瓢在第9個字的詩句
瓢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感此勸一觴,愿君覆瓢壺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春日陪楊江寧及諸官宴北湖感古作
- 何似伯鸞攜德耀,簞瓢未足清歡足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滿江紅·憂喜相尋
- 歌鼓驚山草木動,簞瓢散野烏鳶馴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子由踏青
- 昔與吳遠游,同藏一瓢窄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陶雜詩十一首
- 更續(xù)茶經(jīng)校奇品,山瓢留待羽仙嘗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虎跑泉
- 筆硯莫拋留壓案,簞瓢從陋也銷錢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送劉五司馬赴任硤州兼寄崔使君
- 七十衰翁短鬢斑,藥瓢藤杖伴清閑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山行
- 五秉初辭官粟紅,一瓢自酌巖泉綠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三山杜門作歌
- 雙履踏云呼野渡,一瓢邀月醉梅花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贈林使君
- 軒冕豈容關(guān)喜慍,簞瓢亦未費枝梧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晚歸
- 從今置之勿復道,一瓢陋巷師顏回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戲詠鄉(xiāng)里食物示鄰曲
- 山寒歸路晚,相與盡瓢樽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訪隱者
- 今日醉游心已足,一瓢歸去隱青城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贈道友
- 時時酌井泉,露芽奉瓢盂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寄酬曾學士學宛陵先生體比得書云所寓廣教僧
- 贈我一丸藥,五云出瓢中,服之未轉(zhuǎn)刻,瑩然冰雪容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安期篇
- 鄙夫五鼎少,達士一瓢足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肉食
- 巾褐已成歸有約,簞瓢未足去無緣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曉出城東
- 江碧柳深人盡醉,一瓢顏巷日空高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長安雜題長句六首
- 富貴功名自有時,簞瓢捽茹亦山雌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馬上轉(zhuǎn)韻
- 萬錢方丈飽則止,一瓢飲水樂可涯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答圣俞
- 非謂鐘鼎重,非謂簞瓢輕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贈張先生
- 謝遣歌兒解臂鷹,半瓢詩稿一枝藤。 -- 出自明·唐寅·漫興(十首)
- 邑罕懸磬貧,山無掛瓢逸。 -- 出自唐·李嶠·扈從還洛呈侍從群官
- 白石道人呼釣船,一瓢欲酌湖中天。 -- 出自宋·姜夔·丁已七月望湖上書事
- 歸來長太息,依舊一瓢簞。 -- 出自宋·周邦彥·懷隱堂
- 應(yīng)瀉山瓢里,還寄此瓢來。 -- 出自唐·韋應(yīng)物·寄釋子良史酒
- 復寄滿瓢去,定見空瓢來。 -- 出自唐·韋應(yīng)物·重寄
- 酒熟定應(yīng)花未動,舉瓢先對柳千絲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同外孫文九新春五絕句
- 記取老人臨別語,茶瓢霜後早相存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曹郎子文赴山陽令
- 居近古城心自幽,簞瓢足用更何求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傅宏推官義方亭
- 孔公孟子巧言語,剖瓢插竹吹笙簧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劉涇見寄
- 遙知臨竹戶,相對引瓢樽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將歸二首
- 何用費卒徒,取水負瓢罐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和子瞻調(diào)水符
- 去住由人真水母,簞瓢粗足亦山雌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王鞏見寄
- 養(yǎng)生無別具,壁上破瓢簞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村居 其二
- 知其與我忘爾汝,石瓢酌我云根乳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寄太素高士
- 駟馬交游從此少,一瓢生事不勝空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寄呈張元禮
- 乘醉東游憩陽谷,酒瓢間掛扶桑木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友人楚孟德過余縱言及神仙余謂之無孟德謂之
- 心惟二仲合,室乃一瓢空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宿畢侍御宅
- 氣侵銀項濕,膏胤漆瓢香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笙
- 盍分半席地,相扇一瓢風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到梅山次韻弟茝
- 詩酒未為知瘦杜,簞瓢元不誤賢回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梅山弟家醉中
- 煢煢官綬解,落落飲瓢空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呈胡希元進士二首
- 不然將吾顏子簞食瓢飲屢空之樂,又欲翻董生清明玉杯繁露之春秋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貽潘邠老:
- 欲餉子桑歸問婦,一瓢過午尚懸墻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晝臥懷陳三時陳三臥疾
- 今夜西齋好風月,一瓢春酒莫相違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晚自東郭回留一二游侶
- 勛名片紙薄,天地如瓢簞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響應(yīng)禱雨寄蘇文忠公
- 老來百呼無一諾,空瓢但酌三江水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隋堤采蕈
- 一自盟鷗別后,甚酒瓢詩錦,輕誤年華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甘州/八聲甘州
- 顏淵稱賢者,樂在簞瓢間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擬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