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在第14個(gè)字的詩句
王在第一十四個(gè)字的詩句
- 多事秦皇能一統(tǒng),卻教人憶楚懷王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詠史
- 玉帛朝回望帝鄉(xiāng),烏孫歸去不稱王。 -- 出自唐·常建·塞下曲四首
- 邇來父子爭天下,不信人間有讓王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和襲美泰伯廟
- 傾國傾城漢武帝,為云為雨楚襄王。 -- 出自唐·劉希夷·公子行
- 主司何事厭吾王,解把黃巢比武王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嘲主司崔澹
- 因人成功喜受賞,親戚便擬封侯王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十一日垂拱殿起居聞南捷
- 竹林無蹤懷阮籍,路傍有家嗟宣王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李師錫太博通判懷州
- 牡丹花品冠群芳,況是其間更有王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牡丹吟
- 生身既得逢真主,立事何須作假王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題淮陰侯廟十首
- 三川地正得中陽,氣入奇葩亦自王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寄毫州秦伯鎮(zhèn)兵部
- 能使四人成美節(jié),始知高祖是真王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題四皓廟四首
- 九千來里開封域,四百馀年號帝王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觀兩漢吟
- 不憤曹公跨許昌,茍非梁益莫爭王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和夔峽張憲白帝城懷古
- 五十三年更五姓,始知除掃待真王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觀五代吟
- 人生富貴何所望,恨不嫁與東家王。 -- 出自南北·蕭衍·莫愁歌
- 令公獻(xiàn)籍朝未央,敕書筑第優(yōu)降王。 -- 出自宋·晁補(bǔ)之·芳儀怨
- 君不見卒然佳會高歡難,幸值野王聊一彈。 -- 出自宋·晁補(bǔ)之·復(fù)用前韻呈明略雞肋集卷十四
- 一日春工過潁陽,名園次第款侯王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牡丹次韻
- 畫舫何須載西子,青裙今幸拜東王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牡丹次韻
- 答賜不敢煩吾皇,原得君詩歸獻(xiàn)王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輶歸自五羊得承可舊詩一編書其后
- 勸君窮取生身處,返本還元是藥王。 -- 出自宋·張伯端·七言四韻十六首
- 度越周漢登虞唐,千載之下有素王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贈二蘇公
- 從此竹林須小阮,只今未可棄山王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上晁主客
- 懸鶉襹褷不投俗,捫虱勃窣徒談王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代趙信甫千人助冬衣
- 起兵慷慨扶宗國,豈獨(dú)捐軀為故王? -- 出自近代·柳亞子·題張蒼水集
- 最憐日暮途窮后,猶有揮戈李晉王。 -- 出自近代·柳亞子·四月二十五日
- 一成興夏誅寒浞,三戶亡秦憶楚王。 -- 出自近代·柳亞子·闕題
- 玉節(jié)在船清海怪,金函開詔撫夷王。 -- 出自唐·殷堯藩·送源中丞使新羅
- 平臺賓客今何在,誰繼鄒枚從孝王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看雪
- 內(nèi)史兵機(jī)是所長,東師飛度取降王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李德林
- 簾外微明燭下妝,殿門放鑰待君王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宮詞效王建五首
- 老人背溫一體康,我欲持之獻(xiàn)天王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局中負(fù)暄讀書三首
- 中原正朔不出境,九州豪杰爭侯王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和陳器之詩四首·朝應(yīng)天:應(yīng)天寺有五圣御容
- 鄧侯楚山深閨房,名走上國交侯王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次韻奉酬無咎兼呈慎思天啟
- 耕叟不知鴻鵠志,笑觀宮室忤陳王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過蘄澤
- 過雨誰知非峽女,好風(fēng)應(yīng)是為襄王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蓬瀛臺二首
- 懶把窮通求日者,試將多病問醫(yī)王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贈龐安常先生
- 不見漢時(shí)張子房,身才六尺佐時(shí)王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贈天啟友弟
- 畢竟亡秦安用楚,區(qū)區(qū)猶勸立懷王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范增
- 遣子?xùn)|夷思入學(xué),受成西旅佇來王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和門下相公從駕幸學(xué)
- 相過近如蜂隔房,君家八斗陳思王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無咎兄贈子方寺丞見約出院奉謁復(fù)用原韻上呈
- 腸繞閶門祥已定,將軍畢竟是吳王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吳王郊臺
- 自言富貴不可量,女為公主男為王。 -- 出自唐·李頎·雜歌謠辭·鄭櫻桃歌
- 臺畔古松悲魏帝,苑邊修竹吊梁王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送客自兩河歸江南
- 憐師不得隨師去,已戴儒冠事素王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和浙西從事劉三復(fù)送僧南歸
- 西下磻溪猶萬里,可能垂白待文王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晚自朝臺津至韋隱居郊園
- 孟子不肯比伊尹,仲尼方可期文王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孟子
- 將軍忠憤世無雙,忍見狂童作假王。 -- 出自宋·杜耒·題李少保家傳
- 輕動玉纖歌遍慢,時(shí)時(shí)偷眼看君王。 -- 出自唐·和凝·宮詞百首
- 翻笑牡丹虛得地,玉階開落對君王。 -- 出自宋·寇準(zhǔn)·過新井慈光院留題海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