瓢在第14個字的詩句
瓢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仙風道骨本飄飄,萬卷詩書樂一瓢。 -- 出自宋·李呂·投贈錢侍郎端禮三篇
- 未到聞韶飲三月,且求陋巷樂簞瓢。 -- 出自宋·李呂·澹軒
- 萬歲藤枝神蛻杖,三花樹子癭為瓢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十七日過無住庵,因留題簽上人半云軒
- 輪囷自分為蟠木,濩落寧堪作大瓢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次韻梁天機見寄
- 買得茶來無銚煮,只將清泠送簞瓢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盧申之以惠山泉二斗為贈因憶南仲周友二首
- 調鼎和羹須玉液,預私清泚注輕瓢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藥水巖
- 嶺上有云如可寄,肯將臺鼎換簞瓢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隱居
- 借床未暇桑三宿,解飯還須水一瓢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過明田寺會楊李二生於碧玉三首
- 爭似夷齊飽薇蕨,每同嵇阮醉觚瓢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過明田寺會楊李二生於碧玉三首
- 愛君澗壑沉吟樹,笑我江湖濩落瓢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過明田寺會楊李二生於碧玉三首
- 樓前拍拍汀江綠,安得從公舉一瓢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馬擴作亭湘江之上來求名飲江名之
- 喜公自此驅千騎,顧我從今守一瓢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送季舅汪江州
- 露綴疑儲陶令粟,風搖欲響許由瓢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戲題膽瓶蕉
- 兇年未易辦五斗,樂處卻思甘一瓢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十七日晨起簡諸公
- 成都舊日空存壁,陋巷歸來只掛瓢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雨中有懷
- 齊侯自要乘千駟,顏子何妨飲一瓢。 -- 出自宋·葉適·陳待制挽詩
- 話逢理到春生坐,飲為心知月滿瓢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次韻蘇和甫雨后觀梅
- 棠樹留春便野茇,桂花和月引仙瓢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王總卿生日二首
- 冷炙殘杯愧徵逐,曲肱只合友顏瓢。 -- 出自宋·劉學箕·和劉伯益嘲菊韻
- 猶有住山窮活計,仙經盈卷一村瓢。 -- 出自宋·周文璞·題堯章新成山堂
- 春寒十日意無憀,酒竭從教壁掛瓢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寒食上已雜吟八章
- 勘破古今無一事,省煩更好去風瓢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再賦
- 平一我亦輕簪紱,安得長年共一瓢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樊丈子思以陽兄弟三年端居招飲山房為破愁寂
- 高談曾折王侯腰,湖海隨身一酒瓢。 -- 出自宋·王邁·邵武山人楊壽卿臨別索詩
- 國定須賢扶宇宙,士惟知道樂簞瓢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騰·詗李斛峰右司
- 便解貂裘從我在,小窗幽寂共簞瓢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騰·偶見孟博送仲久詩章輒題二絕代贈
- 從今只手摩挲腹,卻向顏門問一瓢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謝仵判院惠米
- 朱戶昨經新棨戟,風帆常覺戀簞瓢。 -- 出自唐·盧肇·除歙州途中寄座主王侍郎
- 季子禍從憐富貴,顏生道在樂簞瓢。 -- 出自唐·李咸用·依韻修睦上人山居十首
- 國境未安身未立,至今顏巷守簞瓢。 -- 出自唐·路德延·感舊詩
- 今朝官滿重歸去,還挈來時舊酒瓢。 -- 出自唐·廖凝·彭澤解印
- 莫教流落江湖上,笑酌天漿獨舉瓢。 -- 出自宋·趙希逢·和謝仵判院惠米
- 屢游騎慣將軍馬,不飲還封道士瓢。 -- 出自宋·張弋·漢東郡齋夕坐
- 高低深淺兩雙手,香臭稠稀一把瓢。 -- 出自·聶紺弩·清廁同枚子之一
- 臨江徑壞茅圍屋,潁水風清樹壓瓢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贈石龍趙山人
- 野菜溪魚隨分有,不堪回首叫簞瓢。 -- 出自宋·黃庶·山居獨酌
- 亦是前身曾捧硯,品題因得入詩瓢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楊妃菊
- 曾隨計吏上青霄,折翅歸來困一瓢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哭環州先生
- 六十五翁來日短,百千萬事迅風瓢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六十五春寒吟七首
- 尚覺粗材欠詩料,政須余馥乞唐瓢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訪唐師善山居
- 愧不漆身吞豫炭,聊將洗耳棄由瓢。 -- 出自宋·蔣蕓·辭薦呈余廉訪
- 曲檻隔花安筆硯,小窗延月伴簞瓢。 -- 出自宋·李含章·題武陵護戎林亭
- 白石曉炊云出甑,清泉夜釀月盈瓢。 -- 出自明·劉玉·謾興
- 官游到此勞人甚,準擬時來酌一瓢。 -- 出自宋·龍友·大海洞天留題
- 倦倚吳門思泬寥,懷人清致詩滿瓢。 -- 出自宋·錢厚·寄鍾子充
- 盡空眼界終無翳,為厭聲塵亦去瓢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山居
- 半池煙荇浮黃萼,一架寒藤掛綠瓢。 -- 出自宋·釋行海·野興
- 漢水丈人甘抱甕,箕山居士厭鳴瓢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寄石湫童知縣
- 病牙臲卼活書板,童頂羸垂倒藥瓢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苦牙動詩
- 清時閒卻英雄興,醉聽笙歌擲酒瓢。 -- 出自宋·王操·贈劉將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