澄在第9個字的詩句
澄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昔聞天門泉,石竇注澄澈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天門泉詩
- 少開迷云昏,氛埃遂澄鮮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次韻葉觀文東禪開堂
- 山色儼晴碧,溪光泛澄流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山居雜詩九十首
- 登封居胥轉瀚海,波澄萬里纖塵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胡無人行二首
- 豈惟才廣大,且復性澄泓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用李參政游延福寺韻上之
- 山岳四高寒,天地一澄澈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中秋前一日邀賀子忱為對月之款乃審放意山林
- 登樓山抹黛,垂釣水澄眸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和洪秀才八首
- 一毫不容私,心境自澄映。 -- 出自宋·仲并·鄭漕生辰代幾先作
- 桂椒發芳辛,水泉佐澄潔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戲貽秋泉子
- 手種百花從日涉,心澄萬慮弭湯鏖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無題
- 云峰疑燎火,天色轉澄藍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再用韻謝王簿來詩褒借過當之意
- 元是君侯生日,爽氣澄清。 -- 出自宋·黃人杰·勝勝慢/聲聲慢
- 涼入三湘,秋氣爽、江澄沙白。 -- 出自宋·趙師俠·滿江紅·涼入三湘
- 鑿破蒼苔地,一掬泓澄,六花疑是深淵。 -- 出自宋·趙師俠·促拍滿路花
- 歸路轉沙磧,廣川浩澄瀾。 -- 出自宋·李壁·四月十八日送連帥母丘厚卿三圣院即事
- 丈人極好生,生神最澄景。 -- 出自宋·高似孫·桐柏臺夜作
- 四山黃戀葉,一水綠澄苔。 -- 出自宋·陳耆卿·過龍潭澳
- 千里隔香案,洗目觀澄清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送王考功江東漕
- 十方薌水海,何處不澄清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留題馬溪寺二首即用前韻
- 云程排沸浪,風御翼澄虛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便風經雁汊宿荻港是日舟行四百里三首
- 宛水才停棹,一舸又澄江。 -- 出自宋·吳潛·水調歌頭·宛水才停棹
- 佛說菩提泉,其性本澄澈。 -- 出自宋·王柏·贈仙山剛公新創香林
- 紅塵飛不到,溪水自澄清。 -- 出自宋·趙希囿·臨江仙·天宇泬寥山氣肅
- 久欲抱琴書,棲霞潄澄綠。 -- 出自宋·衛宗武·和人雜詠六首
- 彼美槃澗阿,碧鮮映澄綠。 -- 出自宋·衛宗武·為僧賦竹泉詩
- 靈顧不須叟,而自虧澄素。 -- 出自宋·利登·雜興
- 良工磨拭成貫珠,泓澄洞澈看如無。 -- 出自宋·歐陽詹·智達上人水精念珠歌
- 從容難附麗,顧步欲澄鮮。 -- 出自唐·熊孺登·日暮天無云
- 村橋出秋稼,空翠落澄灣。 -- 出自唐·費冠卿·秋日與冷然上人寺莊觀稼
- 吾君垂至化,萬類共澄清。 -- 出自唐·金厚載·風不鳴條
- 康哉帝堯代,寰宇共澄清。 -- 出自唐·王甚夷·風不鳴條
- 宋玉高吟思萬重,澄澄寰宇振金風。 -- 出自唐·翁洮·秋
- 樹帶荒村春冷落,江澄霽色霧霏微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避難東歸,依韻和黃秀才見寄
- 樹帶荒村春冷落,江澄霽色霧霏微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避難東歸依韻和黃秀才見寄
- 岸高時擁媚,波遠漸澄鮮。 -- 出自唐·石殷士·日華川上動
- 秋天已晴朗,晚日更澄霽。 -- 出自唐·吳筠·秋日望倚帝山
- 猿聲響深洞,巖影倒澄池。 -- 出自唐·路應·仙巖四瀑布即事寄上秘書包監侍郎七兄吏部李
- 獨步出幽閨,月晃波澄綠。 -- 出自唐·劉侍讀·生查子
- 放眼秋容無際,碧澄澄、雁天霜早。 -- 出自元·許有壬·水龍吟 予一病五十日始俞,因自點檢,目視
- 坦蕩融通,杳冥豁爽,澄澄一混體無榮。 -- 出自元·王吉昌·綠頭鴨 大圓覺海
- 觀瞻了了清清,湛湛澄澄,害風得遇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鶯啼序
- 昌時須默默,清徹名澄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無調名 以上三首原誤作臨江仙
- 晚來增雅趣,對天鑒、澄澄湛碧。 -- 出自元·王丹桂·月中仙 返照
- 秋風浩浩,極目霞琳澄瑞繞。 -- 出自元·侯善淵·減字木蘭花·秋風浩浩
- 丹華凝秀,素玄一色澄徹。 -- 出自元·侯善淵·酹江月
- 瑩靜不交塵事惱,心澄。 -- 出自元·侯善淵·仙鄉子
- 逐浪隨波日日,不曾澄,湛靈源。 -- 出自元·劉志淵·滿庭芳 警墮道者
- 歷劫清凝,鑒無私瑩澄,誰是宜表。 -- 出自元·長筌子·月中仙
- 清帶月華涵竹戶,冷澄秋色照禪衣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西湖
- 嶷山晴拂漢,啼竹冷澄煙。 -- 出自宋·余靖·湘中送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