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在第13個字的詩句
火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殘星點點照船明,敲石寒爐曙火生。 -- 出自明·王叔承·曉過八坼
- 自君騷破瀟湘天,詞人,蠹魚螢火浮殘編。 -- 出自明·王叔承·汨羅潭吊屈原
- 此時觀中楊道人,三四黃冠擁火盆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谷日大雪口號二首(客南京)
- 朝辭邸第風塵暗,夜度居庸塞火明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保安州(寄青霞沈君)
- 春衣未染新絲織,午篆猶分舊火添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江村寒食
- 白頭灶戶低草房,六月煎鹽烈火旁。 -- 出自清·吳嘉紀·絕句
- 高人夢惜藏巖里,白硾封題寄火前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聞道林諸友嘗茶因有寄
- 征東留滯一年年,又向軍前遇火前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晚春
- 空郊已嘆周禾熟,舊苑應尋漢火殘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送友赴闕
- 天門街里倒天樞,火急先須卸火珠。 -- 出自唐·李休烈·詠銅柱
- 天門街上倒天樞,火急先須卸火珠。 -- 出自唐·李休烈·詠毀天樞
- 誰家魚網求鮮食,幾處人煙事火耕。 -- 出自唐·張南史·春日道中寄孟侍御
- 雷威無節雨霖頻,倍喜晴陽照火旻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喜晴
- 裁成蜀國添花錦,貴重丹砂伏火銀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次韻答德瑞
- 向來玄鑰笑談啟,大勝幾年膏火讀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謝翟元卿詩卷見投
- 若人胸中著奎壁,落筆似不煙火食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再次韻謝徐監岳惠和章
- 分明自有天知己,趣檄和看騎火紅。 -- 出自宋·吳泳·送梁漕江歸
- 暗數殘更,半欹孤枕,對夜深燈火。 -- 出自宋·晁端禮·醉蓬萊·向重門深閉
- 勞神應念日月走,瞑目深哀膏火然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真君觀
- 人猶認假為真實,蛾豈將燈作火看。 -- 出自宋·惠洪·鷓鴣天·蜜燭花光清夜闌
- 我來乞盟閱八千,除館又經融火六。 -- 出自宋·洪皓·小王親迎賦此贈行卒間聊遺鄙懷
- 席重遙憶談經會,酒噀寧知救火謀。 -- 出自宋·洪皓·元日有感
- 又復沃之瓊丘泉,過口腹腸如火煮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巨濟弟書夢求詩賦古風云
- 虺殨老馬踏深泥,投宿村坊燈火微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宿撞抗劉家店
- 偶然樽酒得佳趣,半夜花間燈火明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春晴
- 山根合處客帆過,日腳斷邊漁火明,投老一身無地著,欲憑雙槳寄浮生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將至澤溪
- 介休借車振蒼穹,十八葉幡如火紅。 -- 出自宋·鄧肅·大水雜言
- 宗門夙了風幡動,杰閣聊修香火緣。 -- 出自宋·鄧肅·陳大夫華嚴閣
- 色隨春焙茶煙碧,涼入晨烹灶火殘。 -- 出自宋·馮時行·謝韓秀才送松栽四首
- 此生擾擾事無窮,脫得閑身石火中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雜詩二十七首
- 梅霏正作侵衣冷,余暖猶思烘火邊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和雙溪三首
- 白團扇子白紗衣,怕見螢光作火吹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扇子詩
- 松楠陰陰水邊寺,一餉欵尋香火緣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送叔規
- 猗那清廟復在眼,此作未許秦火焚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文約用韻請別作此留之并柬簽判李丈
- 家僮應照田蠶{上竹中彗下火},頻曬漁蓑理釣車。 -- 出自宋·李洪·元夕書懷
- 只圖徑取衣冠掛,不愿更尋香火緣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適齋掛冠次韻
- 張頤一飽非難辦,爭得君家伏火丹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和人乞朱櫻十首
- 官間只起樊籠嘆,內熱真猶膏火煎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講稿公妓飲問政堂有誚予不來者借韻呈司戶同
- 晚晴驟喜窗明處,猶倚蒲團附火紅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喜晴
- 誰憐老去斗升祿,未博平生燈火勞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贈別謝茂直
- 平生無限幽深意,付與匡床竹火爐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微霰雪
- 嗟輞水淪漣,與月上下,寒山遠火蒙籠。 -- 出自宋·汪莘·哨遍·近臘景和
- 所期壁地今城守,不善因糧卻火攻。 -- 出自宋·曹彥約·久雨嘆
- 雨多愁麥又憂苗,不雨還憂旱火驕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閑中口占數絕·聯雨解悶
- 雖云暫閒未嘗約,一念長作膏火煎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虞萬州生日
- 和風釅日又清明,茶事驚呼探火新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清明日侍親輿游海云寺四首
- 刀兵之劫遍大地,三界同聚一火宅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雁湖先生揆初在旦某以家藏唐畫熾盛光如來像
- 危機欲濟重坎陷,暴征須戢猛火烈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和小阮沇感時韻
- 天機翕辟一翻手,看取桃林騎火紅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連日得關表捷報聞敵騎無復留境上者志喜成詩
- 靜觀生物春風里,笑拂詩牌劫火余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游道何二山晚包倪氏玉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