漱在第12個字的詩句
漱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
- 靜待微風停素扇,旋消殘酒漱寒泉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夜意
- --白居易樹為清涼倚,池因盥漱臨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樂天是月長齋鄙夫此時愁臥里閭非遠云霧難披
- 浸得荷花水一盆,將來洗面漱牙根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山居午睡起弄花三首
- 爾來化作懶臥龍,簸弄珠璣漱瓊玫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圣筆石湖大字歌
- 黃塵行客汗如漿,少住儂家漱井香;借與門前磐石坐,柳陰亭午正風涼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夏日田園雜興
- 土橋茅屋兩三家,竹里鳴泉漱白沙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牧馬山道中
- 白云多處應頻到,寒澗泠泠漱古苔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送羅少府歸牛渚
- 草堂空坐無饑色,時把金津漱一聲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潤卿遺青饣迅飯兼之一絕,聊用答謝
- 數行玉札存心久,一掬云漿漱齒空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懷華陽潤卿博士三首
- 云水醒心鳴好鳥,玉沙清耳漱寒流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凝香齋
- 蕙風杉露共泠泠,三峽寒泉漱玉清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送琴客之建康
- 自慚政術貽枯旱,忍臥松陰漱石泉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中元夜宿余杭仙泉寺留題
- 永日微吟在竹前,骨清唯愛漱寒泉。 -- 出自唐·朱慶馀·贈韓協律
- 酒醒窗明月半川,怯將病齒漱寒泉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淮上曉望
- 宮中圣人念民物,春不折柳漱辟蟻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久旱得雨
- 山中新晴曉煙暖,散帶頹冠漱巖畔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山中新晴
- 吻燥誰濡翰墨場,絕思齒煩漱甘芳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次韻程泰之正字奉祠惠照院詠雪五首
- 冰容入鏡纖埃靜,玉液添瓶漱齒寒。 -- 出自唐·戎昱·送吉州閻使君入道二首
- 澹然愛此一泓奇,散發逍遙漱華滋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次致明泉石軒詩韻
- 平郊不愛行增氣,好井無疑漱入心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西縣作
- 禁壘曉煙浮舊色,御溝春水漱新聲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和永頻出省有日書事
- 上有堯兮下有由,眠松陽兮漱潁流。 -- 出自唐·張楚金·逸人歌贈李山人
- 倚柂扶篙待打冰,回思鹢首漱波聲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次韻袁憲打冰移舟三首
- 同僚賴有清新句,似聽松風漱玉泉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復和憐字韻二首
- 幻景掃除余結習,自攜茗碗漱花風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扇子詩
- 峽人只作泉水看,不知元和漱咽猶是月之華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蝦蟆碚
- 仙掌峰邊仙浴堂,泉聲戛戛漱琳瑯。 -- 出自宋·歐陽光祖·和朱元晦九曲櫂歌
- 坐聽竹風敲石磴,旋傾花水漱春酲。 -- 出自宋·韓彥古·浣溪沙
- 風饕雪虐真養素,笑枕溪流漱寒石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再韻簡菊坡
- 能令齒吻策余烈,一鼎松風漱寒乳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適得滷頗佳遣餉菊坡因記曾作蛤子詩有文身吳
- 惡詩聊賦徐凝瀑,妙句飛來漱鳴玉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和葺芷筍詩
- 靜看青山簇髻鬟,動觀碧水漱潺湲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和李校書沐川三絕
- 想高談傾坐,風斯下矣,微辭漱物,清且漣漪。 -- 出自宋·韓信同·沁園春·望紫云翁
- 恐怕那懣知后,和它也淚瀑漱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霜天曉角·情刀無斸
- 洞深重疊拖云濕,灘淺潺湲漱水清。 -- 出自唐·吳越僧·武肅王有旨,石橋設齋會,進一詩,共六首
- 何須苦苦調精氣,不在區區漱液津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瑞鷓鴣·這回捉住四時春
- 殷勤為祝樓居月,好照橫舟漱碧灣。 -- 出自宋·樂雷發·寄樓居朱漕
- 千古忠魂如相問,試吟雛井漱吟腸。 -- 出自宋·樂雷發·送李煥云赴恭城主簿
- 叫云吹玉舜祠邊,醉嚼瓊糜漱石泉。 -- 出自宋·樂雷發·題楊從行湘詩卷
- 膠西先生春睡足,喜見晴光漱寒玉。 -- 出自宋·鄧仁憲·瀑布泉
- 卷成璆屋垂瓊佩,擘破蒼崖漱玉虹。 -- 出自宋·桂如虎·陽華巖
- 兩崖疊疊水中分,瀑布飛流漱石根。 -- 出自宋·金履祥·洞山十詠·小龍門
- 洞外蟠花開錦繡,巖前石溜漱瓊琚。 -- 出自宋·李燾·靈云巖
- 有龍銜水下層霄,俯視浮屠漱海潮。 -- 出自宋·錢聞詩·漱玉亭
- 浮名浮利非吾愿,時把黃庭漱門根。 -- 出自宋·史彌寧·十里
- 四面峰慈翠入云,一溪流水漱山根。 -- 出自宋·釋惟茂·絕句
- 洞深重疊拖云濕,灘淺潺湲漱水清。 -- 出自宋·釋延壽·武肅王有旨石橋設齋會進一詩
- 借問墨池何處是,一江環繞漱琳瑯。 -- 出自宋·陶崇·筆山
- 不見彩云迎皓鶴,空留怪石漱清泉。 -- 出自宋·王克遜·金泉寺
- 雨過御溝春水滿,小灘風月漱珠璣。 -- 出自宋·王仲修·宮詞
“漱”同音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