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在第13個字的詩句
火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秋聲索索起桑麻,古道人歸煙火靜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秋風三首
- 支離臥病不知秋,暑退初驚大火流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秋日即事三首
- 此翁身如白玉樹,已過千百大火聚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聞子瞻嶺外歸贈邠老
- 暮投陽翟荒涼驛,正見人家燈火光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至日有感
- 天晴海上峰巒出,野暗人家燈火明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登城樓
- 潼潼水勢向江東,此地曾聞用火攻。 -- 出自近代·秋瑾·赤壁懷古
- 春來老病尤珍荷,并食中腸似火燒。 -- 出自唐·盧延讓·謝楊尚書惠櫻桃
- 銀泥殿里嫌紅燭,教近龍床著火珠。 -- 出自唐·和凝·宮詞百首
- 勤呼為惜蓮燈爛,多病猶貪芋火紅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孫使君約觀燈以病不果往以詩見強次韻和酬
- 不妨赴詔暫歸寧,躍馬惟消兩火程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薛殿院將赴闕先歸絳臺迎覲
- 瑤山直上玉梯橫,不用銀花散火城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元夕再用韻
- 寒灰自分終消歇,賴有詩兵斗火田。 -- 出自清·譚嗣同·除夕感懷
- 夷陵城闕倚朝云,戰敗秦師縱火焚。 -- 出自唐·胡曾·詠史詩·夷陵
- 瓶開枸杞懸泉水,鼎煉芙蓉伏火砂。 -- 出自唐·包佶·答竇拾遺臥病見寄
- 夾城煙淡草霏霏,晉俗相傳禁火時。 -- 出自宋·夏竦·寒食
- 空記得、小合題名,紅箋青制,燈火夜深裁剪。 -- 出自宋·呂渭老·選冠子·雨濕花房
- 不知老圃風煙外,請祝圣人香火緣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山中
- 厥草惟夭簇絳繒,猩紅初滴尚火蒸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赪桐花
- 駕風萬鶴危欲仙,此腹久無煙火氣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合紙屏為小閣畫臥袁訪戴其上名之曰聽雪各與
- 一詩連夜穿兵衛,略似齊城戰火牛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杜監簿
- 雍陶池上風雨集,摩詰田中煙火遲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荷鷺圖為薛御史作
- 聽疑野寺昏鐘遠,望憶江船夜火明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夜窗聽雨
- 檀檐金墄猶堪笑,愿作重來赴火蛾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下·憲宗
- 六鰲不戴林光瑟,覆轍相尋似火蛾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上·武帝
- 晚風蟬響勝金奏,夜露螢光即火城。 -- 出自宋·鄧林·村居
- 投之重津而光愈發趙,加之烈火而色無少假。 -- 出自宋·釋惟一·偈頌一百三十六首
- 凡愚不取自逍遙,其奈心如似火燒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陰陽青里和煙碧,天地相鮮似火紅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離男坎女甚清廉,金鼎分毫上火炎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依時消息專心記,在意停騰運火徐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根株種植華池內,藥鼎煎催運火勻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馬蹄樸索客心懶,十里無人煙火斷。 -- 出自明·吳兆·過田家
- [圜鐘為宮]赫赫皇圖,炎炎火德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納火禮祀大辰十二首
- 庭前雨過鵝群浴,池上風來螢火新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秋感
- 當年出塞共臨戎,箭滿行營戌火紅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哭黃直卿寺丞二首
- 黃昏日暮驅羸馬,夜宿濉陽烽火下。 -- 出自唐·李涉·濉陽行
- 至今鬼燐青無數,認作文殊佛火明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天池燈
- 寶峰翠壓小房櫳,簾映平安候火紅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春風堂左偏鄭宣撫詩刻猶存程季允次韻亦賦
- 從無入有云峰聚,已有還無電火銷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寄禪師
- 建元看別上元燈,處處回廊斗火層。 -- 出自唐·章碣·上元夜建元寺觀燈呈智通上人
- 出秋霜,價錢可,贏得撥灰兼弄火,暢殺我。 -- 出自宋·潘閬·句
- 絳礬收涎體紆縈,飛刀鏤切武火烹。 -- 出自宋·沈與求·錢塘賦水母
- 兒牽母衣抱父泣,文書催行星火急。 -- 出自宋·李呂·滄海行
- 淮南漸遠波聲小,猶見揚州望火樓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湖州歌九十八首
- 棟梁今日皆焦士,新有園丁種火麻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賈魏公府
- 青蕪古路人煙絕,綠樹新墟鬼火明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錢塘
- 幾年脫跡冠冕窟,一味偷生兵火中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次韻奉送李季言四首
- 光堯初御六龍天,上直參維大火躔。 -- 出自宋·趙彥端·壽皇太子三首
- 君不見城南風起寒食近,老農火耕陳帝墳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苕山水歌
- 千家萬家雞犬盡,十城五城煙火空。 -- 出自明·何景明·盤江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