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在第10個字的詩句
火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晨窗并幾案,莫檠共燈火。 -- 出自宋·呂祖謙·過九江贈同舍陳伯秀
- 秋成尚百日,急迫如星火。 -- 出自宋·龐謙孺·古詩
- 安自從公橘中隱,細論火棗與交梨。 -- 出自宋·彭龜年·和徐思叔謝向大夫惠柑四首
- 趙州老漢,大似因風吹火,順水颺帆,擊碎斯關。 -- 出自宋·釋道寧·偈六十三首
- 擺手御街來往,不怕巡火所由。 -- 出自宋·釋道顏·頌古
- 喪盡生涯賣笊籬,白拈火里討便宜。 -- 出自宋·釋德光·頌古十三首
- 要會我師親的旨,紅爐火盡不添柴。 -- 出自宋·釋德遵·頌
- 今朝正月已半,是處燈火繚亂。 -- 出自宋·釋法泰·偈七首
- 坐久卻成勞,撥動爐中火。 -- 出自宋·釋梵琮·偈頌九十三首
- 住個庵兒最孤絕,爐中火種渾如滅。 -- 出自宋·釋梵琮·偈頌九十三首
- 只把手頭些子力,撥開火種自燒鐺。 -- 出自宋·釋梵琮·山居
- 東家李四婆,西家來乞火。 -- 出自宋·釋光祚·偈
- 宮漏沉沉夜色深,燈殘火盡絕知音。 -- 出自宋·釋慧暉·和芙蓉和尚四句偈頌·解針枯骨吟
- 而今底事難覆藏,蓋是火后莖茅長。 -- 出自宋·釋慧空·南華利侍者持{上蟲下丙}和尚語至疏山請校入
- 三世如來說妙義,炎炎火燄雪火飛。 -- 出自宋·釋如珙·偈頌三十六首
- 古今多少人以橘皮為火,紛然錯認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偈頌一百一十七首
- 金佛不度爐,木佛不度火。 -- 出自宋·釋曇華·偈頌六十首
- 泥佛金佛木佛,度水度火度爐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禮·頌古五十三首
- 若言更不會,丙丁來求火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金剛隨機無盡頌·究竟無我分第十七
- 忽然捉敗不相饒,丹霞火裹純金色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頌十玄談·回機
- 帶累盲龜失浮木,欲來火里透金塵。 -- 出自宋·釋有權·頌古十一首
- 半夜失卻牛,平明拾得火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
- 大地皆凍鎖,遍界熱如火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朋·偈傾一百六十九首
- 潑天聲價陳睦州,咬人火急瞌睡虎。 -- 出自宋·釋子益·偈頌七十六首
- 憶昔玉幾時,分贓不合火。 -- 出自宋·釋子益·偈頌七十六首
- 殘陽忽黑雨雹飛,霹靂火著枯杉枝。 -- 出自宋·四錫·峨嵋山歌
- 長河西來齧山足,{左火右粦}火白日明峰巔。 -- 出自宋·宋球·玉華山
- 神剜鬼刻字崛奇,水精火齊光陸離。 -- 出自宋·宋無·僧見觀盡薄萄
- 可憐遐地產,常化燎原火。 -- 出自宋·孫冕·句
- 手提四方人,脫之於水火。 -- 出自宋·五邁·東歸至衢城十五里頭
- 竹花結產未忍食,刀耕火種五里香。 -- 出自宋·閻伯敏·十二峰·棲鳳
- 別有金丹簡且真,不煩火候不勞神。 -- 出自宋·袁甫·魏鴻禧敘別二首
- 是歲更名州作沃,自謂火炎瑞可撲。 -- 出自宋·周麟之·中原民謠·過沃州
- 百斛明珠米在倉,沉香火底捻銀簧。 -- 出自宋·朱繼芳·和顏長官百詠·朱門
- 內景琴心飗谷夜,外丹火候杏園晨。 -- 出自明·戴良·懷項彥昌
- 白登山頭熊夜啾,胡人火獵無時休。 -- 出自明·蔡羽·桑乾河
- 云母屏開齊奏樂,沉香火底并吹簫。 -- 出自明·顧德輝·天寶宮詞十二首寓感(草堂雅集題云“唐
- 多少朱門咽弦管,沉香火底按琵琶。 -- 出自明·居節·春寒
- 蠶繭紙新教寫字,龍香火暖聽吹笙。 -- 出自明·居節·舟中夢后月明江清悵然有懷
- 生兒但作斗雞豪,琵琶火消髑髏赤。 -- 出自明·劉定之·五臺行(詠梁、唐、晉、漢、周)
- 一夕春從天上回,六街火樹徹明開。 -- 出自明·劉侃·都城元夕
- 其晨日旁氣,中黑外如火。 -- 出自明·劉溥·送駕北征
- 知是燔柴禮初獻,沉香火起燭天紅。 -- 出自明·陸容·南郊雜韻(六首)
- 裨將分屯三十營,營營火炮震天鳴。 -- 出自明·茅榛·遼西歌
- 冀野風生雙虎斗,咸陽火起一龍飛。 -- 出自明·綿竹山人·失題
- 春陰畫閣寒,坐撥沉香火。 -- 出自明·明沈定王·擬古宮詞(二首)
- 絳宮一方寸,天淵復冰火。 -- 出自明·王履·古藤疑為蛇惕然
- 劉禪呆孺子,諸葛延王火。 -- 出自明·王跂·跛乘跛
- 城中春思慵,楚夢熏蘭火。 -- 出自明·王懌·石城曉
- 秦灰已冷文字滅,嶧山火焚石鼓裂。 -- 出自明·張宣·贈鐵筆屠宗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