澄在第3個字的詩句
澄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千古澄江秀句,空感慨、有誰索。 -- 出自元·張可久·霜角 練溪晚渡
- 觀心澄曉月,清風滿目,洞天清徹。 -- 出自元·馮尊師·蘇武慢 以上二十首見嗚鶴余音卷二
- 皎潔澄清,鑒物無私,端的此理難言。 -- 出自元·馮尊師·春從天上來·大道幽玄
- 分袂澄湖陰。 -- 出自南北·謝惠連·西陵遇風獻康樂詩 二
- 閑泉澄極頂,幽徑入深叢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孤山詩二首
- 溪閑澄夜月,山靜答秋鐘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寄石城行光長老
- 秋水澄澄樹絕風,冰輪苒苒上遙空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湖上望月二首
- 本性澄明萬古同,滔滔潤物信無窮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水
- 云甍澄顥氣,綺井激回光。 -- 出自宋·劉筠·宣曲二十二韻
- 晏溫澄象緯,滲漉暨要荒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冬至觀兩宮盛禮憂奏御
- 為要澄清歸治道,不辭艱險表忠誠。 -- 出自宋·余靖·題庾嶺三亭詩·叱馭樓
- 迥閣澄秋晚,幽窗聳夜跧。 -- 出自宋·高荷·上黃太史
- 晚川澄眾影,霽色潤層巒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山中
- 獨坐澄諸念,憂來信有端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雨霽獨夜
- 惟有澄有波兼皓月,尚憐波月蔽虧山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題錢宰吸光亭圖
- 正要澄江舒倦眼,莫教緣岸有人家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送客至無相蘭若歸過慈云嶺小憩崇壽寺書所見
- 青天澄霽月當夜,但有爽快無幽情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夜看月邊行云
- 亭俯澄波對碧山,山頭古木總蒼顏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天臺道中用陳氏園亭韻
- 沈沈澄萬境,梅影月初移。 -- 出自宋·陳起·婚嫁
- 風物澄明宿靄收,登山欲盡更登樓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秋日登戴山佛閣
- 月當澄清間,百倍常光華。 -- 出自宋·陳舜俞·中秋翫月宴友
- 十里澄溪溪上山,溪光無際照山顏。 -- 出自宋·陳舜俞·若耶溪
- 相想澄國土,知覺乃眾生。 -- 出自宋·蔡卞·楞嚴經偈
- 解道澄江凈如練,空蒙山水是昭亭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送張君玉赴寧江幕府七首
- 六轡澄清日,三軍指顧中。 -- 出自宋·陳天麟·上瀘帥梁公
- 誰識澄淵萬古清,潢汙擾擾謾縱橫。 -- 出自宋·丁寶臣·和慧山泉
- 尺水澄秋光,龜魚共予樂。 -- 出自宋·杜范·中秋夜客退觀月謾成
- 露氣澄澈,凈不容掃。 -- 出自宋·杜范·和訥齋題曉山亭
- 一道澄清非所凂,湖山暫此岸綸巾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呈閻子靜廉訪翰學二首
- 止水澄胸次,蕭然遠俗氛。 -- 出自宋·葛起文·偶成
- 潔志澄高塔,西南對海城。 -- 出自宋·古成之·游天通真身塔
- 一片澄心似太清,浮云了不礙虛明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秋日即事八首
- 月蘸澄江上下天,波光桂魄兩依然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和史守八月十四日月二首
- 主人澄靜性,萬古亦常今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中秋日赴史漕賞月二首
- 萬瀨澄空天地秋,清音不斷下悠悠。 -- 出自宋·黃非熊·聽泉巖
- 玉宇澄清暮靄收,吟邊怕倚仲宣樓。 -- 出自宋·黃庚·月夜登樓
- 微君澄練手,如我布帆何。 -- 出自宋·黃彥平·泊舟兜率寺呈王承可
- 水色澄明游者多,古來雅以鑒為比。 -- 出自宋·蔣堂·寄題望湖樓
- 晨氛澄霽海風調,彩絢珍禽入絳霄。 -- 出自宋·金君卿·五色雀
- 千里澄清方有道,十年出處不忘君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送徐漕
- 一鏡澄清涵宇宙,四圍空翠映樓臺。 -- 出自宋·李德馨·題九仙宮
- 江回澄練浸碧落,山答疏鐘飄遠風。 -- 出自宋·劉扶·題凈土寺
- 只今澄潭中,異影眩莫執。 -- 出自宋·呂皓·題青溪神女祠次東坡韻
- 只今澄潭中,異影眩莫執。 -- 出自宋·呂殊·題清溪神女祠
- 一水澄清魚避影,萬紅狼藉蜨分香。 -- 出自宋·錢選·春暮
- 繚繞澄江面面山,使君來與吏民閒。 -- 出自明·任道·游連山涌泉觀次文與可韻
- 試問澄虛閣,今夜復焉如。 -- 出自宋·沈伯達·六月十七日夜寄邢子友
- 管甚澄江興逆浪,等閑平步過滄洲。 -- 出自宋·釋崇岳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存心澄寂,默照邪禪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開·偈頌八十七首
- 數畮澄漪不用耕,移根玉井不曾耘。 -- 出自宋·釋居簡·白荷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