瀣在第7個(gè)字的詩(shī)句
瀣在第七個(gè)字的詩(shī)句
- 鬼神嚴(yán)厲守,沆瀣勤沐浴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寄成都籧道人
- 餐六氣而飲沆瀣兮,漱正陽(yáng)而含朝霞。 -- 出自先秦·屈原·遠(yuǎn)游
- 還入九霄成沆瀣,夕嵐生處鶴歸松。 -- 出自唐·李紳·慶云見
- 蟾蜍生夕景,沆瀣余清旦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追和虎丘寺清遠(yuǎn)道士詩(shī)
- 夜久金莖添沆瀣,室虛寶月映琉璃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姚道人
- 病久渴心思沆瀣,夢(mèng)回余念屬瀟湘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堂成不施丹雘唯紙窗水屏蕭然如野人之居偶作
- 好向中宵盛沆瀣,共嵇中散斗遺杯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秘色越器
- 清似玉壺承沆瀣,游人掬飲凜生風(fēng)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仙跡巖題詩(shī)二十三首·冷泉
- 鶴嘴瓶深貯沆瀣,西峰倒碧翻蒲萄。 -- 出自宋·徐照·上木詹事生日十月十五
- 露坐仙人餐沆瀣,水行漁父燭須眉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次韻知縣兄
- 群仙餐霞吸沆瀣,豪貴蒸乳盛琉璃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采菌
- 花環(huán)實(shí)娜涵沆瀣,天上那知在鰲背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賦馬漕桂巖
- 屑玉晨光明沆瀣,流珠夜氣郁蘭玕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謹(jǐn)和老人初冬即事
- 曉案祇應(yīng)餐沆瀣,夜灘誰見弄潺湲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寄靈仙觀舒職方學(xué)士
- 偓佺何時(shí)見,沆瀣聊獨(dú)揮。 -- 出自宋·洪邁·九月十七日夜度蔡道嶺宿彌勒院
- 色含三秋玉沆瀣,韻壓六尺金狻猊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向元伯寄爇香陶爐有心清聞妙之語
- 朝霞為羞兮沆瀣為醴,瑤華玉饌兮錯(cuò)雜而陳前。 -- 出自宋·崔敦禮·九序
- 醍醐馥牙頰,沆瀣沃肺胃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旅館三適
- 那知物外有沆瀣,但欲書中覓青紫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先君守官司醴陵日予嘗隨先生讀書岳麓山法華
- 絳闕不須餐沆瀣,玉池何事養(yǎng)胎津。 -- 出自宋·鄧肅·從昭祖乞糖霜
- 張子長(zhǎng)鬣師,沆瀣入肺腸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送張道士游西山至道觀
- 為乞曉瓶真沆瀣,不應(yīng)眉?jí)郦?dú)南陽(yáng)。 -- 出自宋·曾協(xié)·野菊澗
- 夜深松桂寒,朝瀣生林霏。 -- 出自宋·崔與之·題吉水黿潭李氏仁壽堂
- 問龜何所餐,沆瀣凝秋陽(yáng)。 -- 出自宋·陽(yáng)枋·昆岳有佳人四章壽黃循齋
- 清凈何須餐沆瀣,抱素肯養(yǎng)瓊田鴉。 -- 出自宋·陽(yáng)枋·壽李使君宣義父子同日
- 宇宙大圓鏡,沆瀣際空浮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水調(diào)歌頭·洞庭千古月
- 真奇處,但餐沆瀣,不染繁華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沁園春·晚出千林
- 獨(dú)吸泠風(fēng)飲沆瀣,去向南溟六月息。 -- 出自宋·何夢(mèng)桂·和寄可庵盧教諭
- 白粲銅盤傾沆瀣,清明寶玦破珊瑚。 -- 出自宋·仇遠(yuǎn)·題趙子固水墨雙鉤水仙巷
- 五夜藥苗滋沆瀣,四時(shí)花影蔭莓苔。 -- 出自唐·殷文圭·題胡州太學(xué)丘光庭博士幽居
- 承露玉杯餐沆瀣,真合喚,水中仙。 -- 出自元·趙孟*·江城子 賦水仙
- 月殿承恩沾沆瀣,星槎流影下陂塘。 -- 出自元·邵亨貞·泖濱見荷花(二首)
- 九色黃云籠沆瀣,三峰青靄,遠(yuǎn)接萬川。 -- 出自元·侯善淵·滿江紅·昂簪策杖
- 希死乘浩氣,沆瀣飲元精。 -- 出自宋·黃庶·次韻和中伏坐夜
- 鑄杯獻(xiàn)公酌沆瀣,雕盤棗實(shí)如瓜大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叔祖閣學(xué)生朝以丹砂鑄酒杯為壽
- 聞?dòng)须y老藥,沆瀣和丹砂。 -- 出自宋·陳舜俞·寄揚(yáng)州知府錢舍人
- 天下定應(yīng)添沆瀣,山頭信亦有泥洹。 -- 出自宋·陳舜俞·天池院
- 又疑仙掌流沆瀣,破□傾來和玉屑。 -- 出自宋·黃庚·白酒歌為巖翁賦
- 一派石泉流沆瀣,數(shù)庭霜竹顫瑯玕。 -- 出自宋·郟亶·呈王荊公
- 閑攝高云游沆瀣,靜收浮氣借光靈。 -- 出自宋·李復(fù)·答人見贈(zèng)
- 凄涼生倦枕,沆瀣入疏欞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殘燈
- 滄浪振幽潔,沆瀣餐云腴。 -- 出自宋·孫應(yīng)時(shí)·李允蹈以詩(shī)見詒走筆和之李號(hào)能詩(shī)諸貴人客也
- 落雨敗梧隨沆瀣,牽風(fēng)寒藻舞淪漪。 -- 出自宋·王阮·八月過西林一首
- 瑤華為饌兮沆瀣為漿,象籩玉豆兮金鼎煇煌。 -- 出自宋·鮮于侁·九誦·堯祠
- 八月西風(fēng)噓沆瀣,長(zhǎng)江協(xié)候肆澎湃。 -- 出自宋·徐集孫·觀秋潮
- 玉鏡夜寒通沆瀣,翠屏秋凈倒空青。 -- 出自元·丁鶴年·題東湖青山寺古鼎銘長(zhǎng)老鐘秀閣
- 酒熟十千沽玉瀣,面香三丈卷銀絲。 -- 出自元·方夔·田家雜興二首
- 墨飛原氣瀉沆瀣,青摩斗角連崆峒。 -- 出自明·劉炳·題方壺畫為斯貞侄賦
- □□道人咽沆瀣,巖邊春雨種胡麻。 -- 出自明·梅月堂·和鐘陵山居詩(shī)(二首)
- 晞發(fā)星杓下,沆瀣供三餐。 -- 出自明·桑悅·和陶雜詩(shī)(六首)
“瀣”同音字
- 烲
- 渫
- 褻
- ?
- 炧
- 炨
- 獬
- 猲
- 蝎
- 孈
- 讗
- 挾
- 挾
- 揳
- 偕
- 廨
- 械
- 瑎
- 絜
- 繲
- 薢
- 些
- 邪
- 齛
- 鞋
- 僁
- 攜
- 擕
- 攜
- 脅
- 齂
- 斜
- 縀
- 娎
- 褻
- 伳
- 偞
- 偰
- 寫
- 冩
- 劦
- 勰
- 協(xié)
- 協(xié)
- 卨
- 卸
- 嗋
- 嚡
- 垥
- 塮
- 夑
- 奊
- 媟
- 寫
- 屑
- 屟
- 屧
- 峫
- 嶰
- 徢
- 恊
- 愶
- 懈
- 拹
- 擷
- 擷
- 旪
- 暬
- 楔
- 榍
- 榭
- 歇
- 泄
- 瀉
- 洩
- 澥
- 瀉
- 瀣
- 灺
- 焎
- 熁
- 燮
- 燲
- 爕
- 祄
- 禼
- 糏
- 紲
- 絏
- 絬
- 綊
- 緤
- 緳
- 纈
- 紲
- 纈
- 缷
- 翓
- 脅
- 脇
- 脋
- 膎
- 薤
- 藛
- 蝢
- 蟹
- 蠍
- 蠏
- 衺
- 褉
- 襭
- 諧
- 謝
- 諧
- 謝
- 躞
- 邂
- 鞢
- 鞵
- 韰
- 齘
- 齥
- 龤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𡗼
- 𡰢
- 𢗊
- 𢣢
- 𢥘
- 𣊓
- 𣕋
- 𣣲
- 𣬕
- 𤏻
- 𤫉
- 𦔼
- 𨼬
- 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