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在第7個字的詩句
火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湖山變朝市,烽火滿乾坤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葛嶺
- 時借牛礪角,敲火戲童豎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石翁嫗
- 哀泉瀉幽壑,鬼火明荊榛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陳武帝宅遺址
- 老松墮枝供武火,枯蒲織蓆遮窗破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次韻曠翁四時村居樂
- 閱人江樹老,經火路牌殘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杉樹牌晚憩
- 帶霜楓葉寒供火,隨月梅梢瘦入窗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詠眠窩
- 想當營度欲鼓火,野鬼夜哭山精愁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天下第二鐘歌
- 古今余往事,兵火剩殘生。 -- 出自·陳昂·移居巴陵
- 藥鼎施人寒種火,菜畦行虎宿無籬。 -- 出自宋·陳舜俞·新羅巖
- 黃冠守蕭堂,香火雜薪槱。 -- 出自宋·陳舜俞·靈祐觀
- 奸豪爍危行,烈火燎于原。 -- 出自宋·陳舜俞·失題
- 丹杏饤盤深簇火,碧醪傾盞釅堆餳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銅陵縣端午日寄兄弟二首·寄經父
- 我來值日暮,篝火為踟躕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劉公詩
- 白沙聊系泊,燈火夜深時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石城祠
- 落日人心急星火,招招舟子更來遲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侯塘渡
- 西晉風流馀劫火,南人野哭怨寒笳。 -- 出自近代·寧調元·秋興,四疊前韻
- 叢祠明滅篝燈火,落日凄涼榆塞笳。 -- 出自近代·寧調元·秋興,用草堂韻
- 漁家孤笛秋,煙火疏林暮。 -- 出自明·王恭·梅城小景
- 強弱不可盡,星火何稀疏。 -- 出自·陳獨秀·遠游
- 昆明劫燒成灰火,臨平葑湖撥不開。 -- 出自元·張憲·黃天蕩
- 鳧鷗狎幾席,漁火明亭樓。 -- 出自明·李濂·沔陽秩滿北上漢水舟中感舊書懷卻寄污郡諸寮
- 風聲先上郡,烽火絕秦關。 -- 出自明·李濂·送張鵠舉巡撫榆林
- 一棹轉圓沙,燈火來相催。 -- 出自宋·蔡逸·游圣水興慈寺
- 依稀貪佛日,香火宿諸方。 -- 出自宋·蔡肇·和慎思未試即事雜書率用秋日同文館為首句
- 定知歸得侵燈火,家在菰蒲最盡頭。 -- 出自宋·曹緯·自齊山借舟泛湖還家
- 日日扣門來乞火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恭州報恩長老宣公以四偈見別用韻為謝
- 是時甫七月,大火方西流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喜陳行之病起
- 香醪秋露薄,膏火曉星疏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丙戌元夕
- 急景豈容留石火,余香可處認空花。 -- 出自宋·陳棣·次韻王有之主簿
- 人家盡換新榆火,唯有垂楊帶舊煙 -- 出自宋·陳昉·寒食湖上
- 六代興亡明舍火,五州松竹渡甌風。 -- 出自宋·陳輔·詩二首
- 一株西北平安火,萬里東南無盡燈。 -- 出自宋·陳杰·燈夕解嘲和同官二首
- 夜來一炬平安火,賸喜先寬玉食憂。 -- 出自宋·陳杰·寄贈
- 故得其正,泉達火然。 -- 出自宋·陳杰·充善堂為吳氏題
- 齋廚夜半無留火,不待晨雞接淅行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暮宿化成庵
- 手澤流芳凌劫火,欽承猶得到來孫。 -- 出自宋·陳世崇·題曾氏諸帖
- 丹青妙輪奐,香火閟幽深。 -- 出自宋·陳天麟·茅殿寺
- 矧逢暑夕遠燈火,杖策月林時散步。 -- 出自宋·陳文蔚·夏夜露坐偶書且勉同學子
- 關山方北顧,煙火又南樓。 -- 出自宋·陳峴·舟次鄂州
- 生榮死辰如觀火,吉去兇來莫問龜。 -- 出自宋·陳襄·白頭
- 旱風爍我膚,饑火煎我腸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饑旱
- 一朝邊亭靜烽火,詔書自議麒麟功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看花曲
- 同袍恩有愛,燈火細溫存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渡長泖投小蒸邵教授宿
- 黃煙暮接淮南火,白米秋攢浙右船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客京口
- 梅天氣濕常留火,草岸蚊多懶近燈。 -- 出自宋·戴栩·答徐提干移居之問
- 早擊暮遮夜秉火,遺子已復同蜩蛩。 -- 出自宋·戴栩·捕蝗回奉化泊剡源有感
- 萬事已云足,心火炎不休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秀亭秋懷十五首
- 奈何近百載,種火灰中深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學詩吟十首
- 道路謾奔赴,燈火徒苦辛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七十翁吟五言古體十首
- 屑麥調酥慢熬火,牡丹花共菊芽煎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春晚雜興十二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