漫在第7個字的詩句
漫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平昔短檠真大漫。 -- 出自宋·葛勝仲·定風(fēng)波·共喜新涼大火流
- 東風(fēng)吹花欲爛漫,強(qiáng)自羈縶轅駒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偶作呈曾存子
- 真須舉臂游汗漫,莫向人間墮履鳧。 -- 出自宋·劉望之·龍多仙
- 三日霪霖已渺漫,未晴三日又言乾。 -- 出自宋·尤袤·臺州四詩
- 望四海兮何漫漫,長相思兮在長安。 -- 出自宋·崔敦禮·太白遠(yuǎn)游
- 向來無人境,沙漫水無涯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雁汊東守風(fēng)四首
- 老境我甘追汗漫,明時(shí)君合訂章程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循資趙宰有賀詩次韻三首
- 坐覺江流平,漶漫裂三股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泊慈湖北岸
- 龜甲屏風(fēng)云散漫,月窗花影樹扶疏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令狐秀才書堂
- 晴晹斥沈陰,散漫浮空云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有酒歌
- 澗碧山紅粉爛漫,煙蘿遠(yuǎn)映霜楓。 -- 出自宋·歐陽辟·臨江仙·澗碧山紅粉爛漫
- 漫惟蠟梅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金房道間皆蠟梅居人取以為薪周務(wù)本戲?yàn)橄灻?/a>
- 人間幾桃李,漫漫化泥塵。 -- 出自宋·王灼·次韻次尹俊卿梅花絕句
- 食蛤未妨期汗漫,堆蘆或可作蘧蒢。 -- 出自宋·王灼·次韻趙當(dāng)可
- 一壑未容追法漫,三鐘猶得飽支離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凝碧晚望
- 愛日葵心傾爛漫,尋春蝶夢去縱橫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陪五馬諸公游西山泛舟待月而歸偶作
- 與天一樣自漫漫。 -- 出自宋·陳康伯·浪淘沙 云藏鵝湖山
- 景已來白雁,詩漫如黃初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山居雜詩九十首
- 他日幅巾期汗漫,昆丘同約上風(fēng)濤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和李伯時(shí)韻送行七首
- 老境不能尋汗漫,圣時(shí)欣服值虞唐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和鮑判院見寄二首
- 四山飛雪正漫漫,蓑笠何人把釣竿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題譙干釣雪圖
- 聞道只今方爛漫,莫教飛趁楝花風(fēng)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和單令簡園梨花四絕
- 雨聲才歇雪漫漫,深恐梅花不耐寒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雪后觀梅
- 山頭飛雪已漫漫,云散須臾復(fù)見山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遠(yuǎn)老惠雪中觀梅詩次韻以謝
- 雪到梅開恰欲漫,扶藜得得繞湖山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遠(yuǎn)老自和前詩再寄復(fù)次韻
- 而況主與客,君漫我亦且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次韻何景山愛山亭
- 扁舟大如葉,爛漫作春游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錢氏隱居三首
- 靴板隨人元自漫,田園覓去正須閒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長蘆次德茂韻
- 南山白石爛,漫漫何時(shí)旦。 -- 出自宋·吳儆·代陳無已述懷
- 隴汧歸路渺漫漫,且向金籠刷羽翰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賦鞏丈鸚鵡三首
- 園林五月綠漫漫,雨后輕狂尚作團(tuán)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蛺蝶二首
- 十月黃花方爛漫,莫辭聯(lián)騎訪山翁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和李崧卿九日
- 便欲從茲凌汗漫,不知何處上仙槎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乙卯中秋月色徹曉喜而有賦呈諸親舊
- 便欲乘風(fēng)游汗漫,白云頂上玩清輝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月下
- 寂寞江村客,彌漫大雪天。 -- 出自宋·李洪·臘雪
- 卻跨玉虹朝汗漫,誰能直釣無垂鉤。 -- 出自宋·李洪·莫春過吳松垂虹用聞人伯封韻
- 翻然九州外,汗漫跨鯨脊。 -- 出自宋·沈端節(jié)·吊于湖墓在秣陵
- 曉風(fēng)吹起雪漫漫,來兆豐年喜有端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喜雪
- 我欲乘風(fēng)游汗漫,倚欄空自羨飛翰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喜雪
- 便欲相將游汗漫,剡溪何必訪遺蹤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玉霄亭玩雪
- 坐中傳親字欲漫,我豎降幡甘面縛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鮑清卿病目不赴竹院之集詩寄坐客次韻
- 得意正看期汗漫,趨時(shí)寧肯媚連娟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宋伯華趨朝用川字衫字韻作二詩送之
- 自笑四年留滯,漫說三邊安靜,分閫愧長城。 -- 出自宋·京鏜·水調(diào)歌頭·與蜀有緣法
- 因嗟錦城四載,漫贏得、齒豁頭童。 -- 出自宋·京鏜·洞庭春色/沁園春
- 江漲皆云牽路漫,又云江漲苦無灘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自桃川至辰州絕句四十有二
- 解駮謂須臾,迷漫翻倏忽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與潘文叔游稀岳四首
- 歸來席戶已迷漫,芋火撥殘灰沒滅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二十七日復(fù)雪用東坡聚星堂雪韻禁物體作詩約
- 相期在白首,勿漫躡青云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奉送達(dá)之秘郎還豫章親庭
- 春風(fēng)逞夭邪,爛漫吹已足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明叔以仆護(hù)筍不除作長句為調(diào)次韻
- 縱橫從可目,散漫孰尋根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詠筍用昌黎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