牒在第7個字的詩句
牒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自笑年年隨宦牒,不如處處得閑行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將之榮州取道青城
- 晚途有奇事,隨牒得補處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夜讀岑嘉州詩集
- 晚賜綠衣隨宦牒,始操丹筆事戎旃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送潘景純
- 壯志異時開史牒,妙齡終日對書龕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送江寧彭給事赴闕
- 石圖分帝宇,銀牒洞靈宮。 -- 出自唐·王勃·秋日仙游觀贈道士(一作駱賓王詩)
- 二十八人初上牒,百千萬里盡傳名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喜王起侍郎放牒
- 歸去唯將新誥牒,后來爭取舊衣裳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送李馀及第后歸蜀
- 君來踵其跡,詞牒日清簡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齊山詩呈王學士
- 去秋隨相車,沿牒來東方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沖卿崇文宿營直睹壁上題名見寄并寄如了不
- 月來佐酒如隨牒,花自從詩各寄名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幽居雜興三首
- 老憶躬耕困隨牒,春風揮淚栗區(qū)村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栗區(qū)村與無斁別
- 自問何為爾,官牒見嬰纏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次陜郊
- 霧中溫洛浮仙牒,云表神崧薦壽杯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過洛陽有作
- 才苦空疏殘史牒,分從澄汰補衣囊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偶作寄季長學士
- 君年已艾服,沿牒困風塵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送伊闕鄭著作
- 金爐承道訣,玉牒啟玄機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道家四首奉敕撰
- 紫陽山下聞皇牒,地藏階前拜詔書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拜詔
- 瘠壤僅容席,訟牒徒紛綸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檢田
- 枌社有誰藏舊牒,賓云無處問遺聲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和李倅游武夷
- 乾道淳熙間,隨牒公之邑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送梁藤州廣譽解組還朝兼簡葛子章盧伯真
- 孤篷轉(zhuǎn)徙空隨牒,一出侵尋費三月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舟中書懷
- 旅舍既凄涼,臺牒更狼藉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感事
- 休論瑞應夸圖牒,羞死當年顧野王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書劉仲更春秋災異後
- 藻蘊科名通譜牒,旦希優(yōu)劣系修為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送赴省諸友·林汝大
- 追逮有踵接,符牒動山積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官務
- 尚憶前時司玉牒,試簪明日剪金花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壽王提舉二首
- 一生惟許國,史牒諒盈編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故知院樞密相公葉公挽章二首
- 圖狀況傳玩,志牒爭編摩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賦桐廬陳守瑞粟圖
- 聊把一麾隨宦牒,只尋三徑樂丘園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樓安撫挽詩
- 折桂時能取黃牒,肯堂賴子挹青氈,一新扁榜照華屋,共集尊罍招眾賢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叔韶弟上連桂堂牌會群從
- 君于文忠公,譜牒明派流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歐陽全真生日
- 金牛鏟光景,仙牒尚可閱。 -- 出自宋·周文璞·金牛洞
- 后來相繼隨宮牒,東西南北遙相望。 -- 出自宋·王邁·贈蕭棠仲致政
- 花下簾櫳閒訟牒,柳邊亭榭見旌旄。 -- 出自宋·何夢桂·贈喬縣尹
- 役胥遵大義,論牒上狂瀾。 -- 出自宋·陳曄·我愛淳安好
- 乾符宜永握,瑞牒遂停披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郊祀慶成詩
- 念為貧所驅(qū),隨牒二十年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寓居分寧去故鄉(xiāng)千里不歸者二年思念松楸成長
- 自古最先標瑞牒,有誰輕擬比楊花。 -- 出自唐·張義方·奉和圣制元日大雪登樓
- 防蠹舊編裁竹牒,蠲疴珍劑訪芝苗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贈石龍趙山人
- 山鬼湘娥通系牒,梅兄礬弟絕藩籬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次韻張直閣水仙花二首
- 追胥煩閭里,符牒紛以炤。 -- 出自宋·陳襄·送李惟肖尉尤溪
- 吏散庭空無滯牒,客來酒盡只新詩。 -- 出自宋·方大琮·送俊明李提舉
- 寧夸衣錦光前牒,便擬揮金繼昔賢。 -- 出自宋·傅察·無逸用前韻見謝復次韻三首
- 入承上合尚書牒,分掌中銓吏部郎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李無玷自左正言出守永州召為吏曹外郎尚阻敘
- 分茅錫土傳家牒,鐘鼎還須為勒銘。 -- 出自宋·劉騭·舊將
- 掛帆沖雪浪,懷牒董糟丘。 -- 出自宋·史彌寧·送伍啟之赴嚴陵比較務
- 雅俗舊儒文,民牒少訟爭。 -- 出自宋·田況·成都遨樂詩二十一首·冬至進天慶觀會太慈寺
- 一官從此浪隨牒,十生九死群鼪鼯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寄曹嘉父
- 過為世希氏,史牒鮮著名。 -- 出自宋·吳城·過至孝墓
- 序勞合優(yōu)遷,隨牒更遠役。 -- 出自明·王祎·贈陳憲史之福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