焉在第10個字的詩句
焉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降觀于桑,卜云其吉,終焉允臧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定之方中
- 置驛常如此,登龍蓋有焉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秋日夔府詠懷奉寄鄭監李賓客一百韻
- 灌園曾取適,游寺可終焉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回棹
- 自是眾木亂紛紛,海棕焉知身出群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海棕行
- 枕帶還相似,柴荊即有焉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自瀼西荊扉且移居東屯茅屋四首
- 謝安不倦登臨費,阮籍焉知禮法疏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奉酬嚴公寄題野亭之作
- 古人稱逝矣,吾道卜終焉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寄岳州賈司馬六丈、巴州嚴八使君兩閣老五十韻
- 顱骨今不見,石函尚存焉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游悟真寺詩一百三十韻
- 況茲知足外,別有所安焉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贈杓直
- 為善吾無矣,知音子絕焉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哭祖六自虛(時年十八)
- 皇天無私阿兮,覽民德焉錯輔。 -- 出自先秦·屈原·離騷
- 余亦幽棲者,經過竊慕焉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冬至后過吳張二子檀溪別業
- 紫氣尚蓊郁,玄元如在焉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奉和圣制謁玄元皇帝廟齋
- 淡極始知花更艷,愁多焉得玉無痕。 -- 出自清·曹雪芹·詠白海棠
- 尺幅鮫綃勞解贈,叫人焉得不傷悲! -- 出自清·曹雪芹·題帕三絕句
- 飲酒或時有,得閑何鮮焉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偶書
- 畢景任詩趣,--孟郊焉能守硜硜--韓愈 -- 出自唐·韓愈·城南聯句
- 儒冠多誤儂飽諳,毛錐焉用君知否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都下和同舍客李元老承信贈詩之韻
- 以是曰褒貶,不如都無焉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和樂天贈樊著作
- 我聞語此事,乘舟往觀焉。 -- 出自宋·姜夔·昔游詩
- 自寓城闕下,識君弟事焉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病中寄白學士拾遺
- 我來討靈勝,到此期終焉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太湖詩·以毛公泉一瓶獻上諫議因寄
- 乙夜以觀之,吾君無釋焉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魯望昨以五百言見貽過有褒美內揣庸陋彌增愧
- 百禽不得一,十人九死焉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正樂府十篇·哀隴民
- 仕若不得志,可為龜鏡焉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七愛詩·白太傅(居易)
- 淪謝今亡矣,風流孰繼焉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利路提刑亡伯郎中挽詞二首
- 五行有常數,天所稟賦焉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章泉二老歌
- 始愿獲其所,賦詩此終焉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寄題栗亭縣名嘉亭
- 衡門不羨金門貴,藿食焉知肉食謀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樂道再以詩見寄
- 琚瓆不能使之少,盧秦焉能使之加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老病嘆
- 有卉秘神仙,君臣有禮焉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藥
- 嘗聞四書曰,經史子集焉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奉和襲美二游詩·徐詩
- 澄清得使者,作頌有人焉。 -- 出自唐·杜審言·和李大夫嗣真奉使存撫河東
- 向綠陰、竹影卷柴扉,終焉了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滿江紅·雨過東郊
- 詠其詞旨,蓋亦有深意焉,豈非三百篇之后,其諷刺之遺風耶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鵲橋仙 大雨 以上二首見靜齊至正直記卷三,
- 若過君平肆,窮通可問焉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邵夢得永康軍判官
- 他人握中有,未獲毫發焉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回陳郎中詩集
- 桐棺三寸厚,在昔誰免焉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與蔣秘別二十六年田棐二十年羅拯十年始見之
- 衰野今行矣,隆中有待焉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代書寄歐陽永叔四十韻
- 斯文如已矣,此地可終焉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中條山
- 身心自有安存地,草木焉能媚惑人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年老逢春十三首
- 不棄既能存故舊,久要焉敢忘平生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代書吟
- 敢謂客之說,曾無所取焉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寄謝三城太守韓子華舍人
- 明皇與妃子,自此歲幸焉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宿華清宮
- 不然只自苦,于我何益焉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憐貓示內
- 列生御風歸,飼豕如人焉。 -- 出自唐·顧況·歸陽蕭寺有丁行者能修無生忍擔水施僧況歸命
- 人間無實事,惟醉庶幾焉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冬日放言二十一首
- 三十不官亦不娶,時人焉識道高下。 -- 出自唐·李頎·送劉十(一作劉十一)
- 使臣將王命,豈不如賊焉。 -- 出自唐·元結·賊退示官吏
- 耕者我為先,耕者相次焉。 -- 出自唐·元結·漫歌八曲·故城東
“焉”同音字
- 腌
- 黬
- ?
- 焱
- 嵼
- 檐
- 蜒
- 欕
- 溎
- 淊
- 醶
- 鬳
- 炏
- 齞
- 喦
- 爓
- 顩
- 剡
- 埏
- 烻
- 炎
- 眼
- 訮
- 齴
- 研
- 厭
- 厭
- 嚈
- 猒
- 顏
- 顔
- 嚴
- 乵
- 儼
- 偃
- 偐
- 傿
- 儼
- 兗
- 兗
- 剦
- 匽
- 厴
- 厳
- 厴
- 咽
- 唁
- 啱
- 喭
- 噞
- 嚥
- 嚴
- 囐
- 堰
- 塩
- 墕
- 壛
- 壧
- 夵
- 奄
- 妍
- 妟
- 姲
- 姸
- 娫
- 娮
- 嫣
- 嬊
- 嬮
- 嬿
- 孍
- 宴
- 巖
- 崦
- 嵃
- 嵒
- 嵓
- 嶖
- 巌
- 巖
- 巗
- 巘
- 巚
- 延
- 弇
- 彥
- 彥
- 懨
- 愝
- 懕
- 懨
- 戭
- 扊
- 抁
- 掩
- 揅
- 揜
- 敥
- 昖
- 晏
- 暥
- 曕
- 曣
- 曮
- 棪
- 椻
- 椼
- 楌
- 樮
- 檿
- 櫩
- 歅
- 沇
- 沿
- 淹
- 渰
- 渷
- 湮
- 滟
- 演
- 漹
- 灎
- 灔
- 灧
- 灩
- 煙
- 焉
- 焔
- 焰
- 煙
- 熖
- 燄
- 燕
- 牪
- 狿
- 珚
- 琂
- 琰
- 甗
- 鹽
- 硯
- 硏
- 硯
- 硽
- 碞
- 礹
- 筵
- 篶
- 簷
- 綖
- 縯
- 罨
- 胭
- 臙
- 艷
- 艶
- 艷
- 莚
- 菸
- 萒
- 蔅
- 虤
- 蝘
- 衍
- 裺
- 褗
- 覎
- 觃
- 觾
- 言
- 訁
- 詽
- 諺
- 讌
- 讞
- 讠
- 諺
- 讞
- 豓
- 豔
- 贋
- 贗
- 贗
- 躽
- 軅
- 遃
- 郔
- 郾
- 鄢
- 酀
- 酓
- 釅
- 醃
- 醼
- 釅
- 閆
- 閹
- 閻
- 閆
- 閹
- 閻
- 隁
- 隒
- 雁
- 顏
- 饜
- 饜
- 騐
- 験
- 騴
- 驗
- 驠
- 驗
- 魘
- 魘
- 鰋
- 鳫
- 鴈
- 鴳
- 鶠
- 鷃
- 鷰
- 鹽
- 麣
- 黡
- 黤
- 黫
- 黭
- 黶
- 鼴
- 鼴
- 龑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𡚇
- 𢌨
- 𤜵
- 𤟟
- 𦎣
- 𦧡
- 𩷑
- 𪒠
- 𪗙
- 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