澄在第9個字的詩句
澄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乃知叔度陂,萬頃見澄澹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正仲見贈依韻和答
- 一宵當皎潔,四海盡澄清。 -- 出自唐·朱慶馀·中秋月
- 庭槐著老花,佳興渺澄江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送鄭公績赴試金陵
- 安得千里風,披霄玩澄晷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望月西廡作
- 低星上蒼寒,遠鐘韻澄寂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疏梅二首
- 吾心方浩然,萬境一澄瑩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華月
- 旁痕終變蘚,圓影即澄星。 -- 出自唐·曹松·觀山寺僧穿井重禮石霜長者
- 開琴弄清弦,窺月俯澄流。 -- 出自唐·楊巨源·秋夜閑居即事寄廬山鄭員外、蜀郡符處士
- 菱苕生皎鏡,金碧照澄虛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春日晉祠同聲會集得疏字韻
- 武林春草齊,花影隔澄溪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尋桃源
- 攀條承蘚飆,立石弄澄深。 -- 出自宋·翁卷·登飛霞山作
- 三洞聳奇秀,雙溪瀉澄鮮。 -- 出自宋·翁卷·送戴漢老
- 侍臣設芳筵,開樓玩澄景。 -- 出自宋·翁卷·和陳待制秋日湖樓宴集篇
- 今夕天氣佳,上天何澄穆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元夜
- 怪墮幽蘿間,非時更澄徹。 -- 出自唐·鮑溶·廬山石鏡
- 秋風昨夜起,碧宙已澄穆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簡劉尉
- 悟清清凈凈,知湛湛澄澄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玉爐三澗雪 繼重陽韻 藏頭 拆起永字
- 恰到人牛俱不見,澄澄湛湛入無為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望蓬萊 春日*縣道友索
- 人去后,云收霧斂,澄澄月滿虛堂。 -- 出自元·譚處端·漢宮春·自慕貧閑
- 開篷畫芃蒨,掛席剪澄明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蕭山道中作
- 又聞吳越山,中明水澄鮮。 -- 出自宋·蘇洵·憶山送人
- 又聞吳越中,山明水澄鮮。 -- 出自宋·蘇洵·憶山送人五言七十八韻
- 潺湲來數里,到此始澄深。 -- 出自宋·周敦頤·瀼溪書堂
- 予持齋,常清凈,心田澄寂無爭競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林凋光漏日,水落影澄天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秋日途中
- 矯情饋夫子,合爪禮澄公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石虎禮佛圖
- 寺古繚虛嶂,房深貯澄漣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山行紀事
- 有若蓬萊下,淺深見澄瀛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同諸公秋霽曲江俯見南山
- 政與清渭同,分流自澄澈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妙喜寺達公禪齋寄李司直公孫、房都曹德裕…
- 波瀾收日氣,天自回澄寂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將游羅浮登廣陵楞伽臺別羽客
- 氛埃斂八極,萬里凈澄鮮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將之吳越留別坐中文酒諸侶
- 高臺臨茂苑,飛閣跨澄流。 -- 出自唐·虞世南·賦得吳都
- 云崖倚天開,蒼淵下澄澈。 -- 出自宋·方惟深·劍池
- 危欄對千里,落日照澄空。 -- 出自宋·葉夢得·水調歌頭·渺渺楚天闊
- 斬鳳扣危避,登虬俯澄灣。 -- 出自宋·蔡幼學·和林擇這齊山韻
- 木落山骨露,千螺倒澄瀛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八月二十日與館中同舍游西湖作
- 發生賴陽和,秀潤滋澄漣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必源以古風見投詞意甚遠因為賦風吹原上苗勉
- 去來何所喜,一雨應澄清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荀晉仲題法隆韻
- 有照斯應,孰有撓有澄?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送薛推官詩
- 君王重簡命,爾志在澄清。 -- 出自明·謝榛·寄王侍御塞上
- 風濤出洞庭,帆影入澄清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夜次湘陰
- 秋風始搖落,秋水正澄鮮。 -- 出自唐·任希古·和東觀群賢七夕臨泛昆明池
- 欲知多暇日,尊酒漬澄霞。 -- 出自唐·張錫·晦日宴高文學林亭
- 濁流非猛激,無以頓澄明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奉答雅均途中見寄二首
- 嵐影浮春,云容閣雨,澄泓碧展玻璃。 -- 出自宋·陳偕·滿庭芳·嵐影浮春
- 尋山喜幽勝,照水玩澄澈。 -- 出自宋·范祖禹·七月五日熱退喜涼資中有懷二十四韻
- 涂中歲遒盡,江影暮澄凝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次韻張守涂中逢節二首
- 明河耿高樹,素月流澄瀛。 -- 出自宋·吳泳·壽范潔齋二首
- 歸來笑傲掀短篷,溪澄月白聞笙鴻。 -- 出自宋·吳泳·同程季予游李雷鋒和張仁溥
- 未作金鰲莫驚惕,月澄清海漫如鉤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和楊元忠主簿觀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