琴在第14個字的詩句
琴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羲皇向上何人到,永日時時弄素琴。 -- 出自唐·陸希聲·陽羨雜詠十九首·綠云亭
- 嶙峋一片溪中石,恰稱幽人彈素琴。 -- 出自唐·褚載·移石
- 睡驚燕語頻移枕,病起蛛絲半在琴。 -- 出自唐·胡宿·早夏
- 忘情好醉青田酒,寄恨宜調綠綺琴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賦得有所思
- 鋪陳政事留黃閣,偃息神機在素琴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右省仆射相公垂覽和詩,復貽長句,輒次來韻
- 鋪陳政事留黃閣,偃息神機在素琴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右省仆射相公垂覽和詩復貽長句輒次來韻
- 常時具饌多餐藥,偶夜聽松不弄琴。 -- 出自宋·趙湘·書韓山人壁
- 賒來脫粟忙炊飯,留得焦桐好制琴。 -- 出自元·謝應芳·董明府除夕惠炭
- 床頭鴟臥久空金,壁上蝸行尚有琴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西廈時洪武丙寅沿海筑城
- 雖無鳳笙龍管,勸行杯、時有不弦琴。 -- 出自宋·李時·木闌花慢 春日游晉祠(石刻,至元壬午 雨
- 扶樹人綱歸自媚,南云窈窕護弦琴。 -- 出自近代·陳三立·壽汪憬吾六十
- 一喙從公探四印,移情海上接聽琴。 -- 出自近代·陳三立·蒿翁游白下三宿返滬次和共留別之作
- 昨夜祥風來入律,侍臣朝進五弦琴。 -- 出自宋·宋白·宮詞
- 誰忘正為褰珠箔,得意惟能挑玉琴。 -- 出自宋·宋白·牡丹詩十首
- 和悅感人生瑞靄,穆清流詠在薰琴。 -- 出自宋·田錫·御試二儀合德詩
- 棄被拋裘入老林,一冠一鋸一提琴。 -- 出自·聶紺弩·伐木贈懂漢芩
- 撥來自有洪纖韻,牙是天工我是琴。 -- 出自宋·陳藻·龍嶼偶作
- 寂寥閑坐西窗下,空把馀情寄玉琴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酬正言上人
- 祇憂火解神仙骨,賴有泉聲發素琴。 -- 出自宋·劉筠·苦熱
- 流光過隙偏驚駟,危睫沾衣不為琴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得許六書
- 張羅門外人驚爵,仰秣槽中馬聽琴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小園春晝
- 碧篠珍叢北戶陰,時時天籟著風琴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宿齋太一宮即事五首
- 重欲同君注周易,且來共我聽胡琴。 -- 出自宋·石介·士廷評相會梓州
- 相對兩亭無四壁,定參陶令不弦琴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尋梅三首
- 久矣求才膠柱瑟,老來逢事不徽琴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次韻王耘之
- 曲廊桐樹綠陰陰,檐佩風來奏玉琴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曲廊
- 典衣尋訪晉朝畫,折簡借觀雷氏琴。 -- 出自宋·武衍·癖
- 片石鄰空掌樣平,吳兒曾此御瑤琴。 -- 出自宋·葉茵·琴堂
- 書靜床頭便竹簡,風清墻角度松琴。 -- 出自宋·葉茵·次韻二首
- 半似畫圖經雨壁,不成宮徽亂風琴。 -- 出自宋·葉茵·次韻二首
- 候蟲時烏足感耳,我思正在南風琴。 -- 出自宋·敖陶孫·借山谷后山詩編於劉宜之司戶因書所見呈宜
- 客又不來春欲去,一簾花影哢鳴琴。 -- 出自宋·吳錫疇·偶成
- 徑須著我梅邊屋,聽講南華弄玉琴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洞泉觀楊梅屋寮
- 一春黯黯長逢雨,四海茫茫久罷琴。 -- 出自·馬一浮·病懷
- 案牘埽空庭院靜,只將趺坐當吟琴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縣齊偶書
- 白頭與世殊疏闊,特地因君理舊琴。 -- 出自明·沈周·喜程元道見過
- 負扆周公正思畫,解民虞舜未忘琴。 -- 出自明·沈周·乙丑六月聞哀詔有感(二首)
- 雪依片石留鴻爪,臺峙層巒理素琴。 -- 出自清·余鴻·黃海雜興
- 歸尋舊徑掃新榻,從整遺編理素琴。 -- 出自宋·陳淳·解職婦題主簿軒壁
- 纖穠掃盡換清陰,便有南風欲薦琴。 -- 出自宋·陳棣·晚春道中四首
- 極知不是雙南金,未足報君綠綺琴。 -- 出自宋·陳鑒之·畢履和惠端硯余以大歙硯報之佐以一詩
- 瞻眺徘徊徒感慨,清風簾底坐鳴琴。 -- 出自宋·陳杰·題菊鄉亭
- 中間方寸君知否,便是仙家綠綺琴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端硯六絕
- 瑯玕三尺重南金,風韻仍同綠綺琴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題永石屏
- 幽禽忽墜鏗然韻,便是天然綠綺琴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延平郡學有小閣予名之曰穹林云壑和葉教韻
- 長才凜凜恢游刃,善政優優得理琴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送王推赴調
- 聞道專留薦賢牘,知音當在伯牙琴。 -- 出自宋·陳文蔚·送趙國宜之官武林
- 仰面青天思把酒,寄情古調欲攜琴。 -- 出自宋·陳文蔚·月臺觀月
- 又不見醉翁詩中沈夫子,聽水作琴琴譜起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聽琴行贈沈秀才
- 會時要似庖丁刃,妙處應同靖節琴。 -- 出自宋·鄧允端·題社友詩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