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在第13個字的詩句
王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臣億何嘗無氣性,芻言安得及王言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耄志十首
- 楊柳春風丞相府,梧桐夜雨濟王家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句
- 賴有小詩自陶寫,何須著論學王符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漫興一首
- 先持一事試靈君,敢問何年相王樸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觀社行
- 山深無人地只出,被服導從侔王公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題龍眠十八尊者
- 的是長庚星現世,秕糠伯友與王師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讀太白詩一首和竹溪
- 東道主人如謝守,西階重客欠王郎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即席用實之郎中韻
- 人欲關弓戕后羿,天寧飛箭中王羆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九和
- 漢家茅土橫九州,高門長戟封王侯。 -- 出自唐·李涉·六嘆
- 玄珠更將赤水浴,流火呈祥復王屋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次韻閻刑部才元楊梅
- 不然朝云頩薄怒,自持似對襄王時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次韻史院洪景盧檢詳館中紅梅
- 綠鬢旋同依帥府,華顛今并列王官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次韻徐元敏榷貨同年
- 山東河北因戎索,遠民日夜思王師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寄題王公明樞使豫章佚老堂
- 十月為陽慶小春,電樞來應帝王真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金國賀會慶圣節使副到闕紫宸殿宴致語口號
- 少年扶犁事西疇,老隌英游帝王州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送葛謙問運干
- 賸欲蒼生蘇息否,剛嚴須是相王嘉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邦衡再和再次韻
- 亡秦定必三戶楚,況今南北皆王土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次張亞夫喜雨
- 中原宿愁無地溯,歡呼從此歸王度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次張亞夫喜雨
- 倏忽興王定薊丘,漢家又以封王侯。 -- 出自唐·賈至·燕歌行
- 不是閒來夸景物,欲將謠俗寄王人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和王介夫游西禪兼呈黃承制
- 嘉謀讜論范京兆,激奸糾繆揚王庭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四賢一不肖詩·右高若訥
- 夢向夫差苑里游,宮娥擁入君王起。 -- 出自清·吳偉業·圓圓曲
- 多見攝衣稱上客,幾人刎頸送王孫。 -- 出自清·吳偉業·懷古兼吊侯朝宗
- 毳幕夜來時宛轉,何由得似漢王邊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明妃曲四首
- 一鶚難成燕雀伍,非熊本是帝王師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獻王大夫
- 此世喜登金骨塔,前生應是育王身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蜀王登福感寺塔三首
- 飽用黃金無所求,長裾曳地干王侯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述祖德贈湖上諸沈
- 平生好駿君已知,何必山陰訪王許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貽李湯
- 名高藝絕何翩翩,幾回決勝君王前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薛卿教長行歌(時量移湖州別駕)
- 青蘋葉底聲蓬蓬,當年曾號襄王雄。 -- 出自唐·李曄·秋宵恨
- 南國自然勝掌上,東家復是憶王昌。 -- 出自唐·上官儀·和太尉戲贈高陽公
- 多蓄多藏豈足論,有誰還議濟王孫。 -- 出自唐·徐寅·錢
- 一呼奪擊肯效死,風鶴尚信驚王師。 -- 出自宋·沈與求·山西行
- 雙樹金言付囑頻,閻浮外護托王臣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史館楊嵎學士以詩話及空門之事次韻和之
- 天子曷嘗遺故舊,先生不肯事王侯。 -- 出自宋·石孝友·釣臺
- 野壁山墻彭祖宅,塺花糞草項王宮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徐州
- 云巢九疑虞帝廟,雨昏三峽楚王臺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竹枝歌十首
- 虎符腰佩官益穹,歸來賀客皆王公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燕歌行
- 十載江湖嘆斷蓬,夢魂時到帝王宮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次韻元發弟秋日德余庵書事二首
- 小驛隳頹不見容,著鞭東走梵王宮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題宿松薤山寺
- 有如霓裳第三疊,按圖知拍逢王維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李似矩馬圖歌次韻
- 偕行相遇二三子,吳趙與我并王鐘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華亭風月堂避暑
- 我聞摩詰老居士,后身樓至今王維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次韻陶監丞茂安見贈
- 化閱行年如伯玉,心成全德過王駘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次韻文老使君宗兄見贈近體佳什兩篇仆與公別
- 於乎,床前戳地銀柱斧,禍在韓王金柜書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慈母愛
- 東扶海日紅桑椹,海風約在吳王洲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五湖游
- 畫工俗筆不可摹,漫作十國朝王圖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金人擊球圖
- 蠻衣有習黃巾帽,蠻旗無字題王號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唐刺史
- 上推先圣恩及孥,薦書上達天王都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孔節婦
- 安知大人自消息,天子不能子,王公不能儔,下顧二子真蜉蝣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大人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