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在第7個字的詩句
源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瞿嶺云齊,建溪源遠,慶衍英奇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千春詞·瞿嶺云齊
- 綽約去朝真,仙源萬木春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小桃源
- 軍壘近仙山,麻源第三谷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潘士方建昌
- 桑海年應積,桃源路不窮。 -- 出自唐·楊炯·和輔先入昊天觀星瞻
- 步驟依班馬,根源法孔姬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謫居感事
- 二十把筆疏辭源,黃河傾落昆侖山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酬安秘丞見贈長歌
- 洛陽處處是桃源,小車漸轉(zhuǎn)東街去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春色
- 淇水清且泚,泉源發(fā)吾地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寄楊軒
- 膽氣沖星在,詞源卷漢回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試院次韻呈兵部葉員外端禮并呈祠部陳員外元
- 近來學者不窮源,妄指蹄洼為大海。 -- 出自宋·張伯端·讀雪竇禪師祖英集
- 濁涇清渭不同源,世好因循到子孫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戲元弼
- 千里馳驅(qū),薦仙源佳席。 -- 出自宋·趙長卿·醉蓬萊·正火山槐夏
- 氣貌古心盎,淵源早學成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挽少保王平章二首
- 小庵亦是小桃源,時事方難住更便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中和節(jié)寓山庵
- 君家深似武陵源,又出云來旆影翻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次韻王監(jiān)叔
- 石路傍山甃,澗源何處尋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到倪庵
- 避喧何必武陵源,得閒便是羲皇世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送前人之董氏館
- 人境年虛擲,仙源日未斜。 -- 出自唐·顧況·送李道士(一本題下有歸桃花崦四字)
- 辱君指我曹溪源,行雖未至寧辭駕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贈馬十二全玉沿檄過楚頃刻而別
- 隴首行人絕,河源夕鳥還。 -- 出自唐·馬戴·隴上獨望
- 濟水出王屋,其源來不窮。 -- 出自唐·李頎·與諸公游濟瀆泛舟
- 境界因心凈,泉源見底寒。 -- 出自唐·李頎·長壽寺粲公院新甃井
- 松竹陰幽徑,清源涌坐隅。 -- 出自唐·元結(jié)·游潓泉示泉上學者
- 浯溪石下多泉源,盛暑大寒冬大溫。 -- 出自唐·元結(jié)·說洄溪招退者(在州南江華縣)
- 月窟窮天遠,河源入塞清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送趙順直郎中赴安西副大都督
- 嶺路分中夏,川源得上流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喜度嶺
- 直木有正性,深源無亂波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贈杜漸子長
- 游宦忘機久,心源亦自澄。 -- 出自宋·寇準·秋夜懷洛下一上人
- 夜光昭清冷,璇源載圓折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生日
- 酒海傾屢空,詩源浩不竭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夏夜與臧奎陳越會宿河亭聯(lián)句三十韻
- 文府重門奧,儒源積浪深。 -- 出自唐·耿湋·陪宴湖州公堂
- 擘華鑿龍傾,長源接杳冥。 -- 出自宋·丁謂·河
- 楚望為南紀,岷源始濫觴。 -- 出自宋·丁謂·江
- 安得解扁舟,窮源事幽觀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雪后觀潩水
- 巨跡宜瞻華,靈源盍導瀍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式賢和杜夔府百韻過余秋崖下大篇舂容筆力乃
- 是性命、速了根源,做蓬 -- 出自元·馬鈺·清心鏡 京兆全真庵
- 搜玄搜妙認根源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玩丹砂
- 暗中細細剔根源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搗練子 贈寧海州于清
- 休心損事養(yǎng)根源。 -- 出自元·譚處端·瑞鷓鴣 贈郭公
- 淚眼似井水,源源流弗襜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出門辭為蘇鵬賦
- 萬載讀書者,水源木本同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謁孔林酹酒
- 圣學億萬年,圣源浩無涯。 -- 出自宋·白珽·擊蛇笏
- 海市三年舶,河源八月槎。 -- 出自清·曾國藩·至日二首
- 木有毫端水有源,漸成盤錯始潺湲。 -- 出自宋·鮑當·酬阮逸詩卷
- 倒載山公即巨源,清談安石幼輿孫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下·王祥
- 聲前的的有來源,必意不留元字腳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度·小師淳元請贊
- 氣宇黃陂闊,詞源陸海深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別陸德隆黃叔萬
- 藝囿自可灌,道源誰復尋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姑蘇雜詠 言公井
- 茆室承三顧,花源接九重。 -- 出自唐·沈佺期·陪幸韋嗣立山莊
- 莫謂蟾蜍小,淵源在許中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戲效屏山書齋十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