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在第7個字的詩句
源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黟祈二邑水分源,到此同流怒政奔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過閶門溪二首
- 詩泒回風雪,心源貝葉經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挽鄭恭老少卿
- 先賢盛說桃花源,塵忝何堪武陵郡。 -- 出自唐·王昌齡·武陵開元觀黃煉師院三首
- 木梗隨波蕩,桃源斅隱淪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代曲江老人百韻
- 步隨流水覓溪源,行到源頭卻惘然。 -- 出自宋·朱熹·偶題
- 桂水遙相憶,花源暗有期。 -- 出自唐·韓翃·寄武陵李少府
- 磐石重山固,靈源少海長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丙午東宮壽詩
- 萬夫陻水水乾源,障斷江湖極目天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園田嘆四絕
- 柏樹榮新壟,桃源憶故蹊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賈侍郎自會稽使回,篇什盈卷,兼蒙見寄一首
- 蘭渚催新幄,桃源識故蹊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和袁郎中破賊后軍行過剡中山水,謹上太尉(
- 渡口問漁家,桃源路深淺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湘中紀行十首·石圍峰(一作石菌山)
- 靈草有時香,仙源不知處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游龍門香山泉
- 半雨夕陽霏,緣源雜花發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月溪與幼遐、君貺同游(時二子還城)
- 有人家住清河源,渡河問我游梁園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贈別晉三處士
- 家訓資風化,心源隱政能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題楊虢縣竹亭
- 眼界塵雖染,心源蔽已通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寶泉寺送李益端公歸邠寧幕
- 一日不作詩,心源如廢井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戲贈友人
- 語嘿曾延接,心源離滓淤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寄李輈侍郎
- 朔色晴天北,河源落日東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送李騎曹
- 行葉蔭大椿,詞源吐洪溜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魯望讀襄陽耆舊傳見贈五百言過褒庸材靡有稱
- 經笥茌窺底,詞源幸汲深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次韻高子勉十首
- 臺平舊基水發源,但聞淙淙下林巒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次韻叔父臺源歌
- 水德通萬物,發源會時亨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平陰張澄居士隱處三詩之亨泉
- 劉郎曾眠武陵源,好在桃花迷虎所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飲城南即事
- 世味曾淡薄,心源留粹精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次韻子真會靈源廟池亭
- 武陵樵客出桃源,自許重游不作難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武陵
- 聞見長歷然,靈源不受觸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遺老齋絕句十二首
- 南國高人真巨源,華堂邂逅接清樽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雪中會孫洙舍人飲王氏西堂戲成三絕
- 百頃西湖十里源,近依城郭帶川原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癸丑二月重到汝陰寄子瞻二首
- 游人上尋流水源,未覺崎嶇病雙足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子瞻游道場山何山
- 翰林詞人呼巨源,笑談通夜倒清樽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雪中訪王定國感舊
- 橘井誰知處,桃源莫問津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寄永嘉太守趙茂實
- 汶水連洙泗,源源有所歸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汶上 其一
- 寺僧引我觀泉源,堂樂周回百步寬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壽安雜詩十首·靈山寺
- 汧渭秦非子,河源漢列侯。 -- 出自明·湯顯祖·送艾太仆六十韻(太仆以乙科為郎,論江陵起
- 為我挽斷黃河源,并與拽翻蒼海根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禱雨有應寄鶴林
- 疎勒城中乏水源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燕歌行
- 飲其流者懷其源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周五聲調曲 征調曲 六
- 古人盜天地,利源不可窮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感懷二十四首
- 叔世道雖微,靈源瀉流長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煌煌京洛行
- 耿耿夜不寐,源源憂思來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十二月一日
- 移家深入桂水源,種柳新成花更繁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柳花歌送客往桂陽
- 物用益沖曠,心源日閑細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自衡陽至韶州謁能禪師
- 方駕游何許,仙源去似歸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晚秋陪崔閣老、張秘監閣老、苗考功同游昊天
- 柳市名猶在,桃源夢已稀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聞吉道士還俗因而有贈
- 蒲澤逢胡雁,桃源見晉人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送郭參軍赴絳州
- 潤壁鳥音迥,泉源僧步閑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題南陵隱靜寺
- 錦城春色溯江源,三峽經過幾夜猿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送人歸蜀
- 不須尋藥訪桃源,且做個、風流駙馬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鵲橋仙·龍山宴罷
- 從今流慶更源源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一剪梅/一翦梅