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在第9個字的詩句
火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穹廬架屋石崚嶒,香火西風只一僧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游清潭呂資益蟠谷絕·谷庵
- 六宮粉黛黃埃里,漢火無光吹不起。 -- 出自明·解縉·題文山上巳詩
- 萬古驪山下,徒悲野火燔。 -- 出自唐·鮑溶·長城
- 蘭煙對酒客幾人,獸火揚光二三月。 -- 出自唐·鮑溶·雜曲歌辭·夜寒吟
- 託質朝陽地,含芳改火時。 -- 出自宋·丁謂·桐
- 知君雅有超然汪,香火它年作社人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和曾令綽
- 樹深月色薄,稍以燈火助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謁孔先生
- 晉唐相望已千年,香火如今數十賢。 -- 出自宋·方信孺·十賢祠
- 自嘆水一杯,孰救炎火熾。 -- 出自宋·包恢·馬上口占感梅感事二首
- 駑才不堪駕十乘,爝火或可繼殘夕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書懷
- 五行,全四象,不調停火候,間斷如閑。 -- 出自宋·葛長庚·滿庭芳·鼎用乾坤
- 鳴鏑處,生縛胡雛,烽火傳音耗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喜遷鶯·淮山秋曉
- 怒吹不待族,赤日行火繖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社日以旱蔬食
- 山城難覓葡萄綠,竹火終強鵓鴿青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贈談命者
- 身沒猶何罪,遺墳野火燃。 -- 出自唐·項斯·經李白墓
- 我人起處愁無極,煙火消時樂有馀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萬年春·道人財色酒雖無
- 水云游、誓不回眸,趁火院逼*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清心鏡
- 九霞覆鼎澄輝,九還火,煉神丹轉光瑩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黃河清 繼重陽韻
- 所謂父母并亡獨擔火院遇修仙無者離家緣,蟻穿珠通道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無夢令 繼重陽韻 藏頭 拆起十字 重陽教化
- 木金三間通玄路,水火同流結寶岑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十報恩
- 師父重陽教我,消煙火、悟假修真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滿庭芳 忍忍忍
- 拈弄風飚風險團水火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蘇幕遮 自害風
- 隨緣過,守清貧柔弱,火滅心低。 -- 出自元·譚處端·神光燦 贈穆先生
- 姬因不告去,飄若風火升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義俠歌(效白樂天體)
- 田園無際豐生產,烽火高臺憶戰爭。 -- 出自·老舍·贈小海燕評劇團
- 去年作邊吏,出入烽火間。 -- 出自宋·蘇洵·送任師中任清江
- 去上作邊吏,出入烽火間。 -- 出自宋·蘇洵·送任師中任清江
- 縱有丹爐在,難吹漢火燃。 -- 出自宋·真山民·梅仙山
- 殷勤護惜金爐鴨,香火因緣付與渠。 -- 出自清·曾國藩·歲暮雜感十首
- 太極有形外,幾宵燈火前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挽平山菊澗
- 豺狼不食茅焦肉,水火安能熄六經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上·李斯三首
- 紛紛蜀土祠諸葛,香火曾分北地王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下·北地王諶
- 木牛流汗上青天,漢火明知不可然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下·費祎
- 虎頭帶角人難措,石火電光休密布。 -- 出自宋·釋安永·偈頌十二首
- 虎頭帶角人難措,石火電光須密布。 -- 出自宋·釋寶印·偈頌十五首
- 知投身於火悉皆成火,似鎔像為金莫不□□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度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煙霞聚散歸深谷,水火相逢不用乾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金鼎精須煉,華池水火紅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鐘鼓風雷上,星辰燈火前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游烏石寺
- 萬井炊煙歇,千家市火殘。 -- 出自明·吳兆·新秋建安王半隱園應教二首
- 蠶眠桑老紅閨靜,燈火三更作繭圓。 -- 出自清·黃燮清·長水竹枝詞
- 一般行樂未知極,烽火忽至將如何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明皇秉燭夜游圖
- 久聞離亂今始見,煙火高低變烽燹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次韻楊孟載早春見寄
- 楊柳燕差差,鄰家換火時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春日懷諸親舊
- 六宮不敢解羅衣,獵火照山君未歸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楚妃嘆
- 詩書不讀談常到,香火如勞意更閑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愁闌
- 鋒刃奔濤色,旌旗焰火文。 -- 出自唐·沈佺期·塞北二首
- 銅柱威丹徼,朱崖鎮火陬。 -- 出自唐·沈佺期·三日獨坐驩州思憶舊游
- 遇坎即乘流,西南到火洲。 -- 出自唐·沈佺期·從驩州廨宅移住山間水亭贈蘇使君
- 譬如治危病,下計用火攻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雜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