照在第12個字的詩句
照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
- 登尋丹壑到玄都,接日紅霞照座隅。 -- 出自唐·徐氏·玄都觀
- 清吹遙遙發帝臺,宸文耿耿照天回。 -- 出自唐·蘇颋·奉和圣制春臺望應制
- 寒爐局促坐成勞,暗淡燈光照二毛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楚寺寒夜作
- 大溈心付白崖前,寶月分輝照蜀天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荊渚寄懷西蜀無染大師兄
- 長憶前年送行處,洞門殘日照菖蒲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寄萍鄉唐稟正字
- 竹瓦雨聲漂永日,紙窗燈焰照殘更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荊渚偶作
- 連旬陰翳曉來晴,水滿圓塘照日明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春晴感興
- 天不容,地不受,日月不敢偷照耀。 -- 出自唐·盧仝·與馬異結交詩
- 羊車詎畏青門閉,兔月今宵照后庭。 -- 出自唐·楊師道·闕題
- 云房寄宿秋夜客,一燈熒熒照虛壁。 -- 出自唐·楊衡·宿云溪觀,賦得秋燈引送客
- 匣中縱有菱花鏡,羞對單于照舊顏。 -- 出自唐·楊凌·琴曲歌辭·明妃怨
- 船到南湖風浪靜,可憐秋水照蓮花。 -- 出自唐·劉商·送僧往湖南
- 金華省郎惜佳辰,只持棣萼照青春。 -- 出自唐·獨孤及·同岑郎中屯田韋員外花樹歌
- 幾程村飯添盂白,何處山花照衲紅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送知古上人
- 池邊草色迎人綠,庭下榴花照地紅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端午內中帖子詞·太上皇后閣
- 紫掖新書換使符,春晴紅旆照行艫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又寄公儀四首
- 未曉清風生殿閣,經旬赤氣照乾坤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句
- 澤國旅艎沖動黑,都門祖廟照堤紅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句
- 芳醪欲泥追嘉節,紅燭翻驚照病顏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依韻和梅圣俞從登東樓三首
- 河聲欲轉吞鼙鼓,山色初明照旆旌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依韻和景仁寄河中公儀龍圖
- 儜看仙班朝北極,暫移星節照西秦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訪別成獻甫經歷時新拜四臺御史之命二首
- 玉杯放酒成蕭索,錦帳留燈照寂寥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和景彝對花
- 瓜余玉箸鹢煩肺,冰滿銀壺照病顏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普凈院避暑呈陸子履學士
- 金門學士富才華,又擁雙旌照水涯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送陸子履悠撰出守澶淵
- 舞急錦腰迎十八,酒酣玉盞照東西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寄公辟
- 嚴祠初綴漢墀班,爚爚珠熉照幄寬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依韻和賈直孺舍人初春祠左太乙二首
- 蘋苔嫩色涵波綠,桃李新花照底紅。 -- 出自唐·萬齊融·三日綠潭篇
- 苕溪清淺霅溪斜,碧玉光寒照萬家。 -- 出自宋·陳堯佐·湖州碧瀾堂
- 直將騷雅鎮澆淫,瓊貝千章照古今。 -- 出自宋·趙抃·題杜子美書室
- 水浮蓬島通賓館,日出扶桑照戟門。 -- 出自宋·程師孟·荔枝二首
- 更向謝巖鐫麗句,清風千古照江湄。 -- 出自宋·劉述·重刻孫謝二公詩
- 手寫新詩成幾卷,亦教余事照千春。 -- 出自宋·王益柔·奉和堯夫
- 春色應隨步輦還,珠旒玉幾照龍顏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新春詞
- 漢家刺部官雖小,一鑒寒冰照八州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送宋屯田之湖南轉運判官
- 綠發文章驚紫殿,青云事業照黃扉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韓魏公生日三首
- 雷威無節雨霖頻,倍喜晴陽照火旻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喜晴
- 藩鎮一歸平削后,關河盡入照臨中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走筆依韻和楊進士倜登南樓之作
- 嫩柳濃花圍舊圃,朱甍碧瓦照春池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榮歸堂二首
- 幼年壯氣寒逾熱,更喜朱顏照飛雪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冬雪行
- 魚目間投引驪頷,夜光雙吐照貧家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后二日趙無愧杜君章垂和前篇復用元韻自和呈
- 曉殿春風迎拜舞,晚街霽日照傳呼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臘月二十三日群牧使元內翰曾龍圖同日拜樞參
- 曲江壯觀今蕪沒,不復紅妝照客船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依韻奉和經略司徒中寒食后池詩二首
- 青春事業收名路,白首光華照士林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贈陸元象文學
- 手寫新詩成幾卷,亦教馀事照千春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奉和堯夫
- 巫峽風高送帆席,錦江春動照旌旗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送張如瑩
- 水仙也曝晚霞衣,萬片鮮紅照綠池,花近酒杯逾酷烈,蓋隨舞袖忽欹垂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觀蓮
- 廊腰偃月勢環遭,秋宇澄明照一毫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登梵天上方
- 爍爍犀燈燃晚雨,亭亭蜜炬照晴霞。 -- 出自宋·范祖禹·席上探題二首
- 六月涼窗涼衽袖,二蘇辭翰照青冥。 -- 出自宋·董乂·望江南/憶江南
- 長堤一知一百里,榆莢楊花照眼明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聞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