)。 -- 出自唐·嚴(yán)含質(zhì)·題壁
- 玉龍酣戰(zhàn),鱗甲滿天飄落。 -- 出自元·完顏亮·念奴嬌 花草粹編卷十引水滸傳
- 三教分明吐甲芽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瑞鷓鴣·三才剖判做輝華
- 二物烹煎,庚甲定浮沉。 -- 出自元·劉志淵·江神子令
- 到如今、貢賦甲東南,輸天府。 -- 出自元·吳存·滿江紅 儀真次韻
- 從頭數(shù),再周甲子,屈指天星。 -- 出自元·朱唏顏·滿江紅 壽推官焦元播慶六十
- 至正四年歲甲申冬十一月陽生日,畫於橡林舊隱空翠風(fēng)煙(在縣西二十七里,橋李亭手,三過堂之北。 -- 出自元·吳鎮(zhèn)·酒泉子 勝景者,獨(dú)瀟湘八景得其名,廣?
- 皇天私有許,甲子從新讀。 -- 出自元·朱思本·千秋歲 壽程竹逸七十
- 女史尚書供甲令,玉妃明日祀高禖。 -- 出自宋·宋白·宮詞
- 轉(zhuǎn)戰(zhàn)風(fēng)騷如甲胄,平分才學(xué)過權(quán)衡。 -- 出自宋·孫僅·句
- 山僧不解數(shù)甲子,一葉落知天下秋。 -- 出自宋·強(qiáng)幼安·句
- 里巷當(dāng)今為甲族,風(fēng)煙從古是仙都。 -- 出自宋·劉筠·題義門胡氏華林書院
- 病入新年起甲寅,軻心不動(dòng)五侯春。 -- 出自宋·劉筠·新年
- 祕書家有副,甲令世傳侯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錢侯東齋
- 伴鶴不知龜甲子,斸山多見藥君臣。 -- 出自宋·余靖·游應(yīng)圣宮
- 賊知城堅(jiān),坐甲裹糧。 -- 出自宋·石介·南齊云
- 文命生輕癸甲,祖龍死惑燕齊。 -- 出自宋·項(xiàng)安世·再和
- 轉(zhuǎn)地光風(fēng)芽甲暖,照天寒鑒骨分毛。 -- 出自宋·項(xiàng)安世·讀攖寧詩集效其體寄荊門趙守二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